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文|光錐智能,作者 | 孫光辛,編輯|張藝

“每年都在緻力于把新梗變成心梗。”

2022年的春晚精彩盡在實時讨論區,微網誌上五百多萬人線上互動中,一位網友釋出了自己的吐槽。

每年春晚,獨幕喜劇總是令人把期望值拉滿,因為語言類節目通常是社會變化的縮影。今年的春晚獨幕喜劇依舊是熱詞堆疊,“創業”、“元宇宙倒騰狗”、“短視訊制作”都是時下科技熱點。

雖然許多網友表示,今年春晚獨幕喜劇甚至不如“撒貝甯嘴瓢”有意思。但是,春晚獨幕喜劇卻引發了一件場外魔幻事件:沈騰在春晚獨幕喜劇《還不還》中以元宇宙為做“老賴”的借口,并自稱元宇宙的“doge king”,節目結束後,網傳虛拟币dogeking立刻漲了五十倍。

“這可能是今晚最好笑以及最荒謬的事情。”

相比獨幕喜劇節目,今年春晚的舞蹈、國術、戲曲等傳統文化節目好評如潮。這離不開技術加持下,對傳統文化美的呈現更加震撼。

如三星堆文物亮相,古老的文物通過現代科技“活了起來”,沉浸式的節目效果,令14億人直覺地感受到先人驚人的創造力。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舞蹈《金面》 來源:春晚直播

從節目内容嵌入到舞台的沉浸式效果,再到實時互動評論,科技已經深度融入春晚,成為幕後的“頂梁柱”。

“沉浸式春晚”如何打造?

“沉浸式”是今年春晚打出的吸睛标簽。

自元宇宙概念火起來以來,沉浸式體驗一直受到不少人關注,但對于舞台表演來說,沉浸式已不是一個新詞。在此次春晚直播開始之前,人們一直對春晚将如何實作沉浸式體驗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其中被央視早早宣傳的“720度環幕空間”就是關注的重點之一。

遺憾的是,央視的環幕空間并非之前很多人猜測的“通過地闆來實作720度”,仍然是在天花闆和牆壁上做文章。盡管,環幕空間可以從除地面的其他全部角度與晚會舞美結合,進而達到全景式舞美效果。但是依舊沒有實作期待的科技感,現場觀看的體驗可能還不如經過AI實時渲染後的直播效果。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歌曲《黃河 長江》 來源:春晚直播

另外,央視虎年春晚在沉浸式體驗上真正的突破靠的是聽覺上的體驗。不同于以往主舞台兩側主音箱的設計,今年采用的是分區域多點擴音——在觀衆席區域放置了160個小型揚聲器,在圓桌區的定制台燈底盤裝配了120個微型揚聲器,并根據每個揚聲器的位置調控每個揚聲器的音量和延時,通過降低演播大廳的回聲提高現場觀衆的觀看體驗。

不難看出,春晚想通過“視、聽”兩方面的改善,打破以往“隻有在最好的位置才能獲得最好的觀看體驗”的難題。

但能夠到現場看春晚的仍然是少數,從信号轉播到網絡直播,近幾年,春晚網絡的直播觀看比例越來越高。

2019-2021年,新媒體直播使用者數量分别為5.27億人、6.06億人、5.69億人,占比分别為44.93%、49.19%、49.91%。今年,不僅僅央視訊、優酷、愛奇藝、騰訊視訊開始直播,微信視訊号也加入直播大戰中。直播觀看人數的大規模并發,這考驗的都是5G通信和8K直播技術。

另外,随着短視訊和手機直播的興起,手機的豎屏播放形式越來越受到視訊創作者的重視。2022年,央視首次提出豎屏看春晚。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舞蹈《隻此青綠》手機直播畫面,來源:微信視訊号直播

此外,為盡可能展現出舞蹈的美,加強感染力,虎年春晚還采用了AI動作捕捉技術,令今天的舞者和幾千年前的三星堆大立人共同演繹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光學運動捕捉,利用大量近紅外主動照明的智能相機高速抓拍采集舞蹈演員的關節運動資訊,再通過AI算法生成實時人體骨骼參數,進而将舞蹈演員的動作實時複制到大立人青銅像上。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金面》AI動捕 來源:CG世界

