天天看點

他本是國軍名将,後因起義名列開國上将,為新疆建設發展貢獻頗多

現在提起開國上将陶峙嶽,人們的第一印象都是陶峙嶽是起義将領,為新疆的和平解放貢獻良多,但鮮為人知的是,陶峙嶽在新疆的建設上功勞也很大。早在1950年,他就帶着10萬大軍開赴北疆,主要任務就是開墾荒地。

他本是國軍名将,後因起義名列開國上将,為新疆建設發展貢獻頗多

别看陶峙嶽是職業軍人,但他對農業同樣很有研究。當時機耕組從蘇聯進口了6台拖拉機,但說明書是俄文的,大家都看不懂,當時又是争分奪秒的耕種期,隊長袁作斌就按照土方法,先把玉米種子撒到地裡,再用拖拉機圓片耙把種子埋上。

這一幕就被陶峙嶽看到了,立刻前來阻止袁作斌,說這樣會把種子弄壞。但袁作斌不服,說老鄉都是這麼種的,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後來陶峙嶽忍無可忍,就拉着袁作斌去生産部找西北農大畢業的技術員評論對錯,最後結果是陶峙嶽說的對。

但陶峙嶽也沒有奚落袁作斌,他說自己就算和袁作斌打了個平手,還鼓勵大家多學習,用好現代化機器。

他本是國軍名将,後因起義名列開國上将,為新疆建設發展貢獻頗多

同年8月,陶峙嶽又發現了機耕隊想出了一個馊主意。機耕隊的隊員把雜草全部翻到地下,以為這樣可以給種子當肥料,還省了除草的辛苦工作。但陶峙嶽嚴厲批評了機耕隊,反問大家種子搶養分能搶得過雜草嗎,大家啞口無言。

按理說陶峙嶽身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管管大方向就可以了。但陶峙嶽深知千裡之堤毀于蟻穴,是以事無具細都要過問一二,正是這樣嚴謹的态度才讓新疆的建設工作有條不紊。

不過陶峙嶽雖然嚴格,但都是對事不對人,相反在生活中,陶峙嶽對部下十分關心。有一次機耕農場成立拖拉機駕駛員教育訓練班,結果群衆反響強烈,一下子報名了240個人,人來的多就沒地住,隻能在當地的地窩子湊合,陶峙嶽就找當地上司解決問題。

但上司覺得學員住的時間不長,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結果陶峙嶽發現之後大發雷霆。上司害怕處分,立刻修好了學員們的住處。

他本是國軍名将,後因起義名列開國上将,為新疆建設發展貢獻頗多

陶峙嶽對外人親切,對自己家人卻非常嚴格。他有一個孫子名叫陶習勤,被配置設定去了一個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農場,與他同行的人都想辦法調走了,隻有陶習勤任勞任怨,一幹就是6年。農場的上司知道他的爺爺就是陶峙嶽,就問他爺爺是不是把他忘了,但陶習勤明白爺爺的良苦用心,這裡生活艱苦沒有人願意來,他身為陶峙嶽的孫子不做出表率,就更不會有人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