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作者:航空之家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為了阻止具備高度傳染性的奧密克戎(Omicron)在香港傳播,香港國際機場宣布:将在1個月的時間内禁止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乘客在香港過境。

香港針對“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的管控禁令将從1月16号持續至2月16日,在過去21天内停留在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内的150多個“高風險”地區的航空乘客将被禁止在香港中轉。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自從疫情暴發以來,香港便一直執行嚴格的新冠疫情管控政策。強有力的管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香港地區的蔓延。但自從去年以來,香港也已陸續報告50例奧密克戎的确診病例。

從上周開始,香港對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印度在内的數個國家實施為期半個月的禁飛令。而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商業航班,當地的博物館、電影院、健身房和圖書館等場所至少關閉兩周,而居民隻能在下午6點前可以在餐廳吃飯。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新的航班過境禁令将對在香港經營業務的航空公司帶來重大影響。值得關注的是,受禁令影響最大的當屬當地的旗艦航空公司——國泰航空,他們的業務嚴重依賴于過境旅客。2021年底,國泰航空的管理者對香港政府保持其作為航空樞紐地位的信心和承諾表示肯定。國泰高管表示,香港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是保持乘客通達性的關鍵工具。

國泰航空在香港營運的曆史長達75年,在此期間,國泰航空的發展也見證了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國際航空和物流樞紐。國泰航空的營運也發揮了重大作用。而國泰航空表示,利用香港的地理優勢、管理特長和廣泛的人才庫,可以進一步鞏固香港的樞紐地位。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在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為7141萬人次,全球排名第13。貨郵吞吐量更是超過480萬噸,在全球排名第1。而2020年,香港機場客運量隻有880萬人次,同比暴跌88%,出局世界50強。貨郵吞吐量為446.8萬噸,同比降低7.1%,被孟菲斯國際機場反超,位列全球第2。

雖然疫情對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其基礎建設并未耽誤。現在正在建設第三跑道系統,并預計在2024年全面完工,這也将極大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容量和競争力。香港機場管理局也在開展各項旅客體驗和高端物流項目,這也将進一步提升樞紐的效率和能力。

香港禁止150多個國家的過境航班,國泰旅客運力僅為疫情前2%

國泰航空财報顯示,其2020年虧損28億美元,約合177.86億人民币。而2021年上半年的虧損為9.73億美元,約合61.8億人民币。在11月,國泰航空運輸旅客量僅為70047名。而随着奧密克戎變種病毒的出現,香港當局進一步收緊了防疫政策——來自90多個國家的非居民被禁止入境,來自美國和英國等重要市場的乘客被要求隔離21天。

在香港當局執行新的機組隔離措施後,國泰航空在1月份的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其客運運力僅為疫情前的2%,而貨運運力也僅為疫情前的20%。運力的短缺會進一步推升航空運價。

而香港最新的過境政策,将進一步推遲香港恢複成為全球航空樞紐的程序。希望疫情早日消失,更多旅客重返天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