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奇緣!她見證中國隊兩枚金牌誕生

2月15日,中國選手蘇翊鳴收獲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随着這塊金牌的誕生,來自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黨校的崔巍,也圓滿完成了她作為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項目國内技術官員的使命。“我能以技術官員的身份參與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以另一種方式進行服務保障,并且近距離見證金牌的誕生,榮幸之至!”

冰雪奇緣!她見證中國隊兩枚金牌誕生

崔巍在首鋼滑雪大跳台

2月15日早上5點半,崔巍坐上前往首鋼滑雪大跳台的服務車,來到熟悉的裁判塔。從1月22日起,這裡就成為了她的“戰場”。在做好安全防護後,她開始為國際裁判提供接待、翻譯工作,配合團隊梳理賽事賽程。

冬奧會國内技術官員,簡稱“NTO”,是賽事技術代表、競賽官員、裁判員、計量官員的總稱。

按照賽制要求,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項目第三跳的出發順序是根據前兩跳的成績倒叙進行。為了配合轉播需要,裁判塔的國際計時團隊需要在第二跳結束後的一分鐘内确定好出發順序。這時,崔巍就要快速翻譯計時團隊确定的出發順序并告知起點區起點長,以保障第三跳的順利進行。

裁判塔的工作節奏很快,但也讓崔巍擁有了更多近距離與國際裁判溝通學習的機會。運動員完成每個動作後,都有專業裁判進行動作解析,崔巍邊聽邊學邊記,将評判标準、動作難度和完成度情況熟稔于心,也為今後執裁滑雪賽事積累了寶貴經驗。“相比最初的緊張,現在更多的是從容、興奮和難以掩蓋的自豪感。”崔巍說。

冰雪奇緣!她見證中國隊兩枚金牌誕生

崔巍(左一)與各技術官員共同梳理賽事賽程前期工作

2月8日、15日,中國選手谷愛淩和蘇翊鳴分别奪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在裁判塔裡,崔巍見證了兩枚金牌的誕生,喜極而泣:“越來越年輕的選手走上賽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冰雪比賽,這對中國的冰雪運動來說,是鼓勵,更是希望!”

崔巍出生于新疆,那裡有漫長又寒冷的雪季。得天獨厚的環境和父親的影響,她開始接觸滑雪運動。“每年寒假,父親都會帶我去滑雪,以這種方式幫助我适應寒冷的天氣,挑戰自己的極限。”

随着父親的退伍轉業,崔巍一家搬到了北京。高中時,憑借在田徑項目中的出色表現,崔巍獲得了“國家二級運動員”稱号,被招入沈陽體育學院。在大學裡,她選修了高山滑雪課程。從競速項目的滑降、超級大回轉到競技項目的回轉、大回轉,崔巍的滑雪速度和技術水準不斷提升,還在大二時取得了“雪中飛”首屆全國大學生滑雪賽高山滑雪大回轉比賽女子大學組第四名的好成績。

畢業後參加工作,崔巍也把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她一邊熟悉學習業務技能,一邊繼續參與甚至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對運動的熱愛、多年的滑雪經曆、紮實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執裁經驗,讓崔巍在2021年作為優秀儲備人才被雪協推薦至北京冬奧組委,與32名來自不同地區的專業人才一起,作為NTO參加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項目的賽事執裁工作。

冰雪奇緣!她見證中國隊兩枚金牌誕生

首鋼滑雪大跳台技術官員和志願者合影

為重大活動提供堅強可靠的供電保障,是每一名電力人的職責和使命。冬奧會賽事期間,即使忙碌于NTO的工作,崔巍依然關注場館的電力保障情況。

比賽開始前夕,位于首鋼滑雪大跳台上的11台大功率造雪機馬力全開,一道道汽柱幻化成朵朵雪花,飄落在賽道上。“滑雪大跳台在冬奧會期間的總造雪量是1.15萬立方米,造雪約耗電2萬度,賽時維護和補雪保養約耗電10萬度,這些電能都是100%由綠電供應。”工作之餘,崔巍驕傲地向團隊同伴介紹着電力保障情況。

崔巍說,在滑雪大跳台,她見證了“雙金”,結識了滑雪領域的頂尖人才,看到了中國滑雪的希望與未來,更感受到了電力人的辛勞與存在的重要意義。“雖然我們國家的冰雪之路還很長,但就像‘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電網精神一樣,隻要努力、敢于争先,就一定能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