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文 | 米粒媽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每到歲末年初就忙得“腳打後腦勺”。

工作上一堆瑣碎的事要處理;加上米粒期末+寒假,學習的事不能不盯;這又快過年了,還要給家裡,給米粒奶奶、米粒外婆家都備齊年貨;最近胃不太舒服,還想趁着春節前去醫院做個胃鏡……

時間掰成八瓣也不夠分

米粒爸每天念叨着讓我趕緊去約胃鏡,我都拖拖拉拉,因為我自己知道,這胃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大機率不是什麼大問題,應該還是胃炎。

現在因為疫情,比之前做胃鏡要多好幾個步驟,多跑兩次醫院,本來就忙,哪還有這功夫啊!

前陣子,因為期末複習的事兒,我跟米粒生了一肚子氣,晚上,米粒爸轉發了這個給我看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我哭笑不得。

我知道米粒爸想說什麼。

養娃,既要走心,又不能太走心。

但怎麼辦呢?關了燈,躺在床上,我思來想去,用胳膊肘碰了碰米粒爸:要不米粒期末複習,你來吧。

等了半分鐘,米粒爸用忽高忽低、不太均勻的呼吸聲,回應了我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說真的,家有普娃,千萬别等着他主動做兩套卷子,訂正一下錯題,或者寫篇作文。

家有普娃,更别奢望,你說了,他就能去做,他做了,就能做好。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養娃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娃,小的時候要哄,長大了更要哄。不哄,妥妥的就是在為難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比如米粒在家做練習冊,明明半小時能做完,他非要摳橡皮、玩筆、發呆……

提醒?提醒隻管30秒,30秒之後又陷入了放空狀态。

當然了,吼也沒有用,如果吼孩子管用的話,豈不是人人都能985

這個時候,隻能昧着良心“哄”,各種彩虹屁拍得我自己都信了。

還好米粒吃這套,隻要哄得到位,他也就老老實實把卷子做了。

學習任務,我都不敢安排太滿,沒有預留玩的時間,人家高低是要“起義”的,到時候跟我讨價還價,再搬出米粒外公,那我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上次跟閨蜜吐槽,閨蜜拼命點頭,表示她家也是一樣一樣的。

閨蜜家是個5歲小男娃,每次上外教課之前5分鐘都要搞出點幺蛾子。

閨蜜總結了一下,但凡她語氣生硬了點,娃就撇個嘴開始嚎啕大哭,看着孩子眉頭一皺的那一瞬間,閨蜜就知道,這節課的錢100%打水漂了。

好幾次孩子哭哭啼啼坐到ipad前,閨蜜說:從外教看過來的表情,如果說我剛剛虐待孩子了,我自己都信。

多虧不是在國外,不然外教恐怕要報警了

閨蜜無數次想要把剩餘的課時退掉,雖然大機率隻能退回個零頭,但真心不想給自己添堵了。不過一想到如果退了,就再也報不了了,還是沒舍得。

是以每次上外教課前,閨蜜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和鋪墊,深呼吸,小心翼翼調整好情緒,同時,決不能讓孩子沉迷于某件事中,比如看卡通片、玩樂高、玩奧特曼、玩一切好玩的玩具……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因為一旦玩上了,就意味着他不會想上課了,也就意味着,上課之前又是一場硬仗。

閨蜜說,真的太難了,每次罵人的話都提到嗓子眼了,硬生生得吞回去,陪着笑臉,說着好話,哄着娃順順利利把課上。

通常情況下,哄小的還不夠,咱們這屆中年人,每天要在哄老和哄小之間周旋。

閨蜜說,她家娃隻要一哭,奶奶也跟着哭,然後爺爺就心髒不舒服,一系列連鎖反應就跟蝴蝶效應似的。

孩子吃飯的時候亂跑,吃一頓飯中間跑下桌六七次,閨蜜嚴厲地把娃批了一通,娃大哭,奶奶也跟着哭,爺爺拍着桌子喊:非得在吃飯的時候訓孩子,好好的一頓飯,搞得雞飛狗跳,全家人跟着一起吃不好飯,我這心髒病都要犯了。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這時候能硬碰硬嗎?可不敢激怒心髒病患者。

閨蜜和老公隻能互遞眼色,一個哄老的,一個哄小的。

我國小的時候,外婆外公天天來我家幫忙接我、買菜、做飯,是以我爸媽和外公外婆每天一起吃飯。

我爸和我外婆經常有沖突,每次都以我外婆氣得“心髒病發作”,捂着胸口,歪在沙發上結束。

哦不對,以全家哄外婆結束。現在想想,看來每代中年人都有自己的痛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我另一個朋友也說過,教育孩子絕不敢在老人面前教育。

