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協名稱中性化政策成擺設?中超保級隊又更名,遭媒體人調侃

中原標準時間2月16日,今天的中超格外熱鬧,而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武漢隊的事情。在多名球員公開要求俱樂部支付拖欠的薪水之後,武漢隊今晚終于進行了回應。有趣的是,在回應中,這一支中超保級隊宣布将再次更名,這也引發了多名媒體人的調侃。

足協名稱中性化政策成擺設?中超保級隊又更名,遭媒體人調侃

先給大家總結一下武漢隊的聲明:

一、拖欠球員的工資和獎金,将會在球隊集中之後兌現;

二、俱樂部将會調整投入,将與球員溝通降薪方案,同意降薪的球員可以留隊;

三、俱樂部将改變經營政策,側重青訓和女足;

最讓人意外的一點是,武漢隊稱,為了不影響城市聲譽,并且讓同城球隊感覺更公平合理,俱樂部決定更名為“武漢長江隊”。

武漢隊的更名令人意想不到,想當初足協出台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的時候,是希望能夠讓球隊的名稱保持穩定,建立百年俱樂部,但是沒有想到,去年才完成的中性化更名工作,在今年就又有球隊再次更名,這無疑是讓中性化政策成為了擺設。

足協名稱中性化政策成擺設?中超保級隊又更名,遭媒體人調侃

武漢隊更名的決定也引發了熱議,媒體人李璇第一時間表達了疑問,“還可以再改嗎?”

對于這個問題,足協的相關政策當中并沒有明确。足協中性化名稱政策時,僅僅要求俱樂部的名稱與投資人的相關企業不能相同,并沒有明确俱樂部在完成中性化更名之後不能再次更名。是以從政策上來說,武漢隊再次更名是被允許的,隻要新的名稱符合政策要求就可以了。

這也是中性化名稱政策的一個“漏洞”,一旦俱樂部更換了投資人之後,隻要新的投資人不滿意現有的名稱就可以再次更名,這其實還是背離了政策出台的初衷。現在武漢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續是否會有其他俱樂部跟進,值得我們的關注。

足協名稱中性化政策成擺設?中超保級隊又更名,遭媒體人調侃

對于更名為“武漢長江隊”,不少媒體人都紛紛調侃。

記者豐臻稱:“我的天呐,這是要影響長江聲譽嗎?我真心覺得長江隊很牛,但不該給出這麼一個理由吧。”

媒體人苗原則表示,武漢隊的更名是把武漢城市的聲譽淩駕在長江聲譽之上,如果以後球隊踢得不好,那麼長江也會跟着“丢臉”。

不管改成什麼名字,希望武漢隊能夠好好解決現有的問題,隻有把現有問題解決好了,俱樂部才能真正地好好走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