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球報:中國足球想要歸化類似谷愛淩的頂流,難度遠大于冬季項目

足球報:中國足球想要歸化類似谷愛淩的頂流,難度遠大于冬季項目

直播吧2月9日訊 谷愛淩和女子冰球隊在冬奧會上的亮相,再次引發了關于中國歸化運動員的激烈讨論。“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對于這樣的聲音,《足球報》發文認為,中國男足想要像冰雪項目歸化谷愛淩、林孝埈、米勒這樣的頂級球員,無論操作流程還是現實選擇範圍都要困難得多。

中國男足的歸化從規則和現實選擇面上,都根本不可能達到冬季項目的效果,這是中國足球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為南韓拿到短道速滑世錦賽“全能王”的林孝埈隻需等待3年,就能為中國隊出戰,他的前輩安賢洙就是歸化俄羅斯3年後在索契冬奧會拿到3枚金牌。但在足球世界裡,這樣的歸化完全不可能發生。

為成年國家隊正式比賽出場一次就無法再改換國籍,非血緣歸化還有在歸化國居住滿5年的嚴苛規定。這意味着非血緣歸化隻能從長期效力中超的外援中遴選,而且還隻能是沒有為原本國家隊正式比賽出場過的外援。

5年長居條件極大限制了可歸化外援的競技狀态,國家隊出場條件更是直接拉低了可歸化外援的競技水準。兩者均能符合标準的外援,幾乎都是30歲以上,競技狀态開始走下坡路的球員,本身品質就已大打折扣。

同時,男足在世界一流聯賽效力的有血緣歸化球員,選擇面本身非常有限。蔣光太、李可和侯永永的職業履曆球迷們都清楚,與谷愛淩、周嘉鷹和葉勁光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足球運動本身商業價值遠高于冰雪項目,歸化球員成本同樣是數量級的壓力。是以,中國男足歸化潮以來,無數經紀人窮盡精力尋找的歸化球員,有血緣的實力優勢不大,非血緣又代價昂貴且同樣沒有像冬季項目那樣的“降維打擊”能力。

是以,《足球報》認為,不看具體歸化條件和可選擇面,簡單粗暴地将冬季項目的歸化與中國足球的歸化相提并論,本身既不客觀也不理性。

(南陵哭哭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