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解決育兒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力

比解決育兒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力

文|蟻人YiRen

『這幾天,杭州譯員金曉宇父子的故事讓無數人淚目:兒子不幸患病,平凡的父母尊重科學,不抛棄,不放棄,用全心全意的愛,換回來一個出色的翻譯天才。

無數網友在這個悲傷的故事中,看到了父母對孩子堅定不移的愛,看到了人的意志與命運不屈不撓的抗争。

我在這個家庭對待命運起伏的掙紮中,看到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本質:不是解決育兒問題,而是接力。』

所謂接力,即是:接納+助力。

01 接納

兒子金曉宇幼年不幸,左眼失明。高中時罹患躁狂抑郁症,情緒暴躁失常,退學,打砸家中的家具和電器,病發時四處惹禍,甚至自殺。

父親和母親一次比一次絕望,卻又一次又一次地守着他,安撫着他,無條件地接住了他的狂躁和破壞,他們的心願溫和而樸素:不讀書、不工作、不成家都能接受,隻要兒子活着就好。

02 助力

或許是命運悲天憫人,總有一道光,能穿透無盡的苦痛。

兒子金曉宇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浙大外語系的自考畢業證。在患病後,他依然保持着愛讀書的習慣:父親金性勇按他的要求,買來英語、日語、古文、圍棋等兩百多本書。

父親還在家中經濟最困難的時候,花了重金為兒子添置了一台電腦,滿足孩子自學外語、看原聲電影的需求。

兒子金曉宇在自學多種外語後,成為一名天才翻譯。父親幫他收稿、校稿、寄樣書。

父親是助手,也是秘書,成為孩子一生的朋友。

父母的愛,父母的助力,成就了天才翻譯。

比解決育兒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力

03 助力不是控制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自己,在我們嫌棄孩子不優秀的同時,是否考慮過:大多數父母為孩子安排的一切,真的尊重過孩子的意願嗎?

為孩子安排的各種興趣班,是出于孩子的興趣?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焦慮?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的出發點,與其說是助力孩子,不如說是想讓孩子成為隻懂得執行程式的機器人:聽話就好。

金曉宇父母做到了對孩子的尊重、了解,不抛棄、不放棄,全心全意助力,帶給孩子無法摧毀的愛。

而我們呢: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有沒有耐心地等待孩子探索、感覺呢?很多時候,與其說是主動的幫助,不如說是目的性明确的“控制”。

04 珍惜孩子

養了孩子之後,每天吐槽似乎就成了家常便飯:孩子不聽話,成績不好,做事拖拉,養娃真的是一部“難念的經”……

在孩子面前總是不自覺地誇:你說功課難做,那為什麼某某同學能考那麼好呢?

你看看人家某某某多厲害呀……

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我們做得最多的就是對孩子的各種挑剔:這個不好,那個不優秀。

我們對孩子不夠接納,對孩子的各種好,似乎也是有附加條件:做完這個功課,就可以獎勵一小時遊戲哦……

對比杭州父母對孩子平凡而溫和的接納,我感到做得不夠好,自慚形穢。

像鳥一樣叽叽喳喳的孩子,面對我們的指責,挑剔,甚至氣頭上的各種謾罵,似乎大度地多、包容地多,一會兒又開心的圍着你又是跳舞又是轉圈:孩子多健忘呀,我們才又小氣又愛記仇,還和孩子計較!

面對孩子對父母無條件的接納,我也深感自歎不如:要是孩子出生前可以選擇,我還會有機會嗎?

比解決育兒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力

我們的孩子多健康呀,我們多逹運。

哎,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05 面對問題,擁抱新生

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習慣了上網搜尋,找尋答案。育兒的過程像是迫不及待掌握一個又一個育兒知識,迅速解決一個又一個育兒難題。

像極了一遍又一遍機械地按下開關鍵。

或許我們隻是習慣了享受解決育兒問題後得到的一絲絲快意。

唯獨沒有認真思考過造成問題的原因:孩子是人,要把孩子當成人來對待。

把孩子當成人來對待,想必會意識到:人的身心成長是漸進的,不同的年齡,接受和處理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經驗也是慢慢積累的。每個人都是那麼與衆不同,與其想盡各種辦法“快進”,不如用心陪伴,耐心引導,靜待花開。

比解決育兒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力

這樣的助力,想必更有力量。

電影《沙丘》中弗雷曼人說:人類生命的奧秘并不是要解決問題,隻是要去面對你的經曆。

愛能催生出強大無比的意志,能承受生活沉重的壓力。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溫暖故事,不該僅僅止于感動。

就讓我們帶着愛,尊重、喜愛、溝通,了解、支援孩子,擁抱新生,為孩子的成長持續接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