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作者:Beiqing.com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中國第三金!2月8日,谷愛淩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項目上奪冠,3輪比拼成績都超級完美。最後一輪,谷愛淩突破自我,完成“1620”,拿到94.50分高分,收獲金牌。這也是冬奧會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在首鋼滑雪大跳台進行的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12名頂尖選手參與角逐。經過3輪較量,中國選手谷愛淩以總成績188.25分獲得冠軍,法國選手泰絲·勒德摘得銀牌(187.50分),瑞士選手瑪蒂爾德·格雷莫德獲得第3名(182.50分)。閱讀全文>>>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談及最後一個動作為何選擇“1620”,谷愛淩透露,這是一個她從來沒有做過、挑戰過的動作,“第一個動作1440還有第二個動作,我都非常滿意。第三跳前,我已經确定可以站上領獎台,如果做1440,可以拿銀牌,或者嘗試沒有做過的,拿金牌。”

其實早在首輪比賽,法國選手泰絲·勒德也完成了1620的超高難度動作。在谷愛淩看來,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為她感到高興。與此同時,對手也在無形中激勵了她嘗試1620,“我參加冬奧會,從來不是為了打敗其他運動員,而是打破界限,滑到我的最好。希望這種體育精神能展現給世界,激勵更多的人。”閱讀全文>>>

針對谷愛淩1620這個動作,單闆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項目戰術分析師呂志瑤認為目前算是女子難度天花闆了。但呂志瑤以花滑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為例,花滑女選手現在已能完成四周跳,有美國的空中技巧女選手目前也能完成翻3周轉4周的高難度動作,“是以說,1620也不一定是女選手的終點。”閱讀全文>>>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實際上,在冬奧會開始前,谷愛淩已圈粉無數,大家談論更多的是她金牌拿到手軟的驕人戰績,以及街邊随處可見的廣告牌。來到冬奧賽場,有幸親眼見證谷愛淩奪冠的觀衆、志願者、記者、從業人員,無不近距離感受到了“青蛙公主”的魅力。

谷愛淩常被稱贊為“天才少女”。除了滑雪、彈鋼琴,谷愛淩還有時尚、籃球等衆多興趣愛好,即便是平時再忙,她也總能平衡好,“最重要的是熱愛。隻要熱愛這件事情,我不覺得煩也不覺得累,不感覺是工作。是以,我特别喜歡滑雪,就把它當成我的職業,我特别喜歡時尚,也把它做成我的職業。”

谷愛淩透露,為了平衡日常生活,她每天晚上一定會睡夠10個小時,“吃好睡好,同時保持熱愛,做一件事情時,就要百分之百投入。”

“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冰雪運動,尤其是青少年。我每天能做這些動作、順利落地,能有這樣的大賽經曆和感受,我覺得非常幸運,”谷愛淩鼓勵大家去大膽嘗試冰雪運動,“滑雪人群裡運動員的比例很小,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熱愛。真的,去試試,不要有壓力,打破自己的界限吧。”閱讀全文>>>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挑戰是阻擋弱者的高山,更是淬煉勇者的熔爐。谷愛淩做到了,而且還在她并非優勢的項目上。由此,她也為觀衆奉獻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體育比賽,激發起更多人對冰雪運動的熱愛。這正是體育競技的魅力所在。閱讀全文>>>

拿到1枚含金量十足的金牌,谷愛淩的北京冬奧會之旅才剛剛開始。2月13日、14日、17日、18日,張家口賽區的雲頂滑雪公園,人見人愛的“青蛙公主”還有更多的曆史可以創造,她的獨特魅力也将為更多人知曉。閱讀全文>>>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同日(2月8日),花滑男單自由滑開始短節目争奪,中國選手金博洋完美演繹《卧虎藏龍》,拿到90.98分,以第11名的成績跻身2月10日的自由滑。談及這4年的轉變,金博洋說這不再是一套簡單的節目,而是他自己。

