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15日上午,谷愛淩在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以86.23分收獲一枚銀牌。緊接着,她又要投入到最擅長的項目U型場地技巧的備戰中,她果然是北京冬奧會最忙碌的運動員。

谷愛淩報名參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場地三個項目的比賽,盡管谷愛淩自己表示,這等于是有了三次沖擊冬奧會獎牌的機會,但外界擔心的是,她能把賽程安排好嗎?對于谷愛淩,緊湊的賽程反而讓她回到習慣的生活。自從選擇了兼顧學業和滑雪運動,谷愛淩在學生時代都是這麼過來的。别看谷愛淩在冬奧會是菜鳥,卻是安排生活,管理時間的大師。

趕場比賽是常事

張家口賽區的一場豪雪,讓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的賽程變得格外緊湊。坡面障礙預賽推遲後,比賽時間和U型場地的訓練時間撞了車。谷愛淩賽前做好安排,坡面障礙預賽一完,自己就轉場U型場地開始訓練。在谷愛淩的職業生涯,趕場式參賽已是常事。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2021年12月31日,2022元旦前一天,盡管媽媽和團隊都反對,谷愛淩還是選擇前往加拿大卡爾加裡參加世界杯比賽。在比賽開始前24個小時,谷愛淩一個人從美國舊金山飛往加拿大參賽。為了趕飛機,谷愛淩把手機充電器都忘在了家裡。“2021年最後場比賽,”谷愛淩在抵達卡爾加裡後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最後一秒到達卡爾加裡,一個小訓練後開始比賽。”

事後谷愛淩說,她對卡爾加裡賽道有特殊的感情。“兩年前我在這裡拿到自己第一塊世界杯金牌。”谷愛淩這次趕場比賽沒有白費力氣。面對突然而至的大風和降雪,谷愛淩堅持完賽,并取得冠軍。這也是她獲得的第七塊U型場地世界杯金牌。

邊學邊賽效率驚人

如今的谷愛淩已經将U型場地項目作為自己最有把握的主項。在北京奧運會前的世界杯周期,她在參加的比賽中取得全勝,捧起U型場地世界杯年度總冠軍。2018年北京青年報記者第一次在雲頂滑雪公園采訪谷愛淩時,U型場地還是她的副項。她說,“從小到大,我滑U型池加在一起30個小時吧。”

谷愛淩從愛上滑雪後,媽媽谷燕就送她去美國太浩湖開始學習滑雪。在那裡她練習了道具和跳台。此後回到北京,她還在南山滑雪場表演過學會的道具和跳台花樣動作。但擁有道具區和跳台的滑雪場好找,擁有超百米長,6米高的U型槽的滑雪場罕見。谷愛淩想練也沒有場地。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據媽媽谷燕谷燕介紹,每年愛淩的坡面障礙訓練和比賽機會多,U型池的機會少。U型池在美國也不多,訓練機會少,每次都是趁着比賽才有場地訓練、适應。谷愛淩就是在參加U型場地比賽時,“蹭”賽事的U型槽訓練。30個小時訓練時間,就是這麼來的。

2018年時,谷愛淩已經獲得了參加雲頂世界杯U型場地的參賽權。能夠利用短短訓練時間走上世界級賽場,當時聽上去令人難以置信。愛淩說,她的很多高難度動作,都是偷師,“比如這次,我看到中國隊員滑出了倒滑動作,我看了看,心裡想那個動作的場景,上了兩次纜車,也滑出了倒滑720度的動作。”

回到谷愛淩的30個小時,她說自己每年也隻有這幾個小時可以給這個項目。身在熱愛體育運動的美國加州,谷愛淩是多個運動項目的尖子。她是校田徑越野長跑隊的一員,5公裡越野跑紀錄19分18秒;她是校籃球隊的控球後衛,曾經在六高中校隊聯賽獲MVP。谷燕介紹,每天課後孩子都要參加各種運動兩個小時。當學習和運動都是不能割舍的愛好時,谷愛淩煉成了分身大法。也就是時間管理方法。

