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作者:Beiqing.com

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火炬台點火儀式現場,在一片歡呼聲中,19歲的女孩王文卓點亮了火炬。

鮮花和掌聲随之而來,人們講述着“火炬女孩”的勵志故事,王文卓曾就讀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學(簡稱宣化二中)冬奧學校的“冰雪班”,再次被看見。

在當地人眼中,7年前的宣化二中還是一所生源、師資力量都相對薄弱的普通中學。

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冰雪運動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以張家口舉辦冬奧會為契機,宣化二中挂牌成立張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學校,并組建專業的冰雪運動隊。沒有先例可循,教職工和學生們摸着石頭過河,開始了一場逆襲式的破局,“我們在做一件可能别人做不成的事”。

近7年的時間裡,宣化二中80名中學生組成了多個“冰雪班”,培養出國家級運動健将2名、一級運動員17名、二級運動員25名,學生折桂省級及以上級别賽事196金、187銀、162銅,獎牌總數達545枚。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2月4日,張家口,19歲女孩王文卓作為火炬手,參加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火炬台點火儀式。 受訪者供圖

49名孩子的“冰雪班”

2月10日下午兩點,還在寒假期間的宣化二中,校園裡沒有了往日的喧鬧,隻偶爾聽到遠處運動員們訓練的口号聲。

郭繼勇像往常一樣騎着電動車到學校值班,一副細邊眼鏡遮住了眼下的皺紋,他總是“抱怨”鬓角的白發染不上色。

今年40多歲的郭繼勇,已經在宣化二中任教了24年。

“1998年我剛畢業就來學校工作了,那時候宣化二中全部教職工加起來,隻有不到40人。”郭繼勇回憶,這裡曾經是一所專注于傳統教育的普通中學。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時任宣化二中校長的孫永青敏銳地意識到,對于學校來說,張家口舉辦冬奧會是個千載難逢的轉機。自此,由孫長青擔任組長的申報組,開始了建立冬奧特色學校的籌備工作。

幾個晝夜後,一份詳細的申報報告出爐。報告闡明了宣化二中師生對于冬奧會的了解,和學校開展冰雪運動的意願及發展方向等。郭繼勇回憶說:“和張家口市區的一些學校相比,我們沒有明顯優勢,但我們拿出了一份實際的決心。”

2015年8月18日,經張家口市體育局及教育局準許,全國第一所體教融合的冬奧特色學校——張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學校正式在宣化二中挂牌成立。

開辦第一屆“冰雪班”前,宣化二中沒有專業的教練,當時的體育教師郭繼勇被任命為“冰雪班”的班主任。

郭繼勇記得,那天剛結束一堂體育課,他滿身是汗地回到辦公室。校上司找到他,問他願不願意帶第一個冰雪班。郭繼勇心裡想着,自己本身就愛好滑雪,帶冰雪班就能一直待在雪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資金從哪裡來,教練去哪裡找,學生去何處招?盡管不少老師對申辦冬奧學校持質疑的态度,但郭繼勇卻對建立冰雪班的規劃十分向往。“我經常去滑雪,迎着風雪快速‘馳騁’,哪怕摔倒了,拍拍身上的雪,再站起來,既痛快又解壓。”他喜歡和雪共處,覺得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冰雪班”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選人。

王文卓出生在宣化一個普通家庭。老師來選人時,隻有12歲的王文卓緊張又興奮。她喜歡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但沒有接觸過冰雪運動項目,也不知道自己将會面臨怎樣的挑戰。負責選拔招生的老師告訴她,她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都很好,在冰雪運動中,更容易出成績。

就這樣,王文卓正式加入了冰雪班。

除了從宣化二中的學生中選拔外,冰雪班也對外招生。“起初,我們想面向全國招生,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人報名,外面的學生不願意來,隻能在周邊的縣城招生。”為了找到好苗子,籌備組的老師們經常要跑到周圍的幾個縣,了解學生狀況,給家長做動員。

“能選上,爸媽就支援你練,選不上也沒關系。”隊員崔健參加海選前,他的爸爸寬慰他。崔健從小喜歡運動,為了完成自己的體育夢想,報名參加了冰雪班的選拔。但對于冬奧會,大部分家長和學生們所知甚少,他們隻覺得能選上是件光榮的事兒。

經過幾個星期的選拔,由49名孩子組成的第一支訓練隊伍誕生了。入學後,隊員們上午上文化課,下午就在學校操場上進行協調性、耐力、平衡力等基礎的體能訓練。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2月10日,張家口宣化二中校園内,學生們上課的平房校舍。新京報記者 鹹運祯 攝

