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李嘉誠辦公室懸挂的唯一的一幅書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題于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24個字濃縮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隻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是以無論在多麼錯綜複雜的沖突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就是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精衛銜微木,将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個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

   “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就是要腳踏實地積極穩妥。不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高潮的過後,很可能就是低谷。是以,常常事以急敗,思因緩得。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充分的準備,就是成功的一半。

    “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就是要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時留有餘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是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是以欲。這也正如諸葛亮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無論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還是“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其中最關鍵的思想内涵,都是平衡。在沖突中平衡,在前進中平衡。不僅包含着個人心理的平衡,而且還包含着内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後的平衡。平衡才能協調、平衡才能和諧、平衡才能發展、平衡才能進步。

    紫薇鬥數:命理言:吉神太露起争奪之風,有勢用盡,有福享盡,乃未懂收藏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