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戰甯錦,皇太極的立威之戰為何輸的灰頭土臉

【清史系列-14】

皇太極繼位後,看着身邊那些如狼似虎的旗主兄弟們,一個個手握重兵,實力雄厚,他不免有些底氣不足,急于樹立自己的威信。要想樹立威信,讓别人服你,最簡單有效的途徑就是打仗。自從和明朝開戰以來,這些年後金通過戰争獲得了大量的地盤和财富,是以一說打仗全國上下都很積極。

想打仗,對手也是現成的,袁崇煥就在甯遠待着呢。袁崇煥在甯遠大捷中一戰成名,升任了遼東巡撫。他繼續堅持“保關内必守關外”的理念,提出了“避敵之長,擊敵之短,憑城固守,漸次進取”的戰術原則。袁崇煥加強和擴建了錦州、大淩河、小淩河等城堡,并在當地實行軍屯,以遼人守遼土,重新建構起了甯錦防線。

血戰甯錦,皇太極的立威之戰為何輸的灰頭土臉

袁崇煥

對于皇太極來說,如果能擊敗袁崇煥,打下甯遠,無疑是證明他能力、樹立威信的最好方式。後金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皇太極率數萬大軍從沈陽出發,直撲錦州。

五月十一日,後金大軍掃清了錦州外圍的據點,将錦州城團團包圍。負責守衛錦州的是袁崇煥手下的得力幹将,平遼總兵趙率教。另有一位太監負責監軍,名叫紀用。

錦州被圍後,趙率教和紀用積極備戰,指揮士兵守城,同時派人向甯遠求援。五月十二日,皇太極下令攻城,錦州之戰爆發。明軍對後金來犯早有準備,錦州城兵精糧足,守軍士氣旺盛,連續打退了敵軍多次進攻,後金的攻城士兵傷亡慘重。

血戰甯錦,皇太極的立威之戰為何輸的灰頭土臉

錦州古城

五月十三日,後金軍再次攻城,錦州守軍以火器、大炮還擊,後金軍遭受重創,依然毫無進展。皇太極心急如焚,他一面從沈陽調集援軍,一面寫了勸降信用弓箭射進城去,試圖勸降趙率教等人,但是對方毫無反應。雙方對峙到二十五日,後金将領博爾晉、圖爾格等人率領沈陽的援軍來到錦州,攻城力量大大加強。

錦州久攻不下,皇太極決定繞過錦州直接進攻甯遠。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留下部分兵力繼續圍困錦州,他親自率領大部隊繼續南下,進攻甯遠。二十八日,後金軍主力到達甯遠,并開始攻城。甯遠的守備力量比錦州更強一些,袁崇煥也改變了過去閉門不出的戰術,派滿桂、尤世威等将領率軍出城,在城下與八旗兵短兵相接,激烈厮殺。

血戰甯錦,皇太極的立威之戰為何輸的灰頭土臉

甯錦防線示意圖

明軍城上城下互相配合,炮火、箭矢齊發,紅衣大炮地動山搖,打的八旗兵死傷累累,潰不成軍。激戰中,皇太極大帳被炸毀,和碩貝勒濟爾哈朗等人也受了重傷。

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極率軍從甯遠撤退,路過錦州時感覺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嘗試進攻錦州。但此時後金軍已經連續作戰多日,人困馬乏,士氣低落,攻錦再次失敗。

六月初五日清晨,皇太極率軍從錦州外圍撤離,于十二日回到了沈陽大學營。甯錦之戰前後曆經一個多月,最終以明軍取勝而告終。皇太極本來躊躇滿志的想靠一場大勝來立威,結果弄的損兵折将卻一無所獲,灰頭土臉的回來了,好不郁悶。

血戰甯錦,皇太極的立威之戰為何輸的灰頭土臉

皇太極

皇太極在甯錦之戰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對攻城的困難估計不足,在錦州還沒有攻破的情況下就急于進攻甯遠,造成兵力分散,兩面受敵,士兵疲于奔命。

另外他此次進攻甯錦選擇的時間點不太好,農曆五六月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後金官兵長時間暴露在野外,很多人中暑患病,影響了戰鬥力,這也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