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作者:南方周末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2019年5月下旬,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電影展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這位89歲的老人一瘸一拐地出現在開幕式上,由近四十年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演員詹震和由他帶來的演員楊貴梅陪同。此時,距離他執導第一部電影《王五列的台灣之旅》已經過去了60年。同期導演胡錦軒、李漢祥、白景瑞等都走了,李星一直活躍在電影界,他的名字貫穿了半個多世紀的台灣電影史。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街盡頭》1963

李興,本名李子大,1930年出生于上海,戰争爆發時随家人定居台灣。進入行列後,他執導了五十多部電影。1963年,李星執導的《街盡頭》廣受好評,給他帶來了名氣,随後《女人》《鴨家》等電影讓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為"健康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自1979年起,李星憑借《海中之舟》和《早安台北》連續三年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達到導演生涯的巅峰。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海洋中的船》,1978年

李興的創作保守,一直堅持當地風氣,堅持傳統道德和家庭倫理,有時甚至講道。在他的電影中,父親的母親身份是一種常見的比對。但與他自己的經曆相反,他的父親是強硬和直率的,他的母親是溫柔和體貼的。小時候,父親丢了一句"我想去西北教書",然後匆匆離開,留下母親獨自打掃房子,帶着四個兒子追趕。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台灣兩次引發"貞德熱",都與李興有關。1965年,他将瓊的兩部短篇小說《六夢》、《追尋》和《啞妻》分别改編成《萬君的表姐》和《啞女》,票房爆棚,瓊的小說成為各大電影公司的香水。在70年代,他的搭檔張永祥,一系列改編的《彩雲飛》《心有千結》《海鷗飛》《碧雲天》等6部作品,将進一步擴大瓊琦的知名度。

在片中,李星以嚴謹著稱,業内流傳着"不被李星罵的演員不會紅"。通過他的鏡頭,鄧光榮、鐘振濤、陳震、楊貴梅等演員都是知名演員,70年代台灣人氣演員秦涵、秦祥林、林鳳嬌都與他有着深厚的根基。從20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初,各類台灣電影的代表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李克強的教導。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李克強經常往返于海峽兩岸之間,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電影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他的電影《海中之舟》是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台灣電影。1990年,他率領台灣電影代表團首次通路北京,将四十年來與世隔絕的海峽兩岸電影人團聚。在他的斡旋下,海峽兩岸三地董事研讨會在三地輪流舉行。

鑒于年齡和經曆的相似性,電影界經常比較1992年在海峽兩岸三個地方相遇的李星和謝晉。後來謝瑾去台中演出,李某把自己的電影《唐山飛過台灣》給他看,看到半謝晉忍不住開口,他說:"這部電影是我的導演。你把導演換成謝瑾,把我的《芙蓉鎮》導演改成李星,很像。2008年,李興錄制了一檔脫口秀節目,最後一位采訪主持人說到謝晉去世的消息,他聽到了淚水:"謝晉導演是中國電影史上的巨人!"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我的人民》1975

在李興電影展開幕式上,他将畢生的電影資料儲存在中國電影資料館。他的頭發是白色的,但他充滿了空氣,并且像他記得的那樣哽咽了好幾次。他說,台灣電影資料館的從業人員曾勸告他不要把所有的資訊帶回大陸,"我一直在奔波兩岸電影交流,我隻是覺得我有精神和體力,我會繼續推動兩岸的交流。我回答他,說我要離開葉子生根。"

2021年8月19日,李興因心力衰竭在台北去世,享年91歲。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健康的現實主義

1957年,李星首次成為導演,他與另外兩位導演共同執導了台語電影《王五老閣台灣之旅》,票房大獲成功,随後又将《王五五》系列電影推向市場。當時,李興都沒有導演經驗,更不用說個人風格和創作了,通常第二天要拍一部電影,前一天進電影院看電影,看看能借到什麼待遇。

六年後,李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拍攝中國電影《街的盡頭》。20世紀50年代初,有七八個大陸外國人家庭來到台灣,過着艱苦的生活,但從未放棄傳回大陸的希望。他們在醫院裡與省人民互相支援。拾荒者石三台愛着孤獨的女孩珠子,雖然生活在貧困之中,但兩人感情深厚,愛着親生父女,過着平凡而又滿意的生活。

此時,台灣武俠電影和愛情文學片的盛行,在黃梅新洞中,老歌和都市奇異的悲傷喜劇在殺戮中,内容虛假飄飄,遠離現實。李将聚焦台灣真實的社會景觀,以小市民為主角,着眼于對人情和中國傳統精神的刻畫,給當時的電影行業帶來清新的氣息。這部電影也成為台灣年度第10部票房,也受到導演李漢祥的稱贊,李漢祥憑借黃梅調的電影在台灣聲名鵲起。

