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逝者丨導演李行:他的鏡頭裡,定格了林鳳嬌、秦漢和秦祥林的風華絕代

作者:文彙網
逝者丨導演李行:他的鏡頭裡,定格了林鳳嬌、秦漢和秦祥林的風華絕代

台灣著名導演李興昨日晚上9時55分在台北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91歲。

李星素有"台海第一位交流電影人"之稱,為兩岸電影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早在1990年,他就率領台灣電影代表團首次赴京,将四十年來與世隔絕的海峽兩岸電影人團聚。

自2009年起,李鵬發起成立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創辦海峽兩岸電影展,每年舉辦兩岸優秀電影展,為兩岸電影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他的一生中,他還将自己拍攝、制作和擁有的所有原版電影捐贈給了中國電影資料館。

李興,原名李子大,1930年5月20日出生于上海,1957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他執導了50多部電影。

其中有多部改編自瓊瑜小說的電影,如《萬君表姐》《啞女》、《心有千結》《海鷗飛地》《浪花》《風鈴》等,在他的鏡頭中,林鳳嬌、秦漢、秦香林留下了燦爛的陰影。

逝者丨導演李行:他的鏡頭裡,定格了林鳳嬌、秦漢和秦祥林的風華絕代

台灣"兩林兩秦"三人多次與李興合作,可以說他改變了"兩秦一林"的命運。

李星拍的《心有千結》本來想找鄧光榮和秦漢主演,但因某種原因無法上場,隻找到了秦香林。這部作品講述了珍珍飾演的關愛蔣玉薇的故事,他成為富豪耿可儀的第12位特殊照顧者,一個脾氣暴躁、浮躁的病人,忍不住把目光移開。但長期生活在一起,她發現白矶原心有着難以形容的痛苦,這種痛苦不是因為他很快就會來到這個世界,而是他依然記得自己的三個兒子——被塵土打成的秦香林。

秦香林在劇中飾演一個拒絕承認父親的私生子,并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0屆亞洲電影節優秀演員獎,這使他成為了一名炙手可熱的年輕學生。

李星拍攝《海鷗飛》時,原來找演員梁雕塑家,然後尹錯陽差别變秦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男人同時扮演三個不同身份的角色的故事。電影上映後,秦翰在電影界也大放異彩。

逝者丨導演李行:他的鏡頭裡,定格了林鳳嬌、秦漢和秦祥林的風華絕代

林鳳嬌在拍攝《潮州怒人》後遇見了李星,兩人合作了《我的人民》。影片講述了日軍占領的小縣城,興漢中學校長杜星翰繼續主持校務,女兒杜香玲和老師李月婷是他的得力助手。他們認為教育是民族的命脈,是以抵制了日本侵略者通過摧毀文化來摧毀中華民族的企圖。杜相陵的未婚夫朱有斌突然回到了縣裡,他是一個愛國青年的好品格,他的父親朱安奎燕是敵人,擔任僞縣長。朱有斌也與日本人有聯系。杜香玲鄙視他們,堅決放棄了孩子們的私情,朋友和客人都像路人一樣。

林鳳嬌在這部電影中飾演杜香玲,是以是紅紫相間。

逝者丨導演李行:他的鏡頭裡,定格了林鳳嬌、秦漢和秦祥林的風華絕代

在《兩林兩秦》中,隻有林清霞沒有與李興合作。李星在生前曾多次表示遺憾。其實,李星和林清霞也有很多根源。李先生說,他本來想拍《窗外》,但後來因為沒有和瓊合作而放棄了。後來,宋殿壽拍下了這部作品,當時挖出的那顆眼珠還是一名中學生林清霞。對此,李星說,但他失去了與林清霞合作的機會。

李星執導的《鴨家》《海中船》《小鎮故事》等作品紛紛成為經典。他的作品開創了寶島電影的"健康現實主義",并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星的終生創作堅持民族風和地方風情,秉持傳統道德和家庭倫理。他堅持在電影領域寫中國曆史、中國美學、中國人的故事,深入挖掘東方美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探索電影國有化做出重要貢獻。

綜合來自北京日報、網易新聞、新浪娛樂等報道

圖檔來源:Bean Petals

編輯:王偉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