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前言:

在我們成長之路上會遭遇很多坎坷,也會面對一些質疑,一些意志不堅強的人會被流言蜚語打垮,而有的人卻繼續努力的鬥争,勇往直前,實作向往的生活,其實人生如何,我們都要面對,正視自己才會體會生活的價值。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提起陳昌浩,喜愛曆史的人都對他有所了解,前半生輝煌無比,後半生跌撞坎坷,紅軍時期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委,紅軍中屈指可數的大人物,而建國後卻隻擔任副局長,而他的人生轉折點就是上司西路軍。

慘敗的西路軍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于甘肅會甯,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但卻也給陝甘甯蘇區帶來巨大的問題,當時蘇區地廣人稀、土地貧瘠隻有40餘萬人口,而紅二、四方面軍就有近五萬人,他們的到來給蘇區很大的生存壓力。

總部很快做出部署,成立西路軍,其任務是西渡黃河建立河西根據地,并獨立向西發展從新疆打通與蘇聯的交通線,擷取蘇方的軍事物資援助。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當時西路軍在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帶領下踏上了西征的路途,西進後部隊無日不戰,給予馬家軍沉重打擊,12月底曾一度攻占高台縣城,并建立革命政權,而輝煌戰績的背後卻是彈藥糧草的日漸枯竭,兵員的巨大損失。在11月的血戰古浪中,紅九軍就遭重創,光師級以上幹部就傷亡不小,經此一戰西路軍僅剩1.5萬餘人。

高台被西路軍攻破後,馬家軍很快集結重兵反撲,經過九晝夜的血戰,除少數人突圍外,紅五軍全軍覆沒,軍長董振堂也壯烈犧牲。此時西路軍主力盡失,不足萬人的西路軍,包括為數不少的後勤人員,以及多達三千餘人的傷病員,失去作戰能力的西路軍在石窩山會議後兵分三路突圍,最終僅有三千餘人回到陝北。

留在蘇聯的十幾年

傳回延安途中,因胃病突發,陳昌浩與徐向前分别,留在郎中但複三家養病,病情緩和後又去了趟武漢探親,回到延安時已是10月份。回到延安後,因為西路軍的慘敗,需要承擔責任的他不能領兵重回戰場,而是留在延安在陝北公學當了教員。

1939年,因胃潰瘍發作,陳昌浩與妻子張琴秋告别,去了蘇聯接受治療,但他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蘇德戰争爆發後,共産國際的療養院被解散,陳昌浩被疏散到中亞的一個小鎮上,因勞動力缺乏,他在一個采石場幹了一年多,1943年被召回,在蘇聯人民外交委員會當翻譯,後與李立三等人調到蘇聯外國文學和民族文化出版局工作。

在這一時期,他與蘇聯姑娘格蘭娜相愛,并舉辦了婚禮。雖在蘇聯建立新的家庭,但抗戰勝利後,他還是希望回歸祖國,他曾多次向國内申請回國,但沒有得到回複。蔡暢和前妻張琴秋都曾到過莫斯科參加國際活動,并順道看望一下他,陳昌浩曾讓她們替自己轉達回國服務的請求,最終得到準許,1952年,陳昌浩帶着妻兒回到祖國。

回歸祖國

出于戰友情誼,徐向前等老戰友和一些紅四方面軍的老部下,都來北京站接他,另外還有張琴秋、蘇井觀夫婦,陳昌浩一下火車見到離别十幾年的戰友們激動地熱淚盈眶,見到張琴秋後緊握她的手歉意的說:“琴秋,是我讓你受苦了,是我對不起你”。

回國後不久,陳昌浩有了自己的工作,擔任編譯局副局長,職務雖不高,但他兢兢業業,将餘生價值貢獻于新中國的建設。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陳昌浩有三個兒子,小兒子是格蘭娜所生,後來中蘇關系惡化影響兩人的夫妻感情,格蘭娜就帶着陳祖莫移居澳洲。長子陳祖澤、次子陳祖濤由發妻劉秀貞所生,兩人也都在蘇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長子陳祖澤回國後,成為新中國的核子工業技術專家,而次子陳祖濤的成就更高。

在蘇聯時,陳祖濤就讀于包曼高等技術學院機械系,畢業後回國參與蘇聯援建長春第一汽車廠的事宜,一汽的選址、設計、基建、安裝、調試到投産,陳祖濤都有參加,是以他是一汽創始人之一。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60年代,陳祖濤又參與二汽的籌建,并擔任第一任總工程師,經過幾年的努力,使二汽成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廠,80年代陳祖莫擔任中國汽車聯合會理事長,主持全國汽車工業發展,經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國汽車工業扭轉二十多年形成的傳統觀念,為此後中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陳祖濤的一生,與祖國的汽車工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他無愧于“中國汽車工業元勳”的稱号,是一位受國人敬仰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