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情,就拿打針來說,就讓小孩子心生恐懼,雖然隻是一根小小的針頭,但紮入皮膚的疼痛,讓很多人看到針頭就會覺得疼,不由自主地抗拒打針。

有的小孩看到醫生拿的針頭,很快就會吓哭;有的小孩知道了打針了,會努力掙脫父母的手臂,逃之夭夭;不過,也有的小孩表現得很勇敢,讓人以為不怕打針,最後卻發現,隻是在給自己壯膽。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某短視訊平台上,一位國小生的打針視訊就火了。從男孩的外貌判斷,他的年齡不到10歲,還是個國小生。

知道自己要打針,這個男孩就有點恐懼,被媽媽推着來到醫生的面前,見自己躲不過了,就對着醫生喊出了很有氣勢的話:你過來啊!你過來啊!男子漢大丈夫,不怕!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看過很多孩子打針,還沒打針之前,很多孩子就大哭了起來。

視訊中的這個男孩子,明明很害怕,卻還是給自己壯膽,讓人覺得很勇敢。他說出的豪言壯語,也讓人覺得他與其他孩子不一樣。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不過,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人覺得反轉太快了。這名國小生卑微地對醫生說:你輕點好不?

打針之前,這位國小生還是個勇敢寶寶,真的要打針,一下子就慫了,直接向醫生求饒。打針的時候,男孩先是哭喊,後來又喊出了“奧利給”,他的表現不僅逗笑了醫生,還把自己父母也逗笑了。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不得不說,這個國小生太搞笑了,他的心理調節方式還是蠻不錯的,當你害怕的時候用一種方法,使自己更加勇敢面對,不逃避。

一位網友也說,躲是躲不過的,先壯一下膽再認慫,然後再給自己加油打氣,這孩子這麼小都能屈能伸,長大一定會有出息,奧利給,為你點贊。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還有的網友開玩笑地說,我還以為小家夥有多厲害,鬧了半天,嘴上的功夫。

還有一些網友則認為,這個孩子長大了容易走極端,理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看一個人小時候的行為表現,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預測這個人的将來。

這種說法不一定準确,但也在告訴我們,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關鍵,家長朋友要注重培養,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品德。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其實,孩子害怕打針,是很常見的現象,對于打針的疼痛感,不管多大,或多或少都會有記憶。

家長帶孩子去打針的時候,可以先給孩子做一下心理建設,比如,在孩子的手臂上捏一下,告訴他,大概就是這麼疼,孩子對打針就不會這麼恐懼了。

孩子對打針沒有這麼恐懼,也就不會在打針的時候掙紮,有利于醫生或護士打針。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從男孩打針的畫面來看,他很害怕打針,有的網友認為,這是膽子小的表現,承受能力弱。

個人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害怕打針,其實是很多孩子的共性,有些成年人,在打針的時候依然會恐懼,這就是一種條件反射的正常現象。

随着年齡的增大,有的人對打針的恐懼會慢慢消失,是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國小生打針,勇敢讓醫生過來,醫生準備好針頭,男孩:你輕點好不

個人覺得,這個孩子還是挺好玩的,雖然害怕打針,卻表現得很勇敢,知道給自己呐喊鼓勁,就像一首歌說的那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用自己的方式戰勝恐懼,值得我們點贊。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候勇敢一些,會讓我們更有信心去迎接各種挑戰。但在有些挫折的面前,尤其是在我們不能改變的現狀面前,也要學會妥協,能屈能伸,才能讓自己活得自在,内心快樂。

互動話題:對于這名國小生的表現,你怎麼看呢?你害怕打針嗎?

文/飛魚談教育,喜歡分享教育内容、學生校園生活,歡迎關注、分享和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