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導讀

身為維希法國的元首,貝當犯過哪些罪行?

為何他甘願成為希特勒的傀儡?

貝當到底愛不愛國?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邵聖懿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貝當投降,維希法國建立

前兩期我們講的一戰“法蘭西救星”貝當元帥;以及二戰初期法國軍事上脆敗、丢失巴黎的情況底下,成為政府總理的貝當,他上台之後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德國議和,最終簽了投降書。

當然客觀的講,當時法國的狀況是軍事上沒有什麼底牌可以打了,是以貝當也以這個理由為自己辯護,他認為選擇投降的出發點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全當時法國的國土和軍民的生命安全。

維希法國主要上司人:元首貝當(左一)、總理賴伐爾(右一)

是以在1940年6月份簽了法德第二次貢比涅森林的停戰協定之後,法國本土的國土就一分為二了。北部和西部大約60%的國土被德國占領成為“德占區”,“德占區”一方面給德國提供了以戰養戰的資源,另外法國還得為占領自己國土的德國軍隊來支付軍費,這個就是你作為戰敗國屈辱的條款。

另外大家看地圖就明白了,因為西部和北部讓德國占領了法國面向大西洋的出海口,同時西北部是面對着英吉利海峽,德國未來要對英國作戰,是以是占領了西北部的“德占區”。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那麼法國本土南部的大約40%的國土叫做“自由區”,這個就是由“維希政府”來管理的。之是以叫“維希政府”,是因為當時政府所在地就是法國中部的小城維希,這是法國一個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說到這兒其實可以補充一個小知識,女同學或許會有共鳴。大家知道法國有一個化妝品的品牌叫做Vichy,中國人給它翻譯成叫“薇姿”,實際上準确來說可以翻譯成叫“維希”,因為化妝品的品牌就是起源于法國的溫泉小城維希,用了這個城市的名字。是以你看法國二戰“維希政權”的曆史,通過化妝品還能有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勾聯。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法國“薇Zi”,來自于維希小城的化妝品(無贊助)

02

“維希法國”助纣為虐迫害猶太人

當時在6月底把政府遷到維希小城之後,在7月初法國議會就在這兒召開會議,在這個會議上進行了投票,把貝當選成了維希法國政權的元首,同時給予他一切的權力,軍政大權在握。

是以如果之前的法國投降,貝當說自己是無奈選擇的話,那麼在他當選了“維希法國”的元首之後,“維希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貝當是逃脫不了幹系的,他也完全洗刷不掉。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法國維希政府首腦貝當

當時“維希法國”犯了哪些罪行呢?最主要的就是幫助納粹德國來迫害猶太人、吉普賽人,是以導緻大量的猶太人在“維希政府”控制的法國南部自由區逃亡。他們要逃去中立的瑞士,或者是相對對猶太人比較寬松的意大利。

但是如果在逃亡的過程中,你不幸被“維希法國”的警察抓到的話,下場會非常悲慘,就是要送去德軍的集中營,最終受迫害。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猶太人逃離維希法國

在這方面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比如說有一部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叫《芬妮的旅程》,講的就是一群猶太孩子在自由法國的國土上逃亡,他們要逃去瑞士這樣的一個故事。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芬妮的旅程》劇照

除了迫害猶太人之外,當時的“維希法國”還跟納粹德國展開了一些軍事合作,一定程度上對盟軍有軍事抵抗的行動,是以這兩點是“維希法國”政府包括貝當個人都很難洗刷掉的罪名。這是當時法國本土的情況。

03

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流亡海外

但是上期我們也講過,當時法國還有一個支脈在海外,就是以戴高樂将軍為首的叫做“自由法國”抵抗運動,他們是跑到了英國的倫敦,号召法國人堅持對德國的抵抗,包括他們是以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為依托,準備組織對德國的反攻。

但是當時“自由法國”的抵抗力量客觀的說是比較薄弱的。當時從國際上來看,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是法國的合法政權,隻有一個主要國家沒承認,就是英國。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戴高樂鼓勵法國群眾參加抵抗運動、反對德國侵略者的傳單

