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暴安賢洙,與奧林匹克精神格格不入 | 新京報快評

作者:Beiqing.com
網暴安賢洙,與奧林匹克精神格格不入 | 新京報快評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短道速滑隊進步明顯,而老對手南韓隊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

中國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項目上包攬金銀牌,而這個項目兩名南韓隊員因為犯規被取消比賽資格。此前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比賽,中國隊也獲得冠軍,而南韓隊在四分之一決賽就因為隊員摔倒慘遭淘汰。

這種對照,讓一些南韓網友很生氣,但是他們沒有從自身找原因,也沒有關注這項運動本身的發展狀況,而是把矛頭對準了中國短道速滑隊技術教練安賢洙。在網際網路上,一些南韓網友對他發起網暴,嚴重幹擾到安賢洙本人。他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專門談到此事,呼籲南韓網友不要傷害、針對他的家人。

網暴安賢洙,與奧林匹克精神格格不入 | 新京報快評

作為中國短道速滑隊技術教練,安賢洙(左一)為中國隊慶祝。 圖/新華社

一些南韓網友對安賢洙在外執教感到不滿,指責其“賣國”。這其實是一個老話題。2014年索契冬奧會,已經加入俄羅斯國籍的安賢洙,改名維克多·安。在這屆奧運會上,安賢洙作為運動員為俄羅斯奪得3塊金牌,改寫了俄羅斯短道速滑項目的曆史。那時候,南韓網友就開始攻擊他“叛國”了。

從安賢洙變成維克多·安,對安賢洙本人來說,也是一個痛苦抉擇。安賢洙是短道速滑項目中的世界級運動員,本來是南韓隊的王牌,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為南韓隊奪得5塊獎牌。但2008年安賢洙遭遇重傷,他在2009年自費做了三次手術,也是以失去參加溫哥華冬奧會的機會。

此後,南韓短道速滑的選拔制度改革,更看重個人滑絕對速度排名,安賢洙失去了入選國家隊的機會。2011年初,俄羅斯向安賢洙發起邀請,如果入籍可以保證其參加索契冬奧會。最初,安賢洙拒絕了,他仍然在努力想入選南韓隊,但當這種努力徹底失敗的時候,他最終選擇加入俄羅斯國籍。

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事件。作為速滑強國,南韓隊人才濟濟,似乎也不再需要安賢洙;而作為個體,安賢洙仍然把繼續參加奧運會看成是自己的夢想——他需要證明自己。也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在索契冬奧會大放異彩。

這就是安賢洙和南韓速滑的“恩怨”。2020年4月,34歲的安賢洙宣布退役,半年後他被聘請為中國短道速滑隊技術教練。而在世界體壇,聘請外籍教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優秀教練在不同國家流動,才大大促進了世界體育的發展。

對“自己人”到外國擔任教練,南韓人大多支援和贊美,不久前南韓媒體還報道有南韓人可能出任中國男足主教練,對此充滿期待。要知道,2002年南韓足球在世界杯上創造打進四強的奇迹,主教練正是荷蘭人希丁克。

很可惜,當安賢洙真的幫助中國短道速滑隊提升了技術和成績,而南韓短道速滑在北京冬奧會上一落千丈的時候,很多南韓網友難以接受,他們開始遷怒于安賢洙。他們似乎忘了,2011年安賢洙在南韓的境遇是多麼凄涼。

教練出國就業,帶領團隊“戰勝”來自祖國的運動員,這樣的故事和争議一直都有,适度的讨論和檢討,也可以促進本國運動項目的發展。雖然奧運會是以國家為機關的“比拼”,但追求人類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體育精神才是共同的目标。

是以,這種争議應該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如果發展到網暴,甚至影響到運動員和教練的家人,不但嚴重越界,也有可能觸犯法律。

一些南韓網友需要深思的,其實是南韓短道速滑項目本身面臨的問題。一個優勢項目,如何能夠做到長盛不衰?除了優秀運動員不斷湧現,實作新老交替之外,也需要面對“來自外界的競争”。

一些南韓網友顯然不應将本國運動員失利的原因,歸咎于安賢洙執教中國,甚至遷怒于其家人。這樣狹隘的民族視角,有違“團結友愛、公平競争、互相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

“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展現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争的奧林匹克精神。”這是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要義,也是為何每四年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彙聚一堂的理由。

是以,不管是作為運動員在俄羅斯,還是作為教練在中國,安賢洙的做法都無可厚非,他是一個運動員,有追逐自己夢想的權利。南韓短道速滑界應該把“安賢洙挑戰”視為一種刺激,進而檢討自身的運動文化,激發潛力,而不應該受到網友言論的影響。

特約評論員 | 張豐(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