當時,中國電影公司總經理于紅在看《街盡頭》時深受感動,認為這和他對精神的以真實為主的藝術理念。當時,中國電影從台灣電影制片廠借用了多部"省政府建設"紀錄片,大多是關于農村漁村生活畫面的。看到彰化路鋼濱海田,車在夕陽下一個回歸的鏡頭下,龔紅突然心胸開闊,打出"健康現實主義"的口号,希望走出小巷,走向田野,以燦爛、健康的精神拍攝逼真的電影,避免黑暗面,唱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創造一條健康逼真的路線。

他聘請李星與《海寶春潮》的導演李佳共同執導《少女》,講述了一個台灣養女的愛情故事。成為《健康現實主義》的第一部實驗作品。在1964年的亞洲電影節上,《神奇女俠》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神奇女俠》1963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鴨子飼養員》1965

此後,李星就獲得了獨立執導《鴨子家族》的機會,影片講述了養鴨大師林視天撫養一名年輕女子的故事。拍攝期間,李興在攝影棚裡搭建了一個養鴨家,真實拍攝的農舍,影片還穿插了農展的場景和戲曲舞台等台灣民間風格的細節,影片成為"健康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之一。電影上映後,獲得第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此後,健康現實主義電影又一聲名鵲起,在中國電影公司的推動下,台灣公共制片廠(今台灣電影)和私人制片廠、公衆、全國聯盟、萬盛等公司開始跟進,彙聚成流,最終實作了台灣電影15年的深遠生産線。健康的現實主義電影也成為台灣電影類型的主流電影之一。

1970年代末,經過一段時間的商業拍攝,李娜回歸健康現實主義,制作了一系列描繪台灣民生的寫實電影,如《海中之舟》、《小鎮故事》、《早安台北》和《故鄉人》。與十年前的《養鴨人》等電影相比,經驗豐富的李星更準确地切入了台灣市場,進一步刻畫了人性中慈悲、關心、寬恕、人情味、自我犧牲的美德。經過拍攝和視聽體驗的整體進展,李的電影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面貌,以多種形式生存下來:鄧立軍演唱的《小鎮故事》《原著人物》等電影插曲至今仍廣為流傳。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原住民》1980

自從父親教導李興遵守中國家庭的倫理道德訓練以來,他重視"孝道",對傳統文化有着特殊的熱愛。這使得他的電影角色在面對子女、氏族和家庭的選擇時,經常屈服于傳統。在大學期間,他在師範學院教育系學習,這也使他在作品中具有講道色彩。

"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我從小到青春在内地19年的記憶,以及我在上海上高中時看電影的經曆和文化啟蒙息相關。李星在上海經曆了幾部40年代的好電影,《假鳳凰》《夜店》《8000裡雲月》《妻子萬歲》等電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的拍攝風格深受費爾木電影《小鎮之春》的影響。

在李克強的電影中,家鄉和人性是兩大主題。他說:"這都是離家出走,是以人們很沮喪。我不在乎人們的挫敗感,想反映真實的生活,在茫然的未來不知道在哪裡,心情被描繪出來。我用愛來解決這些衝突,看看這些人應該為台灣未來的發展做些什麼。"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對于兩岸電影,對于中國電影

在他的導演生涯中,李克強一直在藝術和票房上苦苦掙紮。1965年,在第一次"瓊熱"之後,瓊的火,小說寫不出來。李星充分發揮了《貞潔屋》《路》《餘觀音》等電影的個人意志,票房遭遇了一系列慘敗。他花了14個月的時間制作了《道路》,講述了一對父子的情感故事。《路》首映10點鐘,他蹲在角落裡盯着售票處,發現路人在看海報就走了。"我很想沖過去,把他拉過來買票,然後說,看,我不能回頭看你。很像拉客。"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在早期的會議中隻賣出了七八張票。我想做一些别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但對票房驗證感到沮喪。我隻是覺得,赢得獎品很重要,銷售是最重要的。投資者拿不起成本,誰願意繼續投資電影呢?李回憶道。

随後他制作了兩張人氣唱片《情人的眼淚》和《英國俱樂部的團》,挽救了票房,并與白景瑞、胡金軒聯手幫助李漢祥拍攝《快樂與悲傷》,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得到了肯定。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快樂與悲傷》1970

1970年代,李漢祥從香港回台灣成立國聯電影公司,但經營情況一直很差。李星、白景瑞、胡金軒提出免費一起拍戲,希望能賺錢幫還債。一個人負責故事的四分之一。白景瑞擅長拍喜劇,負責《快樂》,拍攝了一部無聲片。胡錦軒改編平劇《三叉戟》,完成《怒火》的拍攝。李星改編了《聊天齋》中的鬼愛,拍了《對不起》,李漢祥也拍了《聊齋》,拍了《樂》。李回憶道:"二三十分鐘的事情,大家都想用新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片段,四位導演都在打架。最後出來很賣錢,幫他也還清了債務,也更穩定了我們四人之間的友誼。"

