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金牛随冬去

瑞虎送春來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金牛奮蹄辭舊歲,瑞虎踏雪報春來!為展現沿黃省區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成就,為沿黃億萬群衆營造出濃厚的春節氛圍,濟南、太原、呼和浩特、鄭州等沿黃城市新聞廣播策劃推出“沿黃城市台春節音視訊融媒直播——瑞虎鬧新春!” 帶您體驗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不同年俗!為沿黃地區及全國網友閱聽人帶來一場别開生面的春節盛宴!

鄭州

鄭州曆史文化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多彩。豐厚的非遺文化資源,結合鄭州人獨有的年俗文化,讓鄭州人的年味大不一樣!除蜚聲海内外的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少林功夫、超化吹歌等國家級非遺項目,還有流傳千年的新密麻紙制作技藝、木版年畫、武與舞相結合的惠濟橋獅舞非遺項目。讓我們一起在天地之中鄭州,感受鄭州年的味道。

剪紙藝術:

說到鄭州的傳統年俗,剪紙藝術不得不提。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镂空藝術,它能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将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将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是以被烘托得更加熱烈。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民間民俗藝術家、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連德林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民間民俗藝術家、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連德林是剪紙藝術繼承人。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一根鉛筆、組成了剪窗花的基本工具。冰冷的剪刀在連老師手中,如同沾上了靈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争奇鬥豔的團花;張牙舞爪的龍,淩空飛翔的鳳,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流光溢彩的雙喜圖案,令人眼花缭亂。

朱仙鎮木版年畫

鄭州地區另外一項非遺文化——朱仙鎮木版年畫。一張年畫刻印歲月痕迹,一把刻刀雕琢千年光陰,年畫是中國獨有的古老民間藝術,朱仙鎮木版年畫以其精湛優美的表現技巧,久遠深厚的曆史文化傳統,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中國木版年畫始祖。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河南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張繼中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朱仙鎮木版年畫萌芽于漢唐,宋代是年畫藝術的形成期,随着元朝賈魯河的開通,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據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裡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将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将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慢慢到了宋代,演變為木版年畫。

虎頭鞋

在中原地區過年有制作虎頭鞋的習俗。 雙眼圓睜,目光如炬露霸氣;勢如雷霆,額上大王顯威風。作為大陸傳統的手工藝品之一,豫東虎頭鞋是一種為兒童設計的鞋子,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今年是虎年,虎頭鞋更是備受青睐。虎乃百獸之王,中國民間将虎視為辟邪降災的保護神,一向有着“皇帝愛龍,百姓愛虎”的說法。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虎頭鞋和虎頭帽被視為能夠消災避難,護佑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吉祥物,是幾千年來心靈手巧的婦女們智慧的結晶,是勤勞的中國婦女用一針一線縫制而成,它承載着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和寄托,希望子女們不受邪惡侵犯,吉祥如意,同時也像猛虎那樣茁壯成長,勇猛無敵。

中原非遺文化遇到鄭州年俗文化

讓鄭州人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虎年

歡迎大家有機會

來天地之中鄭州遊玩

感受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最後

再次祝願大家

新年快樂

虎年大吉

牛辭勝歲

虎躍新程

一起感受沿黃各地年俗文化

瑞虎鬧新春

給您拜大年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瑞虎鬧新春|鄭州篇:中原非遺 鄭州年俗

編輯:張杭

統籌:馬松林 梁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