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工筆“清流”,11位藝術家聯袂呈現工筆力作

近日,“達觀——第四屆‘反觀工筆’全國當代工筆畫學術邀請展”在華南美術館開幕。展期至3月13日。

“反觀工筆全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已經堅持有八個年頭,至今已是第四屆了。本屆主題“達觀”,出自《書·召诰》晉·陸雲《愁霖賦》:“考幽明于人神兮,妙萬物以達觀”,泛指暢通、通達之意。

“達觀——第四屆‘反觀工筆’全國當代工筆畫學術邀請展”邀請了來自國内各大院校、專業創作機構的蔡謹蔚、陳歡迎、丁蓓莉、洪仕星、李戈晔、梁振傑 莫玉瑜、苗彤、王伊楚、吳欣、周隽十一位藝術家的傾情支援,他們的精品力作,以群體的力量不僅展示當代全國青年工筆畫的創作現狀和發展态勢。

當代工筆“清流”,11位藝術家聯袂呈現工筆力作

洪仕星《初見》

談及展覽主題,策展人陳國輝表示,首先,“達觀”寓含着主辦方在縱觀或遍覽當代中國工筆畫創作的全貌與特征之下,全面地思考中國當代工筆畫創作的問題與情境之後,着意于在全國挑選具有獨特創作面貌的典型性代表的青年工筆畫藝術家。

當代工筆“清流”,11位藝術家聯袂呈現工筆力作

吳欣《立春》

其次,“達觀”寓含着參展藝術家的作品無論在創作思想或創作方法、語言、意境中都面向通達、明朗的境界,在創作路徑、創作态度和創作風格上有着面向自我獨特的面貌,以此拉開為圖像而圖像,為符号而符号等的當代中國工筆畫創作的一系列弊端,形成當代中國工筆畫創作的一股清流和新力量。

當代工筆“清流”,11位藝術家聯袂呈現工筆力作

蔡謹蔚《暖春》

“反觀工筆從2008年開始策劃到現在已經有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4場是比較重要的,是對全國的新工筆畫的一個梳理,産生持續性的學術效應。這種學術效應不單隻在東莞發生,也不單隻在華南發生,它也影響了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的話一談起工筆畫,反觀工筆是重要的品牌之一。”陳國輝說道。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部分圖檔來源:主辦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李亞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