“外援”教練的7年

“首先要有懂行的師傅。”開班後,冰雪班迎來了第一個考驗。但一時找不到合适的教練,也沒有一套科學的訓練體系。

郭繼勇愛好滑雪,但并不懂專業知識。“我自己學習冰雪知識,再将初級的滑雪要領和基本常識教授給學生。”剛接手冰雪班時,郭繼勇覺得太難了,即便是受過多年專業訓練的人,在教學時也需要巧妙的方式和技巧,更何況自己隻是業餘的滑雪愛好者。

除郭繼勇外,其他幾位冰雪課老師也都是“跨界”教學,現學現教。其中一名老師還曾遠赴澳洲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專業教育訓練,再将所學的技能錄制成視訊傳回學校供其他教師學習。

幾經周折,從國家滑雪隊退役的高山滑雪運動員劉洋,成了第一批來到冰雪班的“外援”教練。

2015年11月,在張家口崇禮的一個滑雪場,劉洋第一次見到了冰雪班的49名隊員。專業運動員出身的劉洋立刻傻了眼,她原以為自己隻是負責冬季集訓的教練,這時才發現,她是唯一的滑雪教練。

“我當時很驚訝,這是鬧着玩的嗎?孩子們都穿着自己的棉服,滑雪闆是向雪場臨時租借的,一個教練都沒有。”劉洋覺得,這樣的條件想發展成專業的冰雪隊伍,幾乎不可能。

劉洋回憶,她走到一個男孩面前問“你知道咱們要訓練什麼嗎?”男孩搖了搖頭,一臉不解。連續問了好幾個隊員,都是一樣的情況。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2022年冬奧會前夕,學校的室内訓練館内,冰雪班的隊員們正在進行基礎訓練。受訪者供圖

接手訓練後,劉洋決定換一種方式,從滑雪基礎理論開始入手,再手把手地教每一個隊員使用雪具。“他們都沒有接觸過滑雪,但都很喜歡滑雪,也願意一次次嘗試,這是最重要的。”劉洋說。

教練有了,但新的問題又擺在了校上司面前。

由于資金十分有限,隊員們沒有一副像樣的滑雪裝備。而且高品質的滑雪場價格又太高,預算隻夠維持幾天的訓練開支。副校長王宗志直言,“那時候,僅是一個符合參賽标準的雪闆就要一萬多塊錢,還不算固定器、滑雪服,實在是負擔不起。”

沒有資金請更多的專業教練,冰雪班開始時隻練高山滑雪一個項目,訓練的環境也比較艱苦。集訓時,20個男生隻能擠在一間宿舍裡,訓練的滑雪場也隻能挑選大衆的、便宜的。

對于那段艱苦的時光,崔健回憶說,反季節上雪訓練太奢侈,夏天他們就在操場上練,冬天才去真正的滑雪場訓練。為省下坐纜車的錢,隊員們一般都是搬着滑雪闆一步一步走上雪道的。

冰雪班成立初期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對于隊員們來說,這裡是他們冰雪運動生涯的起點。

三個月的集訓結束後,劉洋跟随隊伍來到了宣化二中。她發現,學校的教舍是磚砌起來的平房,風一吹過,地上的土就随着風的方向轉圈圈。“給我安排的宿舍是一間小平房,工資半年才能發出來一次。”眼前的一切,再次讓劉洋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劉洋想離開的念頭,一直持續到某一天的夜晚。那天晚上,她睡不着覺,就在校園裡溜達,看見文化課老師正在給學生縫補訓練時破開的衣裳。劉洋第一次濕了眼眶,除了心酸,她感覺到了一股力量。“你很難想象2015年的時候,還有學生因為條件艱苦穿不上一件新衣服,他們真的是舉全校之力在扶持冰雪運動。”

劉洋徹底被這種堅韌勁兒感動,留在了張家口,一呆就是7年。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2月10日下午,冰雪班旱面訓練場中,16歲的越野滑雪運動員崔健正獨自練習。新京報記者 鹹運祯 攝

“受傷是常事”

冰雪運動的訓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枯燥又漫長的體能基礎訓練是運動員們需要闖過的一個難關。

進入“冰雪班”後,最開始訓練的是短跑、長跑等基礎體能訓練。運動員們每天訓練的時間不得少于2.5小時,全年訓練時長不少于300天,而在冬天的140天集訓期中,隊員們每天早上8點準時開練,晚上再進行文化課學習。

13歲進入“冰雪班”後,這樣的日子,崔健已經度過了三年。

崔健說,每一屆冰雪班中,都會有幾個隊員因為受傷或是無法承受高強度訓練退出。“從前我隻覺得滑雪刺激,剛開始穿雪鞋訓練時,腳上會磨出血泡,訓練項目也相當枯燥乏味,一遍遍地消耗着體力,很多次都是咬着牙挺過去的。”

除了要挺過高強度的訓練,受傷也是常事。“每年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傷,少說也有過幾十次了,有一次在旱地訓練的時候,摩擦力更大,我被一個石子絆倒了,整個人飛出去了五六米遠,站都站不起來。”盡管完成滑雪夢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但崔健從未想過放棄。