朋友夫妻倆上班遠,每天出門早,早上都是外婆送孩子去上學,孩子不起床,外婆也舍不得叫,以至于每天起床都很晚,外婆又怕孩子遲到,是以每天給孩子穿衣穿褲、擦臉擦手。

後來朋友知道了,教育了孩子一頓,大意是說,都7歲了,又不是小寶寶,怎麼還讓大人給穿衣服呢,你又不是不會穿,幼稚園時候都自己穿得好好的,外婆來了之後,怎麼反而能力退化了?

結果這話讓外婆聽見了,直接收拾行李要回老家:以前好好的,現在退化了,都怪我呗?!我帶不好孩子,我走!誰帶得好,你們讓誰來帶!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朋友直接傻了,沒想到教育孩子的一番話,擊中了親媽的玻璃心。

說時遲那時快,朋友立馬鞠躬認錯,把所有好話說盡,痛哭流涕自我檢討,這才把親媽穩住。

朋友說,這之後,但凡想向外婆提出一丁點要求,一定要做兩小時鋪墊,把外婆所有的優點、做得好的地方一一列舉,誇出花,贊美出高度,最後再不經意地提及那麼一丁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然後趁外婆還沉浸在前面兩小時被認可和“吹捧”的喜悅中,朋友趕緊逃離現場。

這麼一對比,我還算是身在福中,畢竟不在老人眼皮底下生活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但偶爾還是要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抵禦幹擾。

在我們家,最大的幹擾,不是外界,而是來自内部核心成員——米粒外公。

之前給米粒報班,米粒外公就整天敲打我,說孩子太累了,才國小,沒必要花這個錢,米粒這個年紀正是使勁玩兒的時候,上了高中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了,到時候再使勁學就來得及。

然後遙想當年,他的高中老師還沒讀過高中呢,學習還不是全憑自己,再用濃重的湖北口音來一句:船到橋頭自然直(zí)!

托米粒外公的福,米粒的各種班,現在想上也沒有了。我有一種預感,如果我私下膽敢給米粒攢班,用不着别人舉報,我親爹就能去舉報我

上個周末,米粒外婆、外公來家裡吃飯,正好我安排米粒做一套卷子,結果又被米粒外公當場“抓包”。

米粒外公最後還給我來了個殺手锏:寒假不能再給米粒安排那麼多學習任務了,否則,米粒的足球訓練,他是不會幫忙接送的。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機智的我還沒想到怎麼回應,米粒外婆搶先開口了:

這麼冷的天,還踢什麼球啊,那都是戶外的,多冷啊,再把孩子凍壞了,大過年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腦袋嗡嗡的,快要神志不清了。

二位老人分工明确,一個抓學習,一個抓生活。

米粒外公主盯米粒的學習,唯恐米粒學得太多,童年不快樂;米粒外婆主抓米粒的生活,就怕米粒病了、餓了、累了。

以前我還私下跟米粒外婆、外公掰扯過。

關于學習,米粒真的就是個普娃,我也沒有對他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要求,但是咱總得努力吧,不追求超前、超綱、超難,咱就是校内學習,你也得多練習來鞏固知識點,檢驗學沒學會吧?!

米粒連看個《Dog Man》,笑得前仰後合的,米粒外公都覺得他是在學習。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踢球,那可是米粒的最愛,可米粒外婆就怕米粒凍着、累着、摔着。

後來我發現,這些事,跟老人永遠也掰扯不清。

就像我當年出國一樣,米粒外婆整天以淚洗面,經常開車到家門口了,不回家,坐在車裡哭,搞得她閨蜜以為米粒外公做了什麼對不起家裡的事兒

我每天給米粒外婆打電話跟她擺事實講道理,感覺我說清楚了,她也想明白了。第二天,想想又哭。(這段經曆,我之前也寫過《上大學第一年,我給家裡省下50萬!》)

跟老人正面交鋒,必敗!

咱還是,三十六計,“哄”為上策。

最近跟一個孩子已經上高中的朋友聊天,她給我留下一句肺腑之言:等孩子上高中了,你能做的,就是多做飯、少說話。

我:不用哄就行。

朋友:人家也不給你哄的機會啊,你要做的是“别惹人家”

好吧,論認慫,中年人才是“卷王”!

在認慫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當當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于學習幹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