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脫貧戶張會敏:努力向未來

作者:郏縣新聞

1月26日上午10點,郏縣白廟鄉甯莊村上葉自然村雪花飛舞,脫貧戶張會敏腋下夾着春聯,和駐村第一書記張礦山擡着一大塊豬肉進了家門;丈夫林順仃緊随其後,兩手抱着一塊小的。“我們4家兌錢買了一頭豬,比去超市買便宜多了,俺家分了85斤。咱們中午豬肉炖粉條,都别走。”林順仃熱情地說道。

新春走基層|脫貧戶張會敏:努力向未來

甯莊村地處丘陵地帶,幹旱少水,是典型的望天收,曾是省級貧困村,全村213戶村民中有43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會敏也是其一。張會敏今年51歲,林順仃57歲,他們有兩個女兒,老大已成家,二女兒在湖北理工學院讀大學三年級。20年前,不足40歲的林順仃因勞累過度患上了腰間盤突出,不能出去務工,還有倆女兒和父母要贍養。2013年,他家被認定為貧困戶。

貧困戶的帽子不好聽,“愛面子”的張會敏流轉了10畝地,打算讓土“生”金。“因為缺水,我們一年隻種一季,不過租金低些。”張會敏說,得益于黨的扶貧好政策,她利用小額擔保貸款購買了農機農具,通過精耕細作,當年生活就有了起色。2015年、2016年,她連年擴大流轉規模,同時帶動十多人就業,并于2017年底光榮脫貧,女兒也在高中獲得了獎學金,讓她喜出望外,對未來信心十足。

機會總是青睐有準備的人。2019年初冬,該村幫扶機關——平煤神馬集團簾子布公司投資約230萬元援建的衆鑫一家親薯業有限公司澱粉生産線投産,并對該村種植的蕃薯打包收購。因為勤勞、利索,張會敏被公司選中:澱粉裝袋、包裝粉條,一天最低60元,一年約3個月工期,工資6000多元。從當年起至今,張會敏已成了公司骨幹。現在,林順仃也成了公司的裝卸工,工資比她還高。2020年,村“兩委”換屆時,張會敏當選為村委會委員、村婦聯主席,月工資1190元。

新春走基層|脫貧戶張會敏:努力向未來

“2021年蕃薯賣了2.4萬元,煙葉賣了5.6萬元,還賣了一頭牛犢1.4萬元,家裡買了台新冰箱。”順着張會敏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了一台容積503升的雙開門冰箱,冰箱裡蘋果、橘子、餃子、雞蛋等擺放得滿滿當當。

“今年準備種煙30畝,蕃薯和花生20畝,春節後就開始育苗。黨的政策這麼好,咱得一起努力向未來!”采訪結束時,張會敏笑着說。(張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