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提起地主,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周扒皮”等人那種惡人形象,但地主并不都是壞人,他們大部分隻是家境殷實的有錢人家而已。而且有的地主心地善良,志向遠大,在抗戰期間為國家做出了很多突出貢獻。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地主就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為祖國解放做出的貢獻,實在讓人欽佩,他就是地主陳紹純。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說起陳紹純的名字大家肯定一臉陌生,但要說他的兒子那絕對是家喻戶曉,他的兒子就是著名的開國大将陳赓。

陳家的基業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發展得不錯了,陳紹純的父親是清朝末期的一位出色将領,最高做到了建威将軍,早年在名震天下的湘軍中服役,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混亂中立下了出色的軍功,得到了朝廷的一大筆封賞。後來亂黨被消滅,老将軍也選擇脫離仕途,帶着孩子們回到家鄉過平常日子。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陳紹純的父親雖然親自上陣殺過敵,而且武藝超群,但他卻堅決不肯讓子女參軍做官步入仕途,因為他知道這條路有多艱難,還不如做個閑散的富貴人家就好。雖然陳紹純的父親千般阻礙,但是在新思想的教育下,孩子們還是對軍隊革命極為向往。陳赓等人更是在爺爺的教導下從小習武,為後續的指揮作戰奠定了基礎。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等到陳紹純的父親去世,他當家作主之後,他更是提倡孩子們要積極向上,報效國家,在陳赓年少的時候他就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投身軍武。陳赓13歲就投筆從戎,1922年入黨,黨齡比九位元帥還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畢業之後,陳紹純更是積極支援陳赓去往部隊發展,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産黨,他都萬般支援孩子們的決定,這才培養出了一代大将。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除了陳赓之外,軍中還有一位大将也算是陳紹純培養出來的,這個人就是陳赓的同窗好友譚政,也是他的女婿。陳家和譚家是世交,在譚政兩家的相處過程中,譚政也對陳紹純的四女兒情根深種,最後跟陳家親上加親,譚政成為了陳家的女婿,兩個孩子也是從小同窗一起長大。陳赓在軍中發展不錯時,寫信給自己的妹夫譚政,給他講解革命的思想,并希望他也能投身軍武。但陳紹純知道以後,不但沒有反對,反而積極鼓勵譚政前去參加革命,家裡一切交由他,讓譚政不要有後顧之憂。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值得一提的是,陳赓共有四子一女,個個成才。大兒子陳知非,在航天部門工作;二兒子陳知建,擔任過解放軍14集團軍副參謀長,總參軍務部兵員局、重慶警備區副司令員等職,獲得少将軍銜;三兒子陳知庶,擔任過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甘肅省軍區司令員,獲得少将軍銜;四兒子叫陳知涯,擔任過駐美國大使館武官處參謀,中國國際戰略基金會秘書長、軍事科學院外軍研部研究員等,獲得少将軍銜;女兒陳知進,醫學碩士學位,曾擔任解放軍總醫院麻醉科主任。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他的三個兒子也在軍事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長大之後子承父業,在軍中獲得了少将軍銜,陳家絕對稱得上“一門五将”。而這一切,陳紹純自然是功不可沒,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很少有富貴人家的少爺們有這樣的覺悟。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其實陳紹純如此賣力讓兒子參軍,也是為了圓自己青年時期的夢想,畢竟從小他就崇拜父親,希望長大之後也能跟父親一樣,成為一個保家衛國的将軍。然而因為父親的阻攔,他這輩子是不可能實作夢想了,畢竟一大家子的人都需要靠他保護,他絕對不能離開。是以他就想着讓孩子實作自己的夢想,也算是不虛此生了。

這位地主想子承祖業,結果教出2位開國大将,3位孫子是少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