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搶占新賽道!西岸謀布NFT藝術品産業生态圈

搶占新賽道!西岸謀布NFT藝術品産業生态圈

繼今年1月把“元宇宙”寫入區政府工作報告後,徐彙區又提出搶抓NFT(非同質化代币)新賽道,推進區域數字經濟發展。記者從日期舉行的徐彙區“NFT藝術品”産業行業發展交流會獲悉,該區将以西岸為核心區建立NFT藝術品産業生态圈,并将在區域内成立NFT藝術品生态聯盟。

“當NFT與藝術、遊戲、體育等多樣形式的疊加,構成了全新的商業生态,帶來更多新鮮‘玩法’。”現場,對“NFT藝術品”産業已開展布局或探索的各家先鋒企業這樣說。

NFT+藝術,西岸在高原上建高峰

NFT是一種基于區塊鍊技術的契約數字化憑證,具有可驗證、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可以用來标記特定資産的所有權。比如,人們可以将數字畫作、影片、遊戲等綁定NFT,讓這些數字産品具有唯一性,進而實作跨平台流轉和交易。

NFT最早就是通過藝術品“出圈”。上海圖鍊岸創始人章俊介紹,拍賣行佳士得去年3月線上上拍賣了作家Beeple創作的一幅純數位藝術品《每一天:前500天》,最終以6934.6萬美元成交。這場拍賣,也讓NFT數字藏品走進大衆視野。

NFT藝術品産業之于徐彙區,也不是新名詞。去年以來的諸多嘗試,讓徐彙區初步形成了生态吸引力。

比如,去年5月,藝九在西岸油罐藝術公園1号罐舉辦了上海首屆NFT加密數字藝術展《确實中的沖擊》;今年1月1日,作為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拍賣活動的延續,嘉禾拍賣舉辦了《數字共生》區塊鍊·數字藝術專題拍賣,拍品包括來自全球76位數字藝術家的87件重磅作品……

徐彙區搶占NFT新賽道,被稱作“高原上建高峰”。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金建紅透露深層密碼:2021年全區文化産業總營收超2000億元,連續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人工智能讓科技與藝術互相賦能。2021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産業總産出超500億元,增速超20%。一批優質企業在西岸集聚。譬如,“垂直小矽谷”西岸智塔,集聚了浦江實驗室、期智研究院、樹圖研究院等頂尖的研發機構,為NFT産業發展提供紮實的技術基礎。

“要充分釋放徐彙區‘文、娛、商、旅’等場景資源集聚的優勢,結合城市數字化轉型,以數字文娛、線上文旅、虛拟購物等産業場景為切入口,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标杆應用。”金建紅說。

傳播東方美學,進一步思考“産業鍊”

在NFT加持下,傳統文化與年輕閱聽人碰撞出的火花,讓螞蟻集團數字科技事業群戰略部合作總監孫榮直呼想不到。

越來越多文化IP機構試水NFT藝術品。螞蟻鲸探發起寶藏計劃,聯合30多家博物館打造150多款數字藏品,如“敦煌飛天”“九色鹿”等,吸引了1000多萬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

“當傳統東方美學與現代潮流元素結合,多元豐富的場景讓更多年輕人接受、走進傳統文化。”孫榮這樣注解。

章俊認為,在一張張“圖”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思考“産業鍊”,通過豐富場景來提升可延展性、互動性、可玩性,與實體世界進行關聯。“與傳統實體世界互相賦能,現實環境中無法産生的視覺效果、與人之間的互動,都由NFT來完成”。

騰訊幻核市場負責人杜政霖也表示,要将實體空間與虛拟空間相融合——希望能夠将現實世界中的文化場所、文化活動和文化生活,以數字的形式映射到虛拟世界中。

可控環境下,嘗試建立NFT“沙盒環境”

徐彙區新一輪布局中,将加強與NFT藝術品産業先行者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産業發展生态聯盟,打造NFT藝術品産業集聚區和生态圈。

新賽道上仍存在不确定性。不少企業提出:二級市場如何做好監管?NFT藝術品處于産業形成的初級階段,能否有一個統一的産業标準?

徐彙區相關上司也當場表态,将通過業态先行先試,争取以西岸為核心區,在可控的實體和政策環境下,嘗試建立NFT“沙盒環境”。

此外,還将邀請有資源、有影響力的NFT生态企業入駐,通過閉環管理和小規模試行,逐漸探索交易機制邊界,探索“産品+場景+産業孵化”行業自治模式;支援企業建立NFT行業聯盟或協會,通過小規模試行逐漸形成交易機制邊界,推動建立NFT藝術品的行業标準,規範行業發展。

同時,也将構築行業安全底線。針對NFT目前發展階段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則空白等問題,積極配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上海證監局、市警察局等部門,對NFT藝術品的初期風險點實施底線管理,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法規研究,逐漸建設完善監管架構。

作者:王宛藝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劉力源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