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柴叔帶你看電影

2024-06-27 14:16

文|空一格

責編|向晚晚

最近讓大家關注有兩條新聞:

一個是演員王豔的兒子王泓欽那個小時候就叛逆的“球球”長大了,被北大直接錄取的消息。

一個便是中專女生姜萍自學高數,拿下全球數學競賽第12名,但是沒有大學直接錄取的消息。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有人說王豔的兒子在皇城腳下讀書,有人有資源。

中專女生姜萍沒錢沒資源。是以不被任何大學破格錄取。

那我們細細扒一下,為什麼王泓欽能被北大直接錄取。而姜萍不能,需要自己考呢?

我們看下王豔的兒子王泓欽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    

王泓欽小名“球球”,是演員王豔和地産大亨王志才的兒子。

這出生就是“王炸”。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家住在“王府世紀”北京王府井商業地區,一個可以打開陽台門就能看到紫禁城的地方。

而王泓欽就讀的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一個具有百年曆史的學校,學校最開始叫“順天中學堂”。

而北京四中擁有國小部,國中部,高中部。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一所具有悠久曆史,并且有着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培養出的學生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而北京四中在資料中顯示2013年就有特長生的存在。王泓欽就是體育特長生。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可能大家對王泓欽的印象,還是在2015年和王豔參加過《寶貝,對不起》真人秀電影。

當時網友們給王泓欽起了個“霸道小總裁”球球的名号。

球球在電影中給大家開始留下的印象并不好,“炫富”和媽媽“吵架”。

大家說球球是未來的“國民老公”。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這也是王豔為什麼帶球球來拍這部片子的原因,王豔想這是一部“用孩子教育孩子”的節目。 

王豔也想改變孩子,她說其實孩子的問題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家長的問題,不同的環境就會造就不同的孩子。

大家也很奇怪為什麼王豔沒有把他送到國際學校讀書,王豔回答的是學校校風好,注重學習。

而且中文的底子很重要,要把中文學紮實,留學的事情他長大了可以去。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現在看來,“球球”被北大直接錄取,那大學會在國内讀了。

而“球球”被直接錄取的原因是籃球打的好,并且有國家以及運動員的證書。

再看看北大的保送條件,那“球球”被保送北大就不足為奇了。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身份背景是一方面,自己的有特長突出也是一方面。

還有一方面就是王豔或許很早就在培養球球的興趣愛好,在這方面着重培養,才有了今天的保送北大資格。

這算是資訊差,也算是父母的用心。

反觀姜萍,一個出生在普通家庭的17歲女生。

沒有阿裡巴巴的數學競賽,可能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孩不會進入我們的視線中。

姜萍是一個對數學着迷,就讀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服裝專業的普通女生。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記者采訪中得知,姜萍在兩年前就開始準備比賽,并且自學了偏微分方程,預選賽的時候姜萍也是用了全部的時間在答題。

她很享受一步步推理的過程,得到的證明也很有成就感。

姜萍對數學的敏銳感是從國中開始的,别人不會的提,她看一眼就能找到思路。

而那時家長和老師說不要偏科“聯考不是隻考數學”。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還有另一種途徑可以上大學,又或許沒有太把這件事當回事兒。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在普遍的家長認知中,聯考是我們唯一入好大學的方式。

可是用心的家長就知道,其實還有其他的賽道可以讓孩子走。

當然如果沒有很特殊的特長,或是沒有專門去訓練某一個特長,統一聯考是我們最穩妥的方式。    

很多人說為什麼“富二代”可以保送,“平民”出身的姜萍不行?

其實看看錄取條件我們就能了解到,不是“富二代”和“平民”的問題。

而是我們認知的問題。

沒有達到保送資格,自然不能被保送。而具有了資格的人才能被保送。

這就是公平競争。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隻是王泓欽家世比姜萍好了一些,大家的話題度就高了一些。但是想想,其實是我們家長的問題。

沒有眼界去讓孩子走自己特長的路,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關心過名校的保送條件?又是否真正留意過孩子的特長呢?  

寫在最後:          

我們大部分都是“平民”家長。

我們隻能給孩子盡自己所能“最好”的教育資源,但是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    

關注教育,關注孩子,才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END—

檢視原圖 265K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 太過分了!“晴格格”兒子保送北大,“最牛中專生”姜萍無人敢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