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古往今來,在軍政舞台上,以男性居多。但也有一些女子心懷民族大義,可在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中,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卓越的功績,在硝煙彌漫的年代,留下傳奇的身影。

在這支巾帼英雄的隊伍中,有一位名為李貞的女子,和熱血男兒一樣迎着敵人的戰火,在革命的道路上百折不撓,為黨與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在1955年的授銜大會上,獲得了少将軍銜。

與此同時,李貞也是唯一的開國女将軍,作為一名女性,在這個光榮的功勳榜上是如此的獨特與傳奇。那麼,她一生有着什麼樣的動人故事?

01

1908年2月,湖南省已經褪去冬的嚴寒,人們脫下了厚厚的棉襖大衣,換上了薄毛衫兒薄毛褲,大地開始冒出新芽來。當地有一戶貧寒農戶,在這個将暖還寒的季節裡,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嬰,父母為她取名李貞。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李貞家裡十分窮苦,一家人全年的糧食依靠兩畝薄田勉強維持,長年累月他們居住在幾間草房裡,下雨天免不了漏雨,大風刮起時,總會透進陣陣寒氣。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李貞從小是吃着苦長大的,不過這也使得她被風霜磨砺得更加堅韌。

更不幸的是,李貞的父親在她還年幼時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她和幾個姐妹還有母親艱難生活。李貞長到6歲那年,因為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在懵懂無知的年紀便被母親忍痛送給一戶“古”姓的人家當童養媳。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童養媳的命運往往很悲苦,她在古家每天都要用稚嫩的雙手學做各類家務活,且經常被打罵,也許她也沒少偷偷抹淚,可她沒法做出選擇,唯有默默忍受這一切。在殘酷的生活中,她生活了長達9年的時間,彼時她已經15歲,有了一些反抗的能力,曾試圖與其他幾個童養媳女孩結伴而逃。

古家人自然不想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對幾個女孩盯得很緊,是以不帶女孩們出逃,就被古家人發現了。就這樣,李貞在16歲那年被迫與古家的兒子古天順成婚,接下來的日子更加水深火熱。

02

“上梁不正下梁歪”,古天順雖還算耿直,但脾氣喜怒無常,對李貞動則打罵,久而久之,李貞對古家不止是恐懼了,還有深深的敵意,她越發想逃離古家,是以暗中尋找機會。

1926年,大地在春風的吹拂下生長出遍地希望,彼此,李貞也迎來了人生的光亮,共産黨的春風也吹進她的生活,給了她一條光明的出路。為此,她秘密加入共産黨組織的永和市婦女協會,成為了一名共産黨員。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革命的道路暗藏危機,可相較過去昏暗的生活,這些苦對于李貞而言都是能夠承擔的。入黨後,她勇于與敵人作鬥争,積極參與革命運動,曾為北伐軍隊征兵籌糧,也在長征的路上病倒過,曾擔任過湘贛蘇區省婦委主任、軍區義務學校政委等重要職位,為黨的革命事業付出了大量汗水與心血。

在感情上,由于她參與了革命,古家害怕被她連累,就和她解除了關系,這也正合她的心意。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而她的第二段婚姻對象名叫張啟龍,兩人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婚戀,兩人為了祖國與人民,一起并肩奮鬥,做出了很多犧牲。優秀的張啟龍則擔任過黑龍江省委書記,為當地做出了嘔心瀝血的奉獻。遺憾的是,張啟龍後來被捕,為了不連累她,與她解除了夫妻關系。

03

真正與李貞相伴餘生的伴侶是甘泗淇,兩人在革命的道路上相遇并相戀,結成夫妻後情感一直很和睦。甘泗淇對祖國的貢獻巨大,在1955年授銜時,獲得了上将軍銜。

令人歎惋的是,甘泗淇将軍英年早逝,留下此前他們一起收養的20多個烈士遺孤,與李貞一起生活。兩人曾有過一個孩子,但因為條件艱苦,這個孩子不幸夭折。

她開國被授少将,是共和國唯一的女将軍,丈夫是上将,卻沒有兒女

李貞一生情感波折,命運坎坷,她在懵懂無知的孩童年紀,便在大風大浪裡苦苦掙紮,參與革命後漸漸成長為了一名魄力十足,英勇抗敵的女英雄,是新中國唯一的女将軍,獲得了少将軍銜。

作為一名女子,李貞能夠在戰亂與波折的人生中,以堅韌無私的胸懷為祖國奔走,創造了精彩的成績,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她晚年期間堅決不圖黨的回報,一直住在香山腳下破舊的四合院裡,過着低調樸素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