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1935年4月12日,長征途中的紅一軍團教導營營長陳士榘正在行軍,突然接到中央軍委下達的指令,要他立即率全營攻占定番縣城,為大部隊打開前進通道。

陳士榘受領任務後,馬上帶着全營向定番城疾速來到開進,他們一口氣走了40多裡,來到一個叫做赤城的集鎮。

正當陳士榘對全營下達繼續趕路、不要停留的指令時,突然聽到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

他擡頭一看,隻見兩架國民黨的飛機正朝赤城鎮這邊飛了過來。

陳士榘以為敵機是來轟炸紅軍的,馬上指令全營隐蔽起來。

但出人意料的是,那兩架敵機并沒有跟往常一樣,一看到紅軍就追過來扔炸彈,或是用機槍掃射,而是在低空盤旋了一盤之後,就掉頭離開了。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陳士榘納悶不已:敵機今天為何一反常态,對紅軍這麼友好呢?

直到他發現不遠處就是國民黨設在赤城鎮的區公所,而區公所的樓頂上挂着一面青天白日旗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敵機飛走是因為看到了那面旗子,把行進中的紅軍當成自己人,這才老老實實地飛走了!

雖然這隻是一個小插曲,但陳士榘卻從中得到啟發:看來國民黨的這面旗子還有意想不到的用處,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豈不是太可惜了?

沒錯,就這麼幹!陳士榘靈機一動,當即指令一班長李元達帶着他們班,悄悄拔下區公所樓頂的那面青天白日旗。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李元達雖然不明白營長要那讨厭的旗子有什麼用,卻還是迅速行動起來,在未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把那面旗子取了回來。

過了赤城鎮,陳士榘發現敵機又出現了,為了防止遭到轟炸,他對旗手黃群義說:“你把咱們的紅旗先換下,先扛着這面青天白日旗,你能舉多高就舉多高!”

這個指令讓衆人都莫名其妙,黃群義更是急得面紅耳赤:“營長,這麼做不合适吧?哪有不舉咱們的紅旗,反倒去扛敵人旗子的道理呢?想起有那麼多戰友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我看到這面旗子就恨得咬牙切齒……”

陳士榘考慮到,部隊有緊急任務在身,必須全速前進,不敢再耽擱時間了,便不容置疑地說道:“别講那麼多了!服從指令!”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黃群義無奈,隻得聽令行事。其他幹部戰士見此情景,雖然沒有說什麼,心中還是很疑惑。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教導營的幹部戰士們都覺得匪夷所思。

由于是大白天行軍,是以一路上要經過不少地方民團、保安隊、土匪設定的關卡,還不時有國民黨的飛機出現在空中。

可是這回紅軍教導營的隊伍經過時,那些民團、保安隊、土匪遠遠地看到就把頭縮了回去,就連天上的飛機也不來騷擾了。

幹部戰士們七嘴八舌地讨論,終于得出結論——今天一路暢通無阻,根本原因就在于黃群義高高舉起的那面青天白日旗,正是這面旗子給咱們保駕護航呢!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衆人這才明白陳士榘的用意,不禁連聲稱贊“營長這一招真妙”。

由于部隊扛着敵旗行軍,一路沒有遇到敵人攔阻,是以行軍速度大大進快,隻用了兩個多小時就提到到達了定番城。

當教導營來到城下時,又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城頭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城門兩邊有不少人揚着小旗子夾道歡迎。

這一次紅軍幹部戰士們都猜到了原因:一定是城内的國民黨民團、士紳之流,誤把紅軍教導營當成奉命進駐的中央軍,别出心裁地搞了這麼個歡迎儀式。

陳士榘心頭暗喜,不失時機地下令:“同志們,不要停留,不要說話,快速入城!”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當教導營走近時,歡迎者們終于發現這支隊伍并非中央軍而是紅軍,但為時已晚,已經無法阻擋紅軍入城了。

縣保安團團長大驚失色,連忙下令士兵關門迎戰,但陳士榘指揮一個排迅速解決了守門的士兵,全營随即湧入城内,追擊保安團。

保安團遭到這猝然一擊,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抗,被打得四散潰逃。那些士紳官員也吓得紛紛躲了起來。

後來據一名國民黨縣政府的官員交代,他們早就接到通知,說這兩天上面會派一支中央軍來駐守定番。

上将靈機一動,讓部隊扛着敵旗行軍,卻創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當守城士兵看到城外有一支部隊扛着青天白日旗走來,以為是中央軍到了,這才鬧出了大張旗鼓歡迎紅軍的笑話。

教導營如此迅速、輕松地奪取定番城,創下了紅軍長征中攻克敵人縣城的最快紀錄。

軍團首長和中央軍委接到戰鬥報告後,一開始都不敢相信戰事如此順利。當他們了解到陳士榘是靠着一面青天白日旗一路暢通無阻、闖關奪隘時,紛紛稱贊這真是一個出奇制勝的經典戰例。

值得一提的是,陳士榘此後成長為我軍一名優秀的指揮員,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立下了赫赫戰功,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陳士榘又為大陸“兩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著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