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中國的文學和曆史可謂是博大精深,除了類似長城、紫禁城等物質文化之外,在現如今還有許許多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一直傳承了下來,比如中醫、平劇等等,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經過了一代代的積累,最終傳承了下來,是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也必須要好好地保護這些東西。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而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日常用的漢字也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漢字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現在考古的甲骨文再到後來的金文,經過了五千多年的桑海變遷,最終成為了我們如今的一部分,而中文現在也是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在學習的語言。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作在有些漢字的曆史才不足百年,而有些漢字在當時發明創造的時候更是在當時經曆了一段風波,比如下面這個字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很常見,可是才出現了不到百年的時間,而這個字就是“她”。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在民國以前,對于男女的稱呼并未有如此細的劃分,當時都是用“他”來形容男女。然而自清末開始,當時大量的留學生前往西方接受了各種西式思想,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孔教也産生了大量沖擊。

就在公元1915年,中國以魯迅、蔡元培等知名學者聯名發起倡議“反孔教,反文言”的文化活動,轉而主張提倡講白話文等等。

而新文化運動之後,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叫做劉半農。很多人或許連他的名字都沒聽過,可他卻是大陸曆史上著名的語言學家,對于中國的語言發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這一切的就在他發明了“她”這個詞之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甚至很多人直指他歧視女性等等。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在西方的口語以及書寫之中,男女雙方都會分開來稱呼,男的用“he”,女的用“she”,而在當時中國的漢字型系之中卻沒有這樣的區分,無論男女都是用“他”來區分,是以為了友善區分,劉半農就發明了“她”這個字。

然而就因為這個詞的發明,他一下子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當時也正是女性思想剛剛解放的時候,很多的女權主義者認為這樣子是歧視女性,既然主張男女平等,卻為什麼要把形容男女的詞彙差別對待呢?而且日常口語之中用“他”和“她”根本分不清楚,是以很多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

由于社會輿論壓力過大,這個時候也有部分學者提出了異議,比如女性的稱呼可以用其他詞彙來代替,在中國的《詩經》之中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當時也有學者提出用“伊”或者“彼女”來替代“她”這個詞彙,可是還是有人顯得太過于繁瑣。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面對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劉半農并沒有被這些所擊倒,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并多方呼籲希望廣大女性能夠接受,然而還是有謾罵的聲音一直攻擊着他,整整好幾年這聲音從未停止。

直到1932年,教育部采納了劉半農的建議,将這個詞彙納入了字典裡面,從此攻擊謾罵他的聲音也漸漸的停止。

如今“她”字成為了我們書寫的常有語言,可以很好的區分男女,是以當初攻擊他的那些人不知道如今是不是也會發出一句“真香”的定理。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全國女性痛罵三年,如今卻成為常用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