因為我們上期講過在巴黎淪陷之前,戴高樂将軍在倫敦和丘吉爾首相正在談論“英法聯盟”的事情,雖然“英法聯盟”最終在法國内閣沒有通過,但是倫敦還是接納了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是以英國當時并沒有承認“維希政府”。但是英國政府同時還在暗中跟“維希政府”保持着勾連,說白了英國人在幹腳踩兩隻船的事情,這是當時法國的一個局面。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1943年1月14日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左起:吉羅、羅斯福、戴高樂、丘吉爾合影

“維希法國”政權維持了大概四年的時間,從1940年的6月份維持到了1944年的夏天。1944年的6月6号,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這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的敗亡。在盟軍登陸之後迅速的就向法國内陸推進,在8月份的時候就打到了巴黎。

這兒可以岔出去再講一點,當時巴黎解放是在8月底,希特勒當時已經是喪心病狂,他對駐守巴黎的德軍将領馮·科爾蒂茨将軍給了一個指令,就是要死守巴黎,跟盟軍打巷戰,而且要玉石俱焚,如果守不住巴黎的話就要把這座城市毀掉。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德國将軍迪特裡希·馮·科爾蒂茨

但是幸運的是當時的德軍守将馮·科爾蒂茨将軍審時度勢、順應了曆史潮流,他沒有抵抗,而是獻城投降,使得巴黎這座城市包括當地的居民免遭戰火塗炭。這個有點像解放戰争打到最後,傅作義獻北平投降,使得北平能夠和平交接。當時盟軍也是和平的接收了巴黎。

巴黎一解放,讓德軍在法國的這種抵抗迅速的瓦解,之後就是德軍節節敗落的撤退。但是在撤退的過程中,他們是把“維希法國”政府的很多高官,其中當然就包括了貝當元帥帶回到了德國的國内,其實是軟禁起來了。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1944年8月巴黎解放後,戴高樂在法國群眾的熱烈歡迎中穿過凱旋門進入巴黎

04

德國戰敗,貝當堅持回國面對審判

但是貝當元帥始終在強烈要求要回到法國,其實他自己也知道回到法國意味着什麼,因為他是一個跟納粹合作的傀儡政權的元首,回到法國一定是人民的敵人,一定是要面臨口誅筆伐,甚至是審判的。但是貝當堅持:我要回國。

這樣的一種堅持直到1945年的4月份柏林都快被盟軍攻克之前,貝當給希特勒寫了一封信。希特勒沒有回他,但是貝當在幾周之後被德軍釋放,送到了邊境線上,這樣貝當才真正的回到國内。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但是回到法國國内之後,不出意外貝當元帥和其他的“維希政府”官員面臨的就是叛國罪的指控,對他們展開審判。其實審判當中有很多細節非常有意思,比如說貝當元帥的審判前後曆時二十多天,但是貝當隻在審判開始的時候對法庭的合法性表示了質疑,然後就一言不發,全程是由他的辯護律師激揚文字來為他進行辯護。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而當時法庭上的很多圍觀群衆多多少少還是比較支援貝當的,每當律師為他辯護的時候,這些圍觀群衆都是擊節叫好,這事弄得當時的主審法官非常生氣,他甚至說:我懷疑自己在一個德國人的法庭當中。其實這件事、這個細節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在二戰之後,貝當元帥在法國國内仍然有很多人擁戴他。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維希法國元首貝當頭像5法郎鋁樣币

但是盡管如此,當時庭審的結果是判處已經89歲的貝當元帥死刑。同時被判處死刑的還有“維希法國”的政府總理賴伐爾,賴伐爾是一個投降分子、典型的親德分子,他的死刑是死有餘辜的,而且很快就執行了。

但是貝當元帥最後一刻得到了刀下留人的求情。這個刀下留人的指令是來自于當時法國臨時政府的上司人戴高樂将軍。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戴高樂将軍

