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路軍兵敗後,畢占雲懷着對黨的忠誠,一路乞讨回到延安

好不容易走出了祁連山來到蘭州,西路軍紅五軍參謀長畢占雲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他以為可以歇歇了,但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蘭州仍然是馬步芳的地盤,他四處設定崗哨,抓捕流落的紅軍戰士。畢占雲的處境非常危險,随時都有被捕的可能。有好心人勸他說:“别再找紅軍了,太危險了,找個地方藏起來吧。”

“是藏起來還是繼續走”畢占雲迷茫地看着遠方,西北的天空遼闊高遠,寒風呼呼地吹着。必須繼續走,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隊伍,畢占雲下定決心,毅然向前走去。

西路軍兵敗後,畢占雲懷着對黨的忠誠,一路乞讨回到延安

畢占雲

畢占雲,原名畢瑞祥,1903年出生于四川廣安永興鎮一個農民家庭,19歲到成都唐生智的部隊當兵,任過排長、連長、營長。1928年是畢占雲一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率部舉行起義,整建制加入了紅軍。畢占雲的部隊到達甯岡後,紅四軍将其部編為特務營,直屬軍部上司,畢占雲為營長,陳毅為黨代表。

獲得新生的畢占雲迅速投入到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戰鬥之中,他率部出擊贛南,轉戰閩西,先後參加長汀、龍岩、上杭等戰鬥,在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屢立戰功,曾獲二等紅星獎章,晉升為團長、軍參謀長、代軍長等職務。

長征途中,畢占雲在做好全軍後勤保障工作的同時,積極進行紅色宣傳,當他追上大部隊時,不足100人的隊伍已擴大到兩個團的兵力。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畢占雲調到紅四方面軍總部工作。1936年10月,畢占雲随部西渡黃河,後任西路軍第5軍參謀長、西路軍幹部團團長,開啟了征戰河西走廊的慘烈曆程。

紅五軍高台慘敗,全軍将士所剩無幾,作為紅五軍幸存者的畢占雲随西路軍總部行動。但戰鬥仍在繼續,西路軍一路轉戰,被迫上了祁連山。在石窩,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決定分散突圍,畢占雲任幹部支隊支隊長,曾日三任政委。

幹部支隊的幹部居多,張琴秋、歐陽毅、劉瑞龍、張然和等西路軍進階幹部都在其列,下屬一個不滿員的步兵連,再加上彈藥奇缺,戰鬥力十分有限。

一切服從組織,畢占雲帶着幹部支隊出發了。當天晚上,“馬家軍”騎兵就圍了上來。畢占雲、曾日三指揮将士們奮起反擊,但很快部隊就被打散了,曾日三壯烈犧牲。

西路軍兵敗後,畢占雲懷着對黨的忠誠,一路乞讨回到延安

畢占雲帶着幾個偵察員沖了出去,他們在積雪中艱難地前行着,一路上遇到了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熊炳南等人,但很快再次被敵人打散。後來,幾個警衛員也不知去向,畢占雲隻能一個人在祁連山中行走着。

為了躲避“馬家軍”騎兵,畢占雲白天找地方躲起來,夜晚趕路。他一路走一路打聽,餓了就找附近的人家要點吃的,渴了就抓幾把雪吃下去。就這樣,一路走一路乞讨,終于到了蘭州。

沒想到蘭州是這樣一番景象,崗哨林立,盤查嚴格,随時都有被捕的可能。要盡快離開這裡,畢占雲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他一路由蘭州走到西安,又從西安走到到洛川。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1937年冬,

畢占雲終于在地方黨組織的引導下,找到了紅軍隊伍。

見到畢占雲的那一刻,戰友們都愣住了:這個人頭發、胡子蓋住了臉龐,而且滿是灰塵,衣服破破爛爛,甚至遮不住身上的傷口,流着血水,吸引着蒼蠅在身邊飛舞……

西路軍兵敗後,畢占雲懷着對黨的忠誠,一路乞讨回到延安

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難,畢占雲總算是回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畢占雲被任命為中央軍委一局副局長。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時期,畢占雲一直兢兢業業為黨工作。

吹盡黃沙始到金。每當回憶起征戰河西走廊的這段經曆,畢占雲将軍都感慨地說:“這段經曆,我終生難忘,這一路十分艱辛,是對黨的忠誠讓我堅持了下來。”

1955年,畢占雲被授予中将軍銜。

1977年,畢占雲将軍病逝,享年7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