無論是視聽的沉浸式體驗,還是通過AI動作捕捉打破現實與虛拟空間的次元壁,亦或是為場外觀衆完善多管道收看方式的措施,無一不指向了一個方向——拉近觀衆與舞台的距離。

但春晚想要進一步拉近與觀衆的距離,光靠提高節目展示的科技含量還不夠,與觀衆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讓春晚更受歡迎。在每一次互動方式的轉變,互動能力的提高中,科技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春晚互動進化史

群體的聲音,在這個時代史無前例的被加強,普通人對于春晚的參與感也前所未有的強烈。

春晚誕生之初,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成為年夜飯後的隆重活動。但這一階段,春晚與觀衆是割裂的,除現場簡單互動外,場外觀衆與春晚的距離仍然遙不可及。

1990年,人們第一次有了與春晚互動的機會,春晚采用了PK的形式讓觀衆選出最喜愛的節目,這一年趙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憑借獨幕喜劇《相親》一炮而紅也順利拿下了1990年獨幕喜劇類的第一名。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獨幕喜劇《相親》,來源于網絡

但受限于傳統媒體時代資訊傳播方式,投票隻能讓觀衆能夠在很小的範圍内與觀衆互動。此時,春晚單向輸出文化的能力無人能及,并誕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經典橋段:提到“宮廷玉液酒”,馬上就能想到“一百八一杯”,一說“我是白雲”,總有人能接上“我是黑土”。

2000年前後,随着網際網路逐漸在國内普及,人們與春晚的聯系更加密切。比如,人們在各大論壇上讨論相關話題。但此時,也隻是在觀衆群引起小規模的互動,觀衆的意志并沒有影響春晚節目的内容創作。

2013年被稱作是移動網際網路爆發的元年,2014年,在春晚前後60個小時的時間裡,全球社交網絡總關注數高達21.7億人次。春晚節目“網際網路化”,結束了春晚單向輸出,觀衆被動接受的局面。

“過去我們玩春晚的梗,現在春晚玩我們的梗。”有網友感受到這一變化。

網際網路重流量,需要話題,春晚也急需拉攏年輕人,是以不少偶像明星也得以站上舞台。

據央視公布的資料,2014年春晚播出期間,話題度最高幾件事或人分别是李敏鎬、大張偉《倍兒爽》抄襲、YIF魔術穿幫、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照片中的大萌子與爸爸的合影、影子舞以及新年祝福。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來源:央視網

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再加上關注點轉向明星,春晚的實時互動量大增。而這一年的春晚,央視首次采用了大資料與雙屏互動技術,滿足觀衆的實時互動需求。

此時,春晚的互動内容都還局限在節目本身以及新年祝福上。

直到2015年,微信紅遍大江南北,春晚互動史有了新的篇章。

當年,搶紅包讓春晚節目都成了背景音樂,并一舉奠定了微信支付的江湖地位。對流量難以抗拒的網際網路企業看到營銷機會,此後,衆多巨頭紛紛豪擲億金發紅包。

不過,屆時,科技巨頭們小看了14億中國觀衆的熱情,技術一時之間難以承壓。2015年除夕夜,110億次的“搖一搖”導緻騰訊出現了1個小時的當機。2016年支付寶也沒能避免當機的問題。國内兩大雲計算巨頭紛紛折戟,令春晚紅包環節在2017年被取消。

“雙十一”一直是阿裡雲秀肌肉的時刻,在此前也被認為是網際網路資料并發的天花闆。但2018年除夕當晚,淘寶登入的實際峰值超過了2017年雙十一的15倍,即便是在2017年“雙十一”雲計算能力上又擴容了3倍,依然出現了當機。

2019年,春晚通過與百度合作重新開始了紅包互動。

這一次,百度依靠資源投入和定制化開發挺住了壓力,但手機廠商卻撐不住了。由于百度APP當時并非裝機必備的應用,蘋果、華為、小米、三星的應用商店均因大量的下載下傳量出現一段時間的無法通路的情況。