戴高樂一方面顧念貝當89歲的高齡,同時也是一戰的老英雄,于法國有功;第二點還有私人情誼在裡邊,因為貝當元帥曾經在法國的聖西爾軍校是戴高樂将軍的啟蒙老師,而且戴高樂始終強調自己在軍事上最崇拜的一個人就是貝當,是以這有很強的私人情誼在裡邊。

于是戴高樂最終是特赦了貝當的死刑,讓他改判無期徒刑。貝當是被關押在了法國在大西洋當中的一個小島上,人生的最後六年是在囚禁中度過的。他非常的長壽,到95歲在孤獨中死去。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老年貝當

05

活在過去,時代悲劇

這就是貝當元帥的故事,他的人生大起大落,特别讓人唏噓感慨。一戰的時候是拯救法蘭西的英雄,但是二戰當中晚節不保,尤其是在帶領“維希法國”期間犯下的罪行确實是他人生完全無法洗刷的污點,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看待一個人也要盡量的客觀。有些朋友會把二戰期間法國投降全部怪罪于貝當,我覺得這個并不合理,因為法國二戰的速敗投降,是一戰二戰期間二十年法國錯誤戰略的累積造成的,同時也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社會狀況有非常緊密的聯系,這個上期講過了。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貝當最終被定了叛國罪,意味着他完全不愛法國這個國家。我覺得這事也值得商榷,你就想兩個細節:一是1940年的5月份,法軍節節敗退,速敗的時候,法國政府把在西班牙當大使的貝當急召回法國,這擺明了就是要讓他背鍋。

甚至當時佛朗哥就跟貝當說:你别回去,這就是讓你當背鍋俠。但是貝當說的是,“我必須要回去,這是我人生或許最後的一戰。”這是一個細節。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與貝當

另外在1945年的4月份,被軟禁在德國的貝當強烈要求回到法國國内。其實他太清楚回到法國國内面臨的一定是審判,但是貝當堅持要回到法國。是以要給他扣“不愛國”的帽子,似乎也有點說不通。

但是他愛的是哪個法國?或許是這個問題的核心關鍵。很多曆史學家就說了:“貝當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他始終活在19世紀法國軍事帝國的榮光當中,活在拿破侖的光環當中。他最崇拜的就是拿破侖,是以他是一個典型的右派比較保守的傳統軍人,他始終想象的是法國的軍事帝國的榮光。但是遺憾的是他活到了20世紀40年代,活到了二戰期間。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囚禁中的老年貝當

戴高樂評價他的一句話特别恰切,戴高樂說:“貝當太過長壽,這是法國這個國家的災難。”我覺得還可以再補充半句,“這是貝當個人的悲劇。”因為你想,在一戰期間整個法軍被提拔成元帥的就三個人——霞飛、福煦、貝當。剩下兩個都是1930年前後就去世了,沒有經曆二戰,去世的時候自然帶着一戰英雄的光環和贊揚。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福煦(左)和貝當(右)

對于貝當來說,如果不是那麼長壽,如果他沒有活到二戰,同樣他去世的時候會帶着這種千古頌揚的美名被寫進曆史。但是遺憾的是他活得太過長壽了,他經曆了整個的二戰。而他内心所最崇敬或者最理想化的始終是18世紀到19世紀初,法蘭西軍事帝國那樣的榮耀,和時代完全是格格不入的。這樣的一種沖突和沖突,或許是造就了他悲劇命運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小尾巴,據最後幾年照顧貝當的護士說,在他95歲在海外小島上孤獨離世之前,他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幻覺。而他最經常在幻覺當中看到的場景,就是他處在一戰的戰場上。這是特别讓人感慨的一件事情。而且你想想最終他的人生歸宿,在一個海外小島上孤獨的死去,跟他最崇拜的拿破侖命運的終點是非常相似的。可惜時勢造英雄,貝當元帥活到了一個不屬于拿破侖的年代。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貝當遺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