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令人費解的豪門教養:女兒成了才女,兒子成了半文盲

在古代,一個家族往往更重視對兒子的教養。這與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有着極其密切的關系。

《紅樓夢》中令人費解的豪門教養:女兒成了才女,兒子成了半文盲

如果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當家裡的兒子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就該開蒙了。或者将兒子送到學堂,或者請家庭教師來家裡教導兒子讀書寫字。而對于家裡的女兒們來說,則往往并不能得到這樣的教育機會。就算在豪門之中,也有一些固執的家長,秉承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不讓女兒讀書,或者隻讓她們略微認識幾個字,将來管家的時候,能看得懂賬本就行。

不過,《紅樓夢》中的幾家豪門,大都比較開明,不僅讓兒子讀書,也讓女兒讀書。賈府中還專門讓幾個姑娘去“上學”;林如海也曾經為女兒請過一位前科的進士當家庭教師。是以,《紅樓夢》中的女子,大都才華橫溢,令人贊歎。

讓女兒和兒子一樣去念書,并不沒有什麼不對,但若是一個家族,隻注重女兒的培養,卻完全忽略了對兒子的管教,這就有點令人費解了。而在《紅樓夢》中,還真是有一個這樣的家族。

這個家族,就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

薛家的女兒薛寶钗,是《紅樓夢》中最有才華的女子之一,經史子集,繪畫作詩,這姑娘幾乎沒有什麼不知道的。大觀園中誰有了什麼疑惑,寶姐姐是百科全書一般的存在,引經據典,張口就來。

《紅樓夢》中令人費解的豪門教養:女兒成了才女,兒子成了半文盲

元春省親時,賈寶玉被一個“蕉葉”的典故難住,隻想得起用“綠玉”來形容,薛寶钗便提醒他,“唐代錢翊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你都忘了不成?”說得賈寶玉不覺便“洞開心臆”。

賈寶玉嫌棄薛寶钗點的《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太吵,薛寶钗立刻就念出一首《寄生草》,再加上她入情入理的解釋,說得賈寶玉心服口服,不由得“拍膝、畫圈,稱之不已”。

在海棠詩社中,薛寶钗也屢次奪魁;更能展現薛寶钗非凡才學的,就是惜春作畫。賈母認為自己的這個小孫女是繪畫奇才,卻根本沒想到和薛寶钗比起來,惜春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薛寶钗一番關于繪畫用具的高論,比大觀園中任何一人都要高明得多,連林黛玉也心服口服。

女兒薛寶钗被薛家培養成了才女,兒子薛蟠卻是《紅樓夢》中的闊公子之中,唯一的一個“半文盲”。

當然,薛蟠也是上過學的,不過,他上學根本不是為了念書,而是為了結交“契弟”。賈府中的私塾,在薛蟠的影響下,成了烏煙瘴氣的樣子。

這位混世魔王,能把明代著名的文人唐寅,念成“庚黃”;他與衆人吃酒時行酒令,說出來的酒令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什麼“女兒悲,嫁了個男人是烏龜;女兒愁,繡房撺出個大馬猴”等等,文理不通,荒誕不經,令人哭笑不得。

同樣都是一個爹媽生的,同樣都是薛家的兒女,為啥本來不該多讀書的薛寶钗,反而成了難得的才女,而應該好好上學,撐起家裡門楣的薛蟠,卻成了一個“半文盲”?薛家在教養子女這件事上,為啥反過來了?

《紅樓夢》中令人費解的豪門教養:女兒成了才女,兒子成了半文盲

其實,一個孩子究竟能不能培養成材,不僅僅在于父母有沒有花心思,也與孩子自己的秉性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是以,就算是同一對父母,就算是這些子女接受了同樣的教育,也可能長成兩個完全不同的樣子。

薛寶钗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父親的遺傳。薛父雖然是一個商人,但很顯然是一位有文化的儒商。薛家的藏書也很多,薛寶钗能被教養成才女,與薛父的遺傳有着很重要的關系。

薛蟠的性格,則更重要的是來自母親薛姨媽的遺傳。薛姨媽就是這樣一個幾乎沒有什麼文化,但卻喜歡仗勢欺人的女人。就算借居賈府,也總是要仰仗着賈府的權勢來處事。再加上薛姨媽對兒子沒有底線的寵溺,薛蟠自然成了一個為所欲為的“呆霸王”。

《紅樓夢》中最令人費解的豪門教養,女兒薛寶钗成了才女,兒子薛蟠卻成了半文盲,其中的原因,也就在這裡。雖然這對兄妹同父同母,但一個遺傳了父親的好學基因,一個卻遺傳了母親的基因。這樣的薛蟠,就算是儒雅的薛父,也根本教育不成一位才子,隻能由着他成了“半文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