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在浙江北部,有一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魚米之鄉,這就是今天的湖州市。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裡,湖州幾經興衰,楚國春申君在此修建菰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遷徙越人居住此地,建立烏程縣;三國時,吳國在這裡設定吳興郡。中華民國時,定名為吳興縣。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湖州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在近代史上,國民黨的一大批重要官員都出自這裡。這些人在蔣介石統治大陸時期都聲名顯赫,與蔣介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可謂蔣家王朝的核心人物。

如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浙江省政府主席張靜江;國民黨教育部長、組織部長、行政院副院長朱家骅;國民黨中央常委、宣傳部長戴季陶;國民黨财政部次長、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新之;國民黨中統局局長徐恩曾等,而最重要的當屬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代表的陳氏家族。

在戰亂年月,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之是以能權傾一朝,這與從這塊土地上走出衆多的傑出人物也有很大關系,他們利用同鄉關系拉幫結派,營造自己的權勢,使之形成“蔣家天下陳家黨”的局面,成為“四大家族”之半壁。

1、二陳兄弟的族源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迅速影響到江浙一帶。在太平天國革命的沖擊下,身為當地富豪的陳家家道中落了。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第25世陳延佑感于家道中衰,遂努力經商以自振。陳延佑為人勤儉謙和,生意蒸蒸日上,沒過多長時間,家道複興如初,又成吳興望族。

陳其業,生于1870年,字勤士,陳延佑的長子,陳果夫、陳立夫的父親。在陳家的家譜中有真言相告:“教人以學,教人以誠,教人以仕。”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陳其美,生于1878年,字英士,陳延佑的二兒子。在三兄弟中,要數他最為聲名顯赫。小時候的陳其美聰明伶俐,但十分頑皮,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在陳延佑的眼裡,陳其美是三個兒子中最不争氣的一個。

陳其采,生于1880年,字藹士,陳延佑的小兒子,在三兄弟中最早嶄露頭角。他幼時受的也是傳統的科舉教育,16歲就中了秀才。此時,出外經商的二哥陳其美經常寫信回家勸告他要“勤習西學,以求實用”,并力勸他去日本求學。1898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學習軍事的留學生,陳其采入選。

在那個時代,讀書、科舉以至做官,是一般富家子弟尋求出路、光宗耀祖的門徑。陳其業走的當然也是科舉取士的道路。他入私塾,熟讀四書五經之類的儒家經典,一直上到府學。

19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正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陳其業本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但在上了府學之後,他耳聞目睹了清廷的腐敗,對功名利祿失去了興趣,再也不願讀書做官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爆發,堂堂的中華帝國竟輸給了東瀛小國,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虛弱的本質,陳其業更加失望、痛恨了。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1905年,日本取得日俄戰争的勝利,使人們對這個東瀛小國刮目相看了。中國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從日俄戰争中體會到,要想富國強兵,抵抗西方列強,應向日本學習,變法圖強,發展工業。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一批優秀的知識分子紛紛東渡日本,學習富國強兵之術。陳其業也是其中的一員。

在日本留學期間,陳其業考察了日本的工業,希望能對國家有所裨益。但回國後卻因種種原因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實作自己的抱負。他是陳家的長子,自小所受的又是舊式教育,在一腔熱血報國無門的情況之下,又心灰意冷地回到了故鄉,繼承家業,經營絲綢。

在故鄉,陳其業雖對政治日漸淡漠,但對地方公益頗為熱心,做了不少好事。為了抵制洋貨在中國的傾銷,他改良蠶絲,提高品質,與洋貨競争,使湖州絲綢上了一個層次。為了使民間資金流動暢通,他又降低典庫的利息,以使農民免遭高利貸的盤剝。為了減少當地的洪澇災害,化害為利,他又倡導河流的疏通。

但是如果沒有陳果夫、陳立夫這兩個聲名顯赫的兒子,陳其業最多隻能算是吳興縣的一個開明紳士。

2、二陳兄弟的叔叔——陳其美

當陳其美15歲的時候,父親為了使自己的事業後繼有人,決定讓他棄學從商,年幼的陳其美不得不唯父命是從,在一個典當鋪當學徒。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年輕的陳其美十分關心國家大事,經商之餘經常閱讀報紙。對清政府的腐敗,他極為憤慨,于是力勸弟弟陳其采東渡日本求學。1902年,弟弟陳其采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向他講述了日本國富民強的狀況,以及變法維新、振興實業的道理。陳其美深切地感到中國必須作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能擺脫亡國滅種的危險,又覺得自己見識淺薄,很難施展自己的抱負,于是毅然辭去典當鋪職業,來到了上海。

