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點關于丹東的兒時記憶。我能記得的丹東人最早穿喇叭褲的年份應該是1979年,那時鐵路中學下面有一個露天泳池,夏天極少數最

作者:棋簿紫紀實

說點關于丹東的兒時記憶。我能記得的丹東人最早穿喇叭褲的年份應該是1979年,那時鐵路中學下面有一個露天泳池,夏天極少數最時尚的丹東青年人,會拎着單卡三洋錄音機在那一片晃,也是從他們的錄音機裡,我聽到了最早的“靡靡之音”是鄧麗君的《香港之夜》,差不多的年份,印度電影《流浪者》或者日本電影《望鄉》在中國各個城市影院上映,購票場面火爆。在丹東市文化宮購票視窗,極少數最時尚的丹東青年,把其他買票市民擠出核心區域,其中一個穿紅色喇叭褲燙頭男青年,以若幹同伴的腦袋為平台,趴在“平台”上向視窗購票。再後來,港衫兒出現在極少數時尚丹東青年身上,再後來,黑色平絨幫高跟鞋出現在極少數時尚丹東青年的腳上。從1979年到1985年,極少數時尚丹東青年的裝束大概有這些:大條絨的瓦爾特服或叫阿格龍服,喇叭褲,港衫兒,蛤蟆鏡,燙頭,大鬓角,上身軍裝,軍帽抓帽(早期是用手在帽子裡戳一下,戴的時候讓帽子有個凸起,後來精進為在帽子裡墊上手絹兒),黑色平絨幫高跟鞋。比上述稍晚,流行過一段時間灰色套裝,上衣是大尖領,褲子是喇叭褲,隻是,此時的灰色套裝已經比較大衆化了,而不像早期港衫兒喇叭褲黑色平絨幫高跟鞋隻是極少數時尚丹東青年的标配。據考證,丹東人早期的時尚裝備大多由去廣州的丹東人從廣州帶回,貨源來自香港。那時能去得了廣州的丹東人鳳毛麟角,是以,早期的時尚裝備就非常非常的小衆了,能成為那個時代的時尚青年,走在街上,回頭率是真正的百分百!那個時代的極少數時尚青年,如果健在,今年的年齡在60到70歲之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