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

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重視的問題,從小時候,父母就忍不住觀察,分析孩子的潛在優勢。有人說智商從手上就能看出來,這是真的嗎?

燕子的兒子剛滿五個月,胖乎乎的小手能牢牢抓住一個毛絨玩具,很可愛。一次,學醫的朋友到家裡玩,看到這一幕誇贊寶寶太聰明。

聽了朋友的話燕子又驚又喜,忍不住疑惑:孩子這麼小,什麼都不會做,怎麼就能看出聰明不聰明呢?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

朋友說,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一二,高智商是藏不住的。這是因為手的神經密布,與大腦相關聯,孩子大腦發育越好,手指就會越靈活。

手指與大腦分不開

寶寶的手指不會說話,但會在無形中給父母傳遞健康的信号。大腦是人體的總指揮官,手指活動靠大腦指揮完成,大腦發育越好,孩子的手指活動會更靈活,手部的動作更豐富。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

另外,手指的神經直接關系大腦的各個部分,手指靈活得到好的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使孩子更加聰明。兩者關系密切,互相之間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怎麼通過手指判斷孩子智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手部發育不完善,不會直接拿東西,但是月子裡的寶寶會有一種自然的抓握反應。

當你的手靠近寶寶小手時,他會條件反射地抓住,醫學上将這種行為稱為抓握反射,或者握持反射。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

寶寶到了三四個月,手部發育漸漸完善,可以準确抓住自己喜歡的東西并學會拍打,吮吸手指的行為也開始出現。

出現這種現象,媽媽千萬不要嫌髒,這是寶寶手部發育良好的表現,也代表着孩子聰明。如果覺得不衛生,勤給寶寶洗手就可以了。

六個月,寶寶就可以自主拿起大一點的玩具了,也可以将物品放置自己想放的位置。

到了一歲,便可以完全使用雙手,開始搶着自己吃飯,弄得渾身髒兮兮的。媽媽千萬不要幹涉,這是寶寶發育的一種自然現象,越早出現越聰明。

怎麼鍛煉手指,使孩子更靈活?

要想孩子更聰明,手指鍛煉很重要。寶寶在嬰兒時期,寶媽不要忽視鍛煉對手指的訓練。多用手或毛絨玩具觸碰寶寶的小手,刺激手部神經,使其抓握能力更強。

随着寶寶漸漸長大,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主能力,讓他自己拿東西、用勺子吃飯等。孩子的想法得到滿足,能增強學習技能的意識,使手部動作越來越豐富熟練。

大一點的寶寶,要從生活中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如自己穿衣洗臉、做簡單的家務等。

另外,鋼琴、畫畫能鍛煉手部的協調性,寶媽要注重培養。平日裡可以帶孩子做手指操,讓小手更加靈活。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

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與寶寶的生活和智商分不開,寶媽要細心觀察孩子不同階段的發育情況,适當督促鍛煉。

不要因為心疼而讓寶寶失去鍛煉手指的機會,影響身心健康。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鍛煉動手能力,做到“心靈手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