上海是當時新學運動的中心,也是救國運動的中心。洶湧澎湃的革命潮流,使陳其美大開眼界,從此放棄了商業救國的理想。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識,先後結交了秋瑾、徐錫麟、譚人鳳、張靜江等革命黨人,并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了革命活動。1906年,在弟弟的資助下,陳其美東渡日本學習軍事。

到東京後,陳其美很快加入了革命黨人建立的同盟會,他莊嚴地宣誓:“驅逐鞑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從此,踏上了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

3、蔣介石的人生導師和義兄

在日本,陳其美結識了後來叱咤風雲的蔣介石。兩人的相識完全是出于偶然。一天早晨,陳其美在一片小樹林邊散步時,忽然看到一位20多歲的中國青年在舞劍。走上前去一問,才知道他是浙江奉化人,是清政府派往日本的官費留學生,正在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振武學校學習軍事,此人正是蔣介石。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他看到蔣介石機靈英武,又是浙江同鄉,學的是同盟會中很少有人學的軍事,就産生了結為知己的想法。于是,陳其美與蔣介石的交往日益頻繁起來,蔣介石經常去陳其美的住處聊天談心,縱論國家大事;陳其美也越來越覺得蔣介石才華出衆,把他視為兄弟。不久,陳其美介紹蔣介石加入了同盟會。

之後,陳其美和蔣介石又結識了另一位在日本留學的士官學生黃郛。三個人志趣相投,遂結為兄弟。此舉對蔣介石在政治上的崛起有非常大的影響。

後來,蔣介石提拔陳果夫、陳立夫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他和陳其美的兄弟情誼。

1908年,陳其美還未完成學校課程,就肩負起反清的重任,踏上了回國的征途。回到上海後,他積極從事革命活動。為了宣傳革命,他先後在武漢、上海創辦《大陸日報》、《中國公報》、《民聲叢報》、《民立報》,為了争取國際輿論對中國革命的支援,又在上海創辦了當時國内第一份英文日報——《大陸報》。

為訓練造就革命軍事人才,陳其美結識了津門大俠霍元甲,并同他一起創辦精武學校。陳其美親自挑選意志堅強、體格強健的革命志士50人,學習拳術、軍事。畢業後,這50人到各處再組織同樣性質的學校,每人教授50人。他認為,照此下去,不到10年,即可練成數十萬甚至百餘萬體格強健,并具有豐富軍事知識的青年,成為革命軍的中堅。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打響了推翻清王朝的槍聲。陳其美立即策劃江蘇、浙江和上海的武裝起義,并于11月在上海上司武裝起義,攻占江南制造總局,光複上海。上海的光複有力地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程序。

孫中山先生高度評價陳其美:“為吾黨健者,于滬上握東南之鎖鑰,其功最大。”

上海起義成功後,由于上司起義的各革命團體互不統屬,上司人之間很快便陷入争權奪利之中。上司起義的核心人物是李燮和和陳其美,兩人為争任滬軍大都督而展開了鬥争。

4、陳其美有大功于辛亥革命

推選滬軍都督大會在上海海防廳内舉行。那天下午,海防廳内外由肩背步槍的衛兵警戒,門上貼着“滬軍都督推選大會”的紅色字條。下午2時,陳其美身穿學生裝到達會場,前後跟着陳其美的把兄、洪幫老頭子範高頭的徒弟,号稱“四庭柱”之一的劉福彪率領的幾十名敢死隊隊員。這時,李燮和也騎着高頭大馬進入了會場,腰懸佩刀,背後跟着幾十名商團團員。

會議不久便陷入對峙的局面。商團代表以李燮和“軍事學識淵博,指揮上海光複任重功高”為由,提議李燮和出任都督,同盟會和會黨方面則推陳其美為都督。争執之中,陳其美的結拜兄弟黃郛拔出了手槍,聲稱是陳其美先進入上海制造局。在場的商團軍官也拔出了手槍,稱陳其美進制造局後即被拘捕,後來是李燮和指揮全黨這時,劉福彪高舉手榴彈,突然大聲吆喝:“攻打制造局,陳先生吃了那麼大的苦頭,都督非選陳先生不可,否則我手榴彈一甩,大家同歸于盡。”全場被震住了,于是,陳其美被推選為滬軍大都督。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随後,陳其美率領起義軍攻占南京,并通電獨立各省,籌建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職。中華民國成立了,陳其美可謂是中華民國的開創者之一。

