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北宋大詩人蘇轼一生坎坎坷坷,雖曆經滄桑,卻笑對人生,從不悲觀失望。經曆人生許多磨難,他不僅慷慨高歌,激情四射,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财富。

很多人喜愛蘇東坡,是因為他的文章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很多人欣賞蘇東坡,是因為他有政治家的敏銳、哲學家的才思、文學家的天賦;很多人懷念蘇東坡,是因為他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和不畏壓迫的崇高價值。

讀他的文章,讓人心潮澎湃;賞他的詩詞,令人感慨萬端。下面介紹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臨江仙·送錢穆父》

北宋:蘇轼

一别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怅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詞的大意是:自從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 遠涉天涯,輾轉在人間。相逢一笑依然覺得如春天般的溫暖。心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連夜分别揚孤帆,送行之時雲色微茫、月兒淡淡,陪酒的歌女不用沖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過客。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蘇轼的詩文之是以能夠享譽古今,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内涵的深厚。這首詞是一首送别詞,與以往的送别詩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暢叙朋友間的真誠友誼,追憶過往的美好時光。

但是不同的是,大詞人并沒有一味地傷古懷今,落寞悲觀,而是一改送别詩的纏綿感傷、哀怨愁苦的格調,文中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展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風貌。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作者從時間上把我們拉回,回憶過去的經曆,又從空間上帶我們遊覽,叙述彼此的友誼。三年來,穆父奔走于各地之間,此次又遠赴外地,天涯踏盡紅塵。分别越久,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詞的上片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潔、保持名節的贊頌,也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貞的操守。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雖然寫的是友人,其實更多的是抒發東坡先生自己内在的情感。多年來他仕途不順,道路坎坷,受人排擠,遭人打壓,但是内心卻自有松柏的節操,是以此段明是寫客,暗是寫主。

他喜愛山川景物、日月風光,是為了捕捉大自然的靈氣,以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使人更顯其萬物之靈的本色。

他躬耕隴畝,歸隐山林,是為了更好地體察民情,了解民意,讓自己在上下求索中不失去方向。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詞的下片切入正題,“惆怅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自己連夜送别友人,心裡似乎有點惆怅,是以看到周圍景色也是有點傷懷。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轉為曠達、豪邁,他不願意在朋友離别時,讓自己的憂郁心情影響他,希望他能安心旅程,繼續自己的事業。

最後兩句才是本文最出彩的地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态度。

蘇轼的一首名作,讀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辛酸,值得細細品讀

讀完全文,先是被作者剛開始的憂郁心情感染,與他一起傷懷。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曆,朋友或是家人要離别,今後的事情尚難預料,總有一種惴惴不安和怅然若失的感覺。

之後作者提醒我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在旅程中,我們是行人;躺在沙發上,其實也是人生的過客。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不必在意起起落落,更不必每天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耿耿于懷,樽前不用翠眉颦,而要達觀且逍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