從此,李星開始為多年的古裝劇《秋終》推陳出心裁。這部電影是根據民間故事《别小子咬掉母親的》改編的,講述了奶奶對太陽心的呵護,過度溺愛導緻孫子淪為通奸犯入獄,為了繼續殺孩子,祖母把女人關進監獄,為了代代相傳。孫子一直怨恨奶奶,直到秋末日才逐漸意識到勇敢和負責。在這部電影中,李興的小鎮叙事,聚焦中國傳統文化、父權制、倫理、人生觀、時間序列等共同探讨。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秋季大結局,1972年

李星花了十年時間構思,對電影投資來自朋友的正當幫助。于亦福聽說李星想拍《秋終大結局》,沒問内容就給了他10萬,告訴他:希望你能在預算上更慷慨地完成你的理想。于亦福拍完後讓李興給他看一份拷貝,如果他滿意的是高價買,不滿意10萬的回報。拍完後,易福對這部電影很滿意,但他告訴李:真的很難上映。李娜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在香港做宣傳,但那一年這部電影沒能進入香港電影排行榜前100名。

這并不影響影片成為李星最喜歡的作品。在當年舉行的第1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秋終大結局》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攝影獎。此後,多次重新釋出,李星在每次采訪中也津津樂道。

秋終大結局後,李星再次與瓊琦合作,拍攝《彩雲飛》《心有千結》《海鷗飛》《碧雲天》等6部瓊琦作品,掀起了台灣第二次"鐘瑜熱"。

此時,李星已經是台灣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他的夢想是成為很多演員,他對每一個演員都非常感興趣。鄧光彩第一次與李星搭檔,李星稱攝影師、化妝師、燈光師和服裝師,共同塑造他。鄧光榮練習鐵沙掌多年,肉很粗糙。拍戲時,李星舉起手來,握着鏡頭,不然就會有一隻很僵硬的手。

鐘振濤第一次與李星合作是在電影《小鎮物語》中,當時他還是香港樂隊"Winna Five Tigers"的成員,搖着背包。李星提出一見鐘情就把頭發拉平。鐘振濤答應,他邀請第二天到各媒體召開新聞釋出會,現場到鐘表剃光頭做造型,然後把它送到鹿港,三義生活一段時間就接近這個角色。

李行:為兩岸的電影,為中國的電影

《小鎮的故事》1980

林鳳嬌是李星的女主角之一,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香港半島酒店的咖啡室。他讓林鳳嬌從一邊走到另一邊,再走一遍。"我一走過去,就看到她是否有那份材料。很多新演員你讓他走路,他不會,用同樣的手。林鳳嬌可以。這是很自然的。"

1983年,李興與白景瑞、胡金軒聯合執導《大輪子》,票房由侯孝賢、曾莊祥、萬仁聯合執導《孫家子的大玩偶》多,此後,侯孝賢、楊德昌等新一代導演登上曆史舞台,一度聲名鵲起,而李興在1986年拍攝《唐山飛越台灣》, 一直沒有電影問世,轉向兩岸電影交流。

1996年,李興的長子死于車禍。在醫院裡,李星一直握着他的手,靠近氣味,"記住他稚嫩的小手,有一股牛奶的味道。"我兒子死後,有一年的寺廟修行,在最後一天,精神塔的所有灰燼都被炸毀了。原來灰燼找不到,隻能做一頂皇冠。每年元旦,李興都去寺廟看衣服的冠冕。"然後我告訴我的女兒,我們會死,被火化,然後被埋葬在海裡,在樹上或山上。三代人之後,沒有人記得你。我們兒子的死,讓我們夫妻在生死上看起來很輕松。"李說。

在他生活沒有電影的二十五年後,李的一生仍然與電影密切相關。他緻力于推動兩岸電影交流,經常往返于三地之間。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我熱愛,忠誠和努力工作作為我的使命,永遠不會改變我的想法。這些事情的影響不會立即顯現出來,但我們必須推動它,我将在有生之年做到這一點。不是為了我,為了兩岸電影,為了中國電影。"

(參考:《台灣電影教父——李興導演專訪》《李興老黨一強,橫沖兩岸,統一電影》《論李興電影的健康現實主義》《台灣本土電影大師》《見證台灣電影崛起》《勾勒台灣電影發展軌迹》——紀念台灣傑出電影藝術家李興《我拍了中國電影》——李興導演對白, 《台灣現場電影史——李興導演》《我走過的電影之路》深入專訪台灣著名電影導演李興)

張明萌,《南方人民周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