正當人們為中華民國的誕生而歡呼之時,袁世凱卻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于是,歡呼變成了遊行示威,和平變成了戰争。在孫中山先生的訓示下,陳其美參加二次革命,起兵讨袁,自任上海讨袁軍總司令,但終因寡不敵衆而失敗。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貼着懸賞5萬元捉拿陳其美的告示。

5、向孫中山極力推薦蔣介石

讨袁的失敗,并沒有使陳其美喪失信心。1913年10月,陳其美再次東渡日本,協助孫中山籌建中華革命黨,孫中山任總理,陳其美任總務部部長,僅次于孫中山。在革命黨人中,與黃興、宋教仁、汪精衛、胡漢民等人相比,陳其美的資曆是比較淺的,他之是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在辛亥革命後堅決支援孫中山,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機智、果敢,是個難得的人才。

陳其美身居高位,當然不忘提拔他的兄弟蔣介石。1914年初,陳其美将蔣介石介紹給孫中山,受到孫中山的單獨接見。這為蔣介石以後政治上的發迹準備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由于陳其美的大力扶持,1914年夏,孫中山指令蔣介石回上海策動武裝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蔣介石在中華革命黨和孫中山眼中的地位大為提高。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1915年,陳其美受命發動海軍革命。經過多方争取,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肇和”、“應瑞”兩隻軍艦願意協助革命軍起義讨袁。12月5日,“肇和”号打響了起義第一炮,北洋海軍迅速派“通濟”艦迎戰。陸上革命黨人聽到炮聲後,立即按計劃向電報局、電話局、巡禁局、工程局等機關進攻。最後由于力量懸殊,傷亡慘重,隻得退卻。下午,各路起義都宣告失敗,“肇和”艦由于缺乏糧草和燃料,戰鬥力減弱,被連擊中數炮,官兵死傷無數。“肇和”号起義失敗,陳其美、蔣介石等人被迫逃往日本。

6、被袁世凱設計陷害

“肇和之役”後,袁世凱一邊積極推行帝制,一邊殘殺革命黨人,最後當上了“中華帝國皇帝”。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各路革命黨人紛紛起兵讨袁,陳其美也準備回國響應。

為阻止陳其美回國,袁世凱派人找到陳其美,聲稱隻要他不再過問國内政治,便可資助他50萬元赴歐洲考察。陳其美義正詞嚴地對說客說道:“我個人不需要這麼多的錢,我想要這筆錢,無非是為了國家。一次付清,可以用作革命經費。”

說客一聽,生氣地說:“你錯了,這筆錢不是想讓你拿去革命,而是讓你不要革命了,你如果拒絕,那袁世凱就要把這筆款用于殺你。”陳其美斷然拒絕。

陳其美回到上海後,其革命活動屢屢受挫,但其革命意志絲毫沒有動搖。他多方籌措經費,等待時機。此時,袁世凱又許以重金,要其離開上海,又被陳其美拒絕。收買不成,袁世凱決定用重金雇人暗殺陳其美。

蔣介石憑啥讓二陳兄弟管國民黨?原來陳家有人是,老蔣導師和義兄

袁世凱探知陳其美正苦于革命經費難籌之時,便派爪牙許國霖和程子安設立一個鴻豐煤礦公司,然後收買同盟會會員李海秋,讓他告訴陳其美,說鴻豐公司有一塊礦地,準備向日本抵押借款,如果陳其美能幫助介紹簽約,公司可以拿出40萬元支援革命。陳其美正為籌款犯愁,當即答應由李海秋與鴻豐公司辦事人帶合同底稿來簽字。

黃郛等革命黨人均對此事表示懷疑,陳其美籌款心切,決定前去簽約,就來到法租界薩坡賽路14号寓所。坐定不久,李海秋聲稱合同底稿忘帶,需傳回取來。李海秋剛出門,兩個彪形大漢持槍沖了進來。陳其美防不勝防,頭部連中數彈,當即倒地身亡。

(正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