經過幾個階段的訓練,冰雪班的隊員們迎來了第一次賽場上的真正挑戰,但成績卻并不理想。校上司意識到張家口冬天的冰期整體較短,雪上訓練的時間匮乏,導緻訓練效果并不顯著。

第二年,為了提高訓練的品質,“冰雪班”把冬季集訓的地點定在了東北。每年1月份,隊員們坐上兩天兩夜的大巴車從宣化出發,到黑龍江省的亞布力等滑雪場進行集訓。

在宣化二中的冰雪班裡,王文卓的天賦優勢十分明顯。機靈的小姑娘,對教練講解的要領“一聽就懂,一學就悟”。經過短短一個雪季的訓練,她已經能标準地完成一整套高山滑雪的動作。2016年,班主任郭繼勇和教練劉洋決定,選送王文卓到省隊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成為“冰雪班”的班主任後,郭繼勇和學生們相處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與自己孩子相處的時間。

郭繼勇回憶,有一次冬訓期間,晚上巡視宿舍的時候,發現一個孩子正偷偷地躲在被子裡哭鼻子,郭繼勇覺得心疼,但這是旁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隊員年齡普遍較小,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委屈、想家也是常事兒。”

郭繼勇覺得,每個孩子出現的情緒波動和生活上的困難,細化到一件衣服、一雙鞋子、一個水杯,他都需要随時掌握。

冬季集訓期間,隊員們在零下30℃的低溫中練上一個來回就凍得渾身發抖。郭繼勇最擔心有隊員突然感冒,尤其是趕上比賽前夕,不能亂用藥,他就使用實體降溫,連夜不停地看護着。“既然做了班主任,就有一份責任,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宣化二中冬奧學校冰雪班的運動員們正在參加比賽。受訪者供圖

“盡全力了就好”

時間來到2017年,這是宣化二中冬奧學校驚喜的一年,冰雪班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時刻。

2017年3月,在全國高山滑雪青少年錦标賽上,王文卓摘取女子大回轉金牌,實作了河北省在該項賽事獎牌零的突破。在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賽中,她也取得河北省在本屆運動會上的首枚金牌。

這一年,學校還為每一名運動員購置了專業的滑雪裝置。

穿着新的“戰靴”,隊員張怡然也在張家口市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比賽中奪得了金牌。

2019年,在加拿大卡爾加裡舉行的自由式滑雪北美洲杯比賽上,從冰雪班走出來的運動員成功為大陸拿到了坡面障礙技巧世界杯的第一個參賽名額,取得了曆史性突破。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冬季集訓期間,隊員們認真聽教練對動作的指導。受訪者供圖

冰雪班的諸多成績,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宣化二中也是以吸引到了不少外部資源支援。一些社會團體群組織的積極捐贈,也讓學校有了更加充足的經費。

随着冰雪教練隊伍的不斷壯大,學校也開設了更多的項目。目前,宣化二中已先後組建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U型場地、單闆平行大回轉、坡面障礙技巧及大跳台等多支專業隊伍。

2018年前後,學校建立了室内訓練館,引進了一批專業的輔助教練,負責運動員的訓練起居。天氣冷的時候,隊員們可以在室内運動。

宣化二中在當地聲名大噪,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了解冰雪項目,冰雪班的人數也擴大到了100人左右。

近7年的時間裡,“冰雪班”共培養出國家級運動健将2名、一級運動員17名、二級運動員25名;9人加入國家隊,最多時共有60餘人入選河北省及國家集訓隊;學生折桂省級及以上級别賽事196金、187銀、162銅,獎牌總數達545枚。

一所冰雪學校的破局樣本

2月10日下午,宣化二中的操場上,教練正帶領運動員們進行體能訓練前的熱身活動。新京報記者 鹹運祯 攝

作為第一批“外援”教練的劉洋,提起運動員們的成績,總是露出掩飾不住的幸福。她對孩子們的期待不算高。每一場比賽前,她都會叮囑自己的隊員安全第一,放平心态。“首先需要的是努力,其次是天賦,盡全力了就好。”

冬奧會期間,劉洋在北京延慶賽區執裁,她在電話中告訴新京報記者,她仍然會堅持下去。寒假過後,又将有一批孩子奔赴雪場和冰場,自己也将準時回到教練崗位上去。

2月11日下午四點,在宣化二中的訓練場上,崔健已經換好了越野滑雪鞋,躬下了身體,雙手彎曲向後撐住雪仗,“唰”地一聲滑了出去。他還未曾參加過全國的比賽,也沒見過冬奧會的賽場。“到時候教練們從冬奧會現場回來,可以好好給我們講講那裡發生的事。”

新京報記者 鹹運祯 編輯 袁國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