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最近,特斯拉向美國交易委員會披露了2021年的營運情況,美國和中國分别成了特斯拉第一和第二大市場,收入分别為239.73億美元和138.44億美元,分别占總營收的44.55%和25.7%,也就是說,特斯拉去年一年在中國的總營收達到了880個億的人民币。

另一個關于特斯拉在中國的最新網傳消息是,特斯拉有可能在遼甯建立第二個工廠。

雖然特斯拉在全世界有4個工廠,但是上海超級工廠的傳遞量占了特斯拉全球傳遞量的51.7%,共傳遞了48.4萬輛,中國工廠的傳遞能力和中國市場的未來潛力,使這個“第二工廠”的傳聞變得尤其受人關注。雖然不久特斯拉就釋出了澄清說明,但是“第二工廠”到底落在哪裡,還會繼續 引人注目。。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從國内市場來看,在銷量上,特斯拉中國僅次于比亞迪汽車和上汽通用五菱,兩家車企在2021年新能源車銷量分别為58.4萬輛和43.1萬輛。但是顯然,這兩家車企的車型售價要比特斯低了不少。

不論從哪一個方面,特斯拉現在都是全球純電動汽車的先行者,無論從技術還是從營銷上看,國内的各家車企,都在或多或少地“模仿”着這位“前輩”的言行。

但是有些地方總是模仿不了,比如特斯拉不做廣告。

車企營銷,已經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春節前夕小剛學長因為特斯拉對比視訊的事,被全網群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另一輛車很可能就是一輛“充值”車,若是這樣,對比視訊,就是一個“訂制廣告”。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營銷費用總是在車企的财務報表占重要的比重,但是特斯拉的财務報表裡這一項基本上為0。

“特斯拉不在廣告上留下身影,隻以産品、口碑等事實說話,特斯拉的廣告費用幾乎為0。”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特斯拉官方說的。

當然,這句話是從馬斯克的另一句話的“轉譯”:“我們的經曆,會傾注于提升特斯拉産品性能,因為我們相信,銷售産品的最佳方式,是讓大家口口相傳。”

特斯拉是不是真的不投放任何廣告,這件事并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從特斯拉這一年來,每次面對危機事件,最後都要“龐大”的法務部門出面,可以得知,不光特斯拉不喜歡在營銷上花錢,就連公關方面,他們也不太投入。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有一句話是,企業上司者的高度,決定了企業的高度。

雖然這句話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按這句話的标準,那麼國内的各位車企上司者則和特斯拉的馬斯克很難相提并論。

畢竟,其他企業的上司者都在對“車”這一件事焦頭爛額,夢想着做一家偉大的車企,但是就連不懂車的人,都知道馬斯克的夢想是移民火星,宇宙才是他的心心念念的地方。

夢想當然沒有高低之分,但是馬斯克這種高維“打”低維的“變相宣傳”,早就成了特斯拉的另一種宣傳手段。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而鋼鐵俠的“原型”也讓很多自诩的“科技狂人”望塵莫及,更何況還有那些或真或假的科技新聞不時出現在新聞頭條上,讓馬斯克,或者特斯拉刷足了存在感。

比如,“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給23隻猴子大腦裝晶片,結果死了15隻“,這種很典型的負面新聞中,描述的是馬斯克的另一家研究腦機對接技術的公司,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将人類和網際網路直接聯系在一起,用“意念”控制的技術,因為用猴子做實驗,結果造成了實驗用的猴子死亡,被人噴了。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又或者,“馬斯克憑借回收火箭當選了院士”,裡面就詳細介紹了發表的新演講,包括SpaceX的星艦 (Starship)最新進展相關。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這還不包括,馬斯克的張揚個性,喜歡在各種事件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包括虛拟貨币、NFT、VR等等“火爆”領域,基本上都能看到馬斯克的毒舌。

特斯拉去年在國内賣出了880億,卻不停地和使用者、媒體打官司

可以說,正是馬斯克的這種執着到甚至偏執的性格,張揚的個性,當然,也包括他的高智商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看到了風口,又堅持抓着風口不放,最後被風口眷顧的運氣。

可以說,特斯拉在馬斯克的光環之下,采用了超過絕大多數車企的科技,變成了風口上的豬。

另一個方面,使用者量的增多,直接導緻的是事故的增加,和使用者的維權事件不斷增加,而特斯拉也開創了,車企狀告車主的先河。

這似乎是一個新事物的悖論,也似乎成了新能源汽車一定要走的路。

可以想見,在2022年,特斯拉的銷量會比過去的一年更加火爆,而也不難猜測,這一年裡,還會有特斯拉和使用者或者是媒體打官司的新聞。

從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新秩序重建的開始:關于話語權,回歸本質——車的讨論,才是一家車企能走下去的必然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