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藍海藍天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6月9日至10日,2021"中國海上警察論壇"研讨會在海事警察學院舉行。來自中海權局、國防大學、中國民政公安大學、中國海警等相關部門、軍事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數十名專家學者,根據海警紀律體系的實際建設,從海上警察機構教育訓練、海洋漁業執法管理、海上安全等多個次元進行了深入探讨, 加強海上警察機建構設,保障海上執法工作,提升海事管理能力等與海上警察發展相關的重大實務問題。為保護國家海洋權益提供智力支援。

基于現實需求

"海風、海浪、洋流等因素使得海洋環境在任何時候都處于動态變化之中,大到疏浚、海沙、漁獲物、漁網、小鈔、手機、刀具等物品都可能傾倒入海并造成證據丢失,給海岸警衛隊執法檢查和海上犯罪驗證帶來困難。廣西海警執法隊調查員郭金文說。

2018年6月,國家禁毒辦報告偵破一起大型海上毒品走私犯罪案件,當海警船襲擊目标船時,毒販立即将冰毒溶解在海中,為海上犯罪的調查和驗證制造障礙。"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執行,法律的權威在于它的執行。在"海上犯罪調查與協同監管"研讨會上,郭金文認為,立足法律監管體系,結合海事警察的實際任務,推定規則将具體化,降低海事執法難度,解決海事調查驗證中遇到的困難。

"邀請海警院校從業人員參加學術論壇,就是要正視海上執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發揮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執行任務的一線執法人員答疑解惑。海警學院海警研究中心主任李永進表示,學術研讨會和交流是團結服務廣大海警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重要載體,論壇是以海警執法實踐為基礎,堅持問題導向, 加強理論牽引力,積極推動科研學術成果的傳播和轉化。

"特殊證據規則解決了海岸警衛隊機構執法和驗證困難的實際問題,也明确了适用範圍和邊境限制,尊重和保障親屬的權利,展現了法律維護公平正義的價值"以法律的形式對海事行政案件的快速處理作出特别規定, 為了簡化備援流程,提高執法效率,規範執法程式,促進文明執法,提供法律依據支援......"自由發言,讨論新法制定帶來的制度規範和保障,海岸警衛隊法治建設充滿信心和希望。

維護合法權益

"法律權威賦予海岸警衛局海上漁業執法責任,公衆對海岸警衛隊海洋漁業監管的認可和期待正在上升。中國海警第一局綜合執法科文職人員張文亮說。

淡季捕撈監管是海警機關開展的海洋漁業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機動漁船底部拖網區線為管轄邊界,通過組織聯合專項執法行動,建立了海警機關與漁業部門執法合作交流的協作平台。目前,我國漁業正處于從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過渡的時期,面臨傳統漁業管理存在諸多瓶頸,基于國家法律和部門行政法規,為海警機關和地方漁業執法機構共同提高海上執法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據《2019年中國海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2019年中國傾倒海洋廢棄物1.9117億立方米。海岸警衛隊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作為法律明确授權的主體,履行海洋傾倒廢物污染危害海洋環境的執法職責,有權要求涉事船舶暫停航行作業、停泊在指定地點、禁止離港、維持海洋生産作業正常秩序。

張文亮深刻感受到新法對海警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法律效力。自2021年4月20日起,中國海警會同生态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林草原局共同開展為期七個月的"藍海2021"海洋生态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明确海事警察機構依照國家法律的具體任務職能,為依法履行職責和全面建設海事警察拉開了帷幕。特别是《保障與協作》專章展現了對海上警察機構及其配套領域的重要性和關注,包括資金實施、設施建設、裝置系統、人員、管理需求、資訊系統等。武警研究所法制研究所研究員顧凱輝表示,法律在賦予海警職能的同時,以規定的形式固定了履行職責所需的各種保障,同時為海洋權益保護提供了廣闊而深入的耕作空間。

提供智力支援

"學術研讨會旨在從靜态立法轉向動态法治,在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考慮新法律,并随着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進頂層設計。李永進介紹,論壇在加強海警履行職責的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的同時,重點發揮智囊團作用,為海警紀律專業建設和海警建設發展提供決策建議。論壇自2013年創辦以來,先後邀請了羅健、于卓等300多位行業學者參與,形成了1000多篇理論研究成果,如思想創新專著,并成為海警學術研究、發展海洋問題學術交流的高品質對話平台。

李永進表示,專家們利用學術優勢和專業精神,跟蹤國際研究的最新發展,總結海洋執法法,将理論研究引向深度,幫助相關人員明确規定背後的立法邏輯,為執法實踐提供有益參考,為法治保障海上安全貢獻力量。 "學術論壇已成為學院整合多方科研力量、加強海上警察智庫建設的重要舉措。

王世珠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