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年幼寶寶發生異物卡喉!

萬分危急之時,

漳州市龍海區一對“最美夫妻”默契配合,

經施救,

最終寶寶成功脫險。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紅色衣服為洪文茹

2月8日中午12點半左右,在漳州市龍海區第四中學附近,一位1歲多的男寶寶,發生異物卡喉,出現窒息、意識模糊等情況,寶寶的媽媽紀女士不知如何施救,當場急得大聲哭喊。萬分危急之時,同為媽媽的洪文茹上前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經多次施救,異物吐出,但在送醫途中,寶寶出現驚厥,情急之下,洪女士塞手指防止孩子咬舌頭。最終,孩子成功獲救。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今天(10日)中午,洪女士告訴記者,事發時,她與丈夫黃偉坤剛好吃過午飯騎電動車路過事發地附近,夫妻倆聽到有人在大聲哭喊”弟弟(兒子)啊……有人會急救嗎?”洪女士告訴記者,因路邊停放的小車擋住二人視線,隻能聽到哭喊聲,但看不到人。

起初,夫妻倆并沒有在意,但哭喊聲越來越大。黃偉坤于心不忍,二人才走近看個究竟。“當時看到一位媽媽抱着寶寶,一邊上下跳着腳,大聲哭喊,一邊向路人尋求急救。”洪女士說,其看到此情況,立馬上前幫忙,并根據掌握的急救知識,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從背後抱住男寶寶,在背部拍擊3~4下,但沒有效果。此時,一位外賣小哥見狀,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拍擊背部幾下,但均施救無效。

洪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也有點驚慌失措,但在旁邊的丈夫,還安撫她要冷靜。因事發緊急,加上擔心路上堵車,洪女士未顧及太多,抱起寶寶,坐上丈夫電動車,“飙車”趕往醫院。與此同時,洪女士在車上繼續展開施救,但仍沒有效果。洪女士索性将手指伸進寶寶嘴裡,按壓舌頭。突然間,一個不軟不硬的異物從寶寶嘴巴吐出。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手指被咬得紅腫

正當洪女士感到欣慰之時,寶寶出現驚厥,為了防止寶寶咬舌頭,在送醫途中,她将手指塞進寶寶嘴巴,并忍受着疼痛,将寶寶送到醫院急救。事後,洪女士才發現自己手指被咬得紅腫,而跪地施救時,膝蓋磨破。“我這是小傷,最重要的是小孩沒事。”洪女士表示,自己也是當媽媽的人,感同身受,不忍心看到孩子遭受這樣的苦。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圖為洪文茹與丈夫黃偉坤

随後,記者從紀女士處獲悉,孩子1周歲零4個月,因比較貪吃,事發前,小孩有吃磨牙棒,估計咬太大口被卡住。後經醫院搶救,孩子已無大礙,目前正在醫院進一步觀察。事後回想,紀女士心有餘悸。“在我手足無措之際,是洪女士伸出了援手,她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謝謝她。”紀女士表示,等孩子出院後,再約洪女士,向她緻謝。

延伸閱讀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驟

1、三歲以下嬰幼兒

掏取出可見的異物,如無效,馬上把他翻轉過來,嬰兒面朝下,或放在大腿上,頭低腳高位,手臂托其胸腹部,一手固定嬰兒雙側下颌角,使嬰兒頭部輕度後仰,用另一手掌根部拍擊,連拍1~5次;無效則改為仰卧位,用掌根或中指和無名指快速沖擊性按壓嬰幼兒兩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橫指處5次,并觀察小孩是否吐出異物。

或将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闆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同上)重複,直至異物排出。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2、三歲以上兒童

急救者站或跪在孩子背後,一手握拳另一手放于其上,并置于患兒的肚臍和胸骨的劍突間。雙臂用力向着孩子的後上方擠壓,快速向裡向上按壓孩子胸部,形成一股沖擊性氣流,将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沖出。推5~10次,每次間隔約3秒鐘,直到氣管堵塞解除。

寶寶異物卡喉急哭媽媽,漳州一對“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三歲以下兒童常發生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多發生在三歲以下的兒童身上,在日常養育過程中,要如何預防孩子誤吞異物?

如何預防孩子誤吞異物?

1、孩子食用果凍容易發生意外,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容易噎住喉嚨,食用時建議先切成丁狀。

3、堅果類體積太小,小孩可能沒有咀嚼就食下肚,容易噎到。建議五六歲後再食用堅果。

4、龍眼、葡萄、櫻桃等帶核水果,可去核後再給孩子食用。

5、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否則容易噎到,并會刺傷孩子食道與口腔。

6、孩子進餐時不要到處跑動,不要養成口内含物的習慣,不要躺着吃東西、哭鬧時喂東西。幼童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日常照料不要讓他們離開監管人的視野。

兒童誤吞異物事件高發

請提醒你身邊的家長

一定要注意防範

以免發生慘痛的代價!

來源:閩南網、福建衛生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