時間大師遇到挑戰

2019年,時間管理大師面臨着安排不開時間的困境。那一年谷愛淩做出決定加入中國國籍,在2022年代表中國出戰北京冬奧會。根據冬奧會規則,選手要在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16日之間,參加在歐洲,美洲舉行的各站比賽,獲得足夠的國際雪聯積分,才能得到奧運資格。這對全職學生谷愛淩,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谷愛淩決定提前結束高中學業,提前參加美國聯考,将搶出來的這一年留給冬奧會備戰。當時還在上高一的谷愛淩找到校長,表示要将後兩年的學業壓縮至一年,争取提前畢業。“以前我是全職學生,周一到周五都要上課,每年可能隻有65天在滑雪。2020年是我第一年全職滑雪,我就感覺訓練時間特别多。”谷愛淩在事後介紹采訪時說。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一年後,2020年6月8日,谷愛淩實作了與高中校長的約定,提前從美國的高中畢業,為之後的冬奧會備戰留出了一年時間。谷愛淩媽媽介紹,愛淩在暑假期間通過練習飛氣墊,跳海綿池,完成重要的滑雪技能的更新。同時,谷愛淩還開始備考,為接下來的美國大學入學SAT考試做準備。

2020年9月是SAT考試季,谷愛淩一邊在歐洲雪場訓練,一邊約歐洲的美國SAT的考場。“愛淩為了不耽誤歐洲雪道訓練,隻能找歐洲考場。有兩個不太遠。9月26日考點在意大利,結果愛淩考完後,發現分數找不到了;第二次又考,是在瑞士。 她是訓練時抽空飛去日内瓦考試的。考試前一天,飛機延誤,到晚上11點半才到酒店,第二天早7點摸黑起床去考場。結果因天氣下雨事先訂的車遲遲不到。愛淩為保證準時到達,在雨中跑了一公裡到考場,參加的考試。”她的媽媽谷燕說。

10月19日,谷愛淩收到美國SAT的成績單。SAT滿分為1600分,谷愛淩獲1580分,其中數學、英文分别獲得790 分,最終順利被斯坦福大學錄取。

分身有術可以學習嗎?

回顧谷愛淩過往經曆,會發現她從未因為學習放棄體育,也沒有因為體育放棄學習。谷愛淩曾經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她現在的目标是成為最好的滑雪運動員。但人生還長着呢,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打開接下來的人生之路。這也要求谷愛淩必須分身有術,為所有興趣配置設定好時間。

在北京冬奧會上,大家都已知道,谷愛淩最大的恢複身體的武器是睡覺。多數時間,谷愛淩的一天從每天上午九十點鐘開始,起床,“慢慢悠悠地吃點早飯。”正午到下午三四點集中複習。四點之後,“就跟朋友出去玩了。”晚上九點回家。認真做好眼下的事,可能就是谷愛淩的秘訣。

“我做每件事都很專心,感覺自己身體内有五六個不同的愛淩。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不會去想其他的,上學時不會考慮滑雪,同樣滑雪時完全不會去想上學,自己分得很清楚。”

金銀盡收!谷愛淩應對冬奧趕場輕車熟路,“分身有術”她是怎麼做到的?

在訓練中谷愛淩同樣會想清楚,再去做。谷愛淩曾告訴北京青年報,她在每做一個動作前,會像過電影一樣,在大腦中回放動作,确定有把握才去做。“如果我要做 double cork 1080(兩周偏軸空翻1080度),我得先把720給做好,基本上做了5次、10次把跳台的速度控制好。前面的這些動作全都做好。再在上面想一想這個(整體)動作怎麼去做,在空中會看到什麼,在空中會感覺落地是什麼樣子的……”

谷愛淩的經驗聽上去玄幻,對她卻有巨大的幫助。她在紐約時報撰文,提到自己是如何應對高難度動作。她說自己并不是通過莽撞訓練忘記恐懼,而是通過充分準備後,再通過實地訓練檢驗。“我在U池比賽的時候,一共有4次機會,4次都落成了。在坡面障礙,一共有4次機會,我完成了3次,成功率非常高。因為我訓練的時候已經差不多知道我能落成功了。”陸遊曾說,如果要做好詩,“功夫在詩外”,何止是做好詩,任何領域,無論是藝術創作,經濟競賽,都要有超過本專業領域以外的能力,如對生活的深刻了解,對人性有深刻洞察,對未來趨勢的敏銳判斷,才會幫助人在其領域達到新的高度。也許冬奧會菜鳥谷愛淩在賽場上一鳴驚人的成功秘訣,就隐藏在生活中的細節點滴之中。

文/北青體育 褚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