金博洋短節目曲目是《卧虎藏龍》,開場招牌動作勾手4周+後外點冰3周完成得非常幹淨。整套節目除後外點冰三周扶冰外,金博洋其他動作都漂亮完成。

節目結束時,金博洋已掩面而泣,這在平時非常少見。金博洋打趣說,他是一個把快樂留給别人,把悲傷留給自己的人,“在鏡頭前可能是大大咧咧的狀态,但在房間時就比較emo(情緒起伏低落)。”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金博洋說,4年前這套節目更多是代表中國滑一套中國風的曲目,如今不僅是帶着祖國的情懷,節目的每一秒每一幀都是他這4年的過往,“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套節目,就是我自己啊。”

同時,他認為,今天這套短節目的發揮對得起這4年的所有努力,“希望這種動力能夠在後天的自由滑中也有很好的表現。”加上團體賽,金博洋開賽後已經滑了3套節目,他希望這兩天好好調整,自由滑時把最好的表現留在首體。閱讀全文>>>

2月7日,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任子威拿下金牌,李文龍拿到銀牌。這也是中國短道速滑隊在該項目上的首枚冬奧金牌。中國隊包攬金銀的“神劇本”背後,彰顯的是競技體育的魅力。

回顧這場比賽,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從預賽到半決賽,因為搶跑、超越藍線觸碰别人身體、危險超越、沖撞、多次犯規罰黃牌等原因,導緻之前在其他比賽中多名世界排名靠前的選手,都被淘汰,這是在比賽之前,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

決賽過程也是反轉再反轉。先是場上突發意外重新比賽,而後兩名運動員在沖刺前“拉扯”,再到裁判經過漫長時間研判,給出最終裁決,可以說,無論是久經沙場的運動員,還是觀看這項比賽的觀衆,不到最後裁判公布結果的那一秒,永遠不知道比賽結果。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這就是短道速滑的魅力,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不到最後一秒,永遠不知道誰是冠軍。

奧運會賽場上,結果瞬息萬變,隻有擁有絕對實力和運氣,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赢家,而這種“神劇本”,為比賽增添了十足的魅力。

“搶跑、非法變道、觸碰”,在高速錄影機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動作一覽無餘。無論如何,從預賽到決賽,裁判也一直在用結果強調一個事實,不犯規就不會被判罰。競技體育不放過任何投機,一切都要公平公正,這彰顯的正是奧林匹克精神。閱讀全文>>>

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的比賽開賽以來,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1.2萬平方米晶瑩剔透的冰面上,塵封多年的冬奧會紀錄屢屢被打破。“最快的冰”下隐藏的是什麼“硬核新科技”?新京報采訪了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張信榮,帶你直擊冰層之下的秘密。

這是人類冬奧曆史上第一次采用天然工質二氧化碳制冷技術替代傳統制冷劑氟利昂制造的冰面。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張信榮多年來一直研究與開發“跨臨界二氧化碳技術”,讓溫室氣體化身高效資源,在賽場上實作環保節能最大化。

參賽選手們不關心用什麼技術造冰,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成績。而成績和冰面的硬度有關系。張信榮解釋稱,冰的硬度和溫度相關,冰面不同區域溫差越小,冰面的平整度和硬度越均勻,滑行速度就能越快,這有利于運動員創造出好成績。

經過研究與設計團隊的努力,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這塊通過二氧化碳制冷制造的冰面溫差最終控制在0.5℃,低于奧組委提出的1.5℃标準,硬度均勻。

新聞8點見丨谷愛淩“1620”極限奪金,最後一跳沒聽媽媽的話

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份舉行的國際測試賽上,6名運動員中,有5位在這塊冰面上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這跟冰的品質絕對相關。”可以說,這一次“打造了冬奧曆史上最快的一塊冰”。

國家速滑館這塊冰成功造出後,中國在跨臨界二氧化碳技術方面一下走到了最前列。對此,張信榮表示,“我們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果斷決定采用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借着這個機會,我們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将來對于我們實作‘彎道超車’非常重要。”閱讀全文>>>

編輯 艾峥 李佳蓉 校對 劉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