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能夠孝順父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變得孝順,也會有一些孩子從小就展露出一種“不孝”的表現。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在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父母别放任不管

“這是我的”

小強的媽媽對于小強的關愛程度是很深的,因為在小強小時候,媽媽在抱小強時不小心将小強掉在了地上,雖說小強并沒有是以而産生什麼後遺症,但是對于媽媽來說,這件事是自己一直不能夠釋懷的事情。是以,小強的媽媽在以後的日子裡,對于 小強的照顧可謂是親愛有加,處處照顧得十分完美。

就比如說,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是小強的媽媽買回家什麼好吃的,或是做了好吃的飯菜,總是先讓小強吃,并且還給小強挑選最好的吃。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小強媽媽的内心也得到了一絲的慰藉,覺得自己對小強有所彌補。但是,小強的媽媽卻沒有注意到,小強逐漸地養成了一個口頭禅,即“這是我的”。

在媽媽的心中,感覺自己對孩子這麼好,是能夠彌補自己曾經的錯誤的,并且自己對小強這麼好,孩子長大之後肯定會非常孝順父母的。但是,當小強長大之後,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小強并沒有非常孝順父母,甚至還對父母頗有怨言,這讓小強的媽媽十分的意外。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分析:小強之是以對父母産生怨言,主要是因為父母在小時候一直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并且讓孩子擁有一種優先選擇權,導緻孩子從小就認為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理應受到最好的待遇,理應受到父母的照顧,是以才會出現“這是我的”這樣的口頭禅。

而當孩子逐漸長大,開始獨立生活的時候,發現父母并不像以前那樣對自己好了,沒有主動給自己買好吃的、好用的、 好玩的話,孩子就會認為父母這是對自己不好了,是以才會有所怨言。

其實小強父母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溺愛行為,這種行為對于孩子的成長危害是很大的,孩子會是以而産生錯誤的是非觀,并且會喪失較多的自立機會,無法獨立地生活。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同時,孩子也無法産生正确的感恩情緒,無法正确地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進而失去孝順父母的“源動力”,變得不孝。

【圖圖爸爸建議】:無論家長多麼的愛孩子,無論家長曾經做過什麼對不起孩子的事情想要彌補,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都是不建議對孩子過度溺愛的。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需要經曆一些必須經曆的事情,這樣孩子才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經驗、技能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這樣才是應有的成長現象,孩子才能夠達到成長的目的。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這不關我的事”

阿龍有句口頭禅“這不關我的事”,平時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一旦有什麼事情出現的時候,阿龍總是喜歡說這句話,甚至有時候有些事情隻能是阿龍做的,但是阿龍還是會這麼說。

有一次阿龍和爸爸兩個人在家,阿龍在倒水的時候把水壺弄灑了,結果阿龍第一反應并不是趕緊将灑水來的水弄幹淨,而是第一時間看着爸爸說“這不關我的事”,當時爸爸聽到這句話,腦子頓時就斷線了,心想“難不成還有靈異事件?”

當然,阿龍爸爸這隻是在心裡吐槽一下阿龍的行為。阿龍的爸爸,并沒有意識到孩子出現這種口頭禅的後果,是以也并沒有在意。但是,當阿龍長大之後,阿龍的爸爸卻後悔了。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阿龍成家之後,就與二老分開住了。有一次阿龍爸爸家裡的水龍頭壞了,因為阿龍爸爸身體不舒服,就打電話讓阿龍來幫助自己換水龍頭,結果阿龍回了一句“這不關我的事”就沒有下文了!

後來,阿龍的媽媽生病住院,阿龍爸爸一個人照顧老伴兒有點吃力,就找阿龍來照顧,結果阿龍又一句“這不關我的事”給拒絕了。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阿龍的爸爸簡直是失望透頂了,自己曾經對待阿龍那麼好,為什麼孩子卻這麼的不孝?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分析:孩子從小喜歡說“這不關我的事”,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缺乏責任感的現象,家長要注意重視,因為這樣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會特别地自我,隻會考慮自己的感受,從來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說白了就是非常的自私。

而導緻孩子缺乏責任感的原因,主要兩點:

家長的影響:家長本身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擁有此類的口頭禅,或是經常喜歡拒絕幫助他人,經常推卸責任等等,孩子看得久了,自然就學會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平時過度嚴厲地教育孩子,導緻孩子無法承受來自家長的批評或“冤枉”,進而逐漸的衍生出的一種自保行為。因為孩子覺得,隻要是将責任推開,這件事情和自己沒有了關系,那麼家長就不會批評自己了。

打小就喜歡把兩句口頭禅挂嘴邊的孩子,有不孝的端倪,别放任不管

【圖圖爸爸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則,不能夠在孩子面前展露出一些惡習陋習,要讓孩子學到一些正确的東西。

另外,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既不能夠過于地溺愛,也不可以過于地嚴厲,而是要将鼓勵教育與批評教育相結合,在合适的時候适當使用,才能夠維持孩子的健康成長。

結語

孩子孝不孝順,其實也是反映家長家教效果的一面明鏡,多數孩子之是以不孝,都是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所緻。

是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自身的教育方式,避免使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否則最終隻會耽誤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