2021年,為應對春晚紅包的“洪流”,阿裡雲、騰訊雲、京東雲、金山雲等聯手才湊夠了春晚紅包所需的雲計算資源。

春晚紅包大戰的6年,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高速增長的6年。

今年除夕夜,京東總部大樓一片燈火輝煌,都在確定“春晚戰役”。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2022年除夕夜的京東總部 來源:京東視訊号

2022年央視春晚期間,7輪紅包互動創下曆史記錄,15億元的金額以及長達23天的紅包活動均表現出京東的誠意,但整晚下來,紅包的互動數量定格為691億次,首次出現下降的情況。

紅包互動次數的下降,既有京東的因素,也有春晚的因素。

今年的京東紅包,每輪互動隻能搶三次。京東這項措施,一是為了通過限流保證雲資源安全,二是為了能将春晚紅包帶來的臨時使用者轉化為長期使用者,讓錢花在刀刃上。

雖然京東這次冠名紅包,成本效益依然不錯,但春晚紅包的頹勢也已經顯現。2019-2021年,春晚的紅包互動數量分别為208億次、639億次、703億次,春晚紅包的互動數量增長也已放緩,福利性質的紅包互動在維系與使用者之間聯系的方面後勁已有所不足,春晚還需要尋找其他互動方式來繼續春晚與使用者之間的粘性。

技術變革令春晚與觀衆的互動方式變得多元,觀衆在互動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主動性也越來越強。這或許也是商業市場的縮影——已經來到“使用者至上”的時代,無論是存量或增量的競争,都是以使用者為核心。

元宇宙春晚的“最終幻想”

如今,沉浸式藝術因元宇宙概念的大火開始被人熟知,或将成為下一個引發春晚節目巨變的表現形式。

沉浸式藝術的特點就是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春晚作為國内最大規格的演出之一已經在嘗試科技與舞台藝術的結合。但截止目前,目前的技術手段還無法完全實作,元宇宙春晚還依然是“最終幻想”。

目前,軟硬體技術還隻能在視聽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沉浸式體驗,春晚的球形舞台環幕空間并未真正突破傳統舞台的界限,VR看春晚也還隻停留在“看”的層面,無論是現場還是場外的觀衆都無法直接與節目進行互動。

不過,VR/AR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春晚實作更多互動方式提供了可能。

國外已經有通過堡壘之夜舉辦虛拟演唱會的先例,雖然每場演唱會隻有短短的15分鐘,但在虛拟演唱會中,人們已經可以在堡壘之夜中擁有虛拟角色,并體驗到不一樣的演唱會體驗。

科技味春晚,人情味過年

堡壘之夜虛拟演出畫面 來源:弧光電影藝術中心

随着元宇宙技術發展,VR等硬體裝置普及,春晚也可以通過元宇宙讓更多的人體驗現場感。在算力、存儲等技術設施能力得到質的提升,VR等智能裝置的普及率達到一定程度後,沉浸式藝術或許也能憑借其在互動性上的優勢,像春晚紅包一樣改寫春晚曆史。

科技的加持下,傳統文化在人們面前變得“活靈活現”,LED屏與燈光舞美的完美結合、AI動捕技術所展示出的東方神韻,都令人歎為觀止。

但這并不意味着科技将淩駕于文化之上,相反,科技更應該是服務于節目的文化内涵,用科技展現文化。科技為表,文化為裡,才能給人帶來極緻的美的體驗。

但不可否認的是,科技屬性加強所帶來的觀看體驗變化,已經讓春晚逐漸走向了下一個階段。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特别是在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下,科技與文化的進一步融合将會使過年的方式發生巨變。

随着VR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未來,場外觀衆也可以通過各種終端裝置進入虛拟春晚現場,獲得視聽之外更為豐富的互動體驗,甚至可以一家人一起探索虛拟春晚現場,獲得更多的樂趣,春晚可能不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體驗的。

當然,這影響的也不僅僅是春晚,由于虛拟互動技術打破了空間限制,即便無法與家人在現實中團聚,也可以在元宇宙中聚首;放鞭炮這樣已經越來越難見到的習俗,也可以在元宇宙中重制。

但在此之後,年味将變得更淡,還是更濃呢?

别讓科技越近,人與人卻越來越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