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元842年,唐武宗開展了“滅佛運動”,沒收了4600多座寺院,将那些金銀銅鑄造的佛像熔鑄為貨币,收歸國庫,解決财政危機

作者:奇妙的比喻

公元842年,唐武宗開展了“滅佛運動”,沒收了4600多座寺院,将那些金銀銅鑄造的佛像熔鑄為貨币,收歸國庫,解決财政危機!此外,還有26.5萬的和尚、尼姑還俗,重新成為納稅群眾;15萬寺院奴仆轉換身份,成為普通百姓。

在中國曆史上,掠奪佛寺财産通常是為了解決财政問題。

唐武宗時期,國家的賦稅收入已經急劇減少,從河南省到淮河一帶,到處是貧困和饑荒的流浪者!

危機籠罩着整個國家,為了應對危機,皇帝需要開辟新的财政來源。

當時,佛寺積累了巨量的社會财富,并擁有不納稅的特權,還享有無數的香火。很多貴族和大地主都将寺院視為一項固定資産投資。

一面是國家窮困,一面是佛寺奢華,激烈的貧富沖突之下,唐武宗宣布了“滅佛運動”,武宗在他的反佛诏書裡使用嚴厲的措辭,把反佛運動描述為清除佛教害蟲、鏟除邪魔的努力。

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破壞了4萬多座各種類型的宗教建築、無數的經卷和其他珍貴的宗教物品。

直到847年,唐宣宗才終止了“滅佛”運動,允許佛寺繼續開放。#曆史##唐朝#

公元842年,唐武宗開展了“滅佛運動”,沒收了4600多座寺院,将那些金銀銅鑄造的佛像熔鑄為貨币,收歸國庫,解決财政危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