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3歲繡娘羅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繪出“最炫民族風”

一張張彜繡紙模,一雙雙厚實的繡鞋,一件件民族特色濃郁的服飾繡面……走進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開遠市繡娘羅秀珍老人的家,目光立即會被面前的彜繡藝術品所吸引。

73歲繡娘羅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繪出“最炫民族風”

繡娘羅秀珍

彜繡曆史悠久,是彜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民族民間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彜家人民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美好事物的诠釋,融入了彜繡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了繡娘對傳統技藝的堅守,也展示出了彜家人傳承民族文化的信念

73歲繡娘羅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繪出“最炫民族風”

服飾繡面

來自靈泉街道城幹村委會勒白沖村的羅秀珍自16歲起便拿起針線學習彜繡。這一繡,就繡了60年。“奶奶和媽媽都是優秀的繡娘,是以我從小便耳濡目染,也愛上了彜繡。” 羅秀珍回憶道,小時候,白天跟着家人下地幹農活,晚上就回家裡學刺繡,有時繡得入迷,擡頭一看已經到了早上。

因為癡迷這指尖的技藝,羅秀珍學得快、繡得好,成為了村裡知名的“彜繡老師”,大姑娘、小媳婦都願意來找她讨教彜繡技法。

73歲繡娘羅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繪出“最炫民族風”

彜繡是手工活,全靠一針一線的累積,繡一雙鞋最快也要半個月,繡衣服繡面或是被服繡面,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兩年。

回望這60年,令羅秀珍印象最深的是自己18歲那年,她和母親在一年的時間裡,共同繡制了30雙繡鞋,“我出嫁時,這30雙繡鞋就陪我嫁到了夫家。”

73歲繡娘羅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繪出“最炫民族風”

繡鞋

一晃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那個懷春少女已兩鬓斑白,73歲高齡的羅秀珍盡管眼力指力大不如前,卻仍依然堅持制作繡樣紙模、提供花樣,閑暇時間還要指導其他繡娘,想要把這份手藝傳承下去。

不少繡娘靠着學習彜繡有了一門謀生的手藝,在傳播彜繡文化的同時,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雲南網通訊員 吳俊霖 孫浩欽 記者 饒勇 攝影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