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每一個看似“突然”叛逆的孩子背後,都是一次次失望累積後的爆發;

父母愛子,應當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願。

作者 | 葡萄媽

來源 | 媽媽抱團原創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訊。

16歲的男孩劉一鳴,在外面玩到淩晨三點才回家。

客廳裡,媽媽站在一旁,爸爸坐在沙發上等着他,他沒說話,徑直走到沙發上癱坐着。

看他這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媽媽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

你看看現在幾點了?這是你這個年紀的孩子該做的事情嗎……

結果還沒說幾句,孩子就和父母大吵一架,然後摔門走出了家門。

媽媽的緊追不舍,讓劉一鳴更加抗拒。

父母無法了解他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叛逆,對他束手無策,也失望至極。

隻是,孩子的叛逆真的是突如其來的嗎?

記得李玫瑾教授曾經說:

“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滞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已經出現了。”

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都有原因。

而那些深層次的原因,往往都是父母們忽略的一些小事。

父母的情感忽視

是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冷暴力

在劉一鳴的成長過程裡,父母給予了他物質,卻從來沒有關注過他的内心需求。

初三的時候,他被别人欺負,但是父母從來在乎過,更别說幫他出頭。

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教育,非打即罵,從來沒有真心關心過他。

到現在,爸爸不僅不承認自己打罵過他,還反問:

“有幾個孩子沒有被家長打過?”

“我給你吃,給你穿,給你用了吧。”

但是兒子質問:

“你們給我愛了嗎?”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一句聲嘶力竭的反問,讓父母都啞口無言。

歸根結底,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才是孩子叛逆的根源。

記得《老師請回答》裡,有一個男孩叫少偉。

雖然爸爸媽媽在北京忙于工作,但他成績一直很優秀,為人也乖巧聽話。

但是,六年級以後,他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叛逆:不寫作業、逃學,和父母吵架。

為了讓少偉變好,父母嘗試過讓他轉學到老家,見情況沒有好轉,又讓他一個人轉學到天津。

後來,少偉除了向父母開口要錢以外,幾乎不願見到自己的父母,更别說和父母交流。

你以為孩子真的不在意父母嗎?

在心理老師給男孩做沙盤測試後,得出的結果截然相反。

在四個代表家庭成員的玩偶裡,他選擇了最小的一個玩偶代表自己。

因為他覺得,這個最小的最需要保護。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雖然他嘴上總是說爸媽隻要給他錢就行,其他他能自己搞定。

但是當他自己一個人在天津生活的時候,每天晚上,他都會把家裡所有燈都打開。

他也跟爸爸說過:

“我上學你們不應該陪着我、給我做早餐嗎?”

他在學校不學習,不寫作業,非常叛逆,也是因為隻要他惹事,老師就會通知家長,他的爸爸媽媽就會出現。

給孩子做沙盤測試的老師說:

“在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背後,那都是為了要引起别人的關注。”

叛逆,不過是孩子尋求關注的最後砝碼。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寫道:

“世界上任何一個家長都有過讓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誤,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孩子的叛逆,問題不僅僅是行為不當,更多是内心對愛的渴求。

《解碼青春期》書中就提到了一個“推壓杆效應”:

當人們在坐木質的過山車時,會反複推壓杆,以檢驗壓杆安不安全。

那些叛逆的孩子,就像檢查推壓杆人一樣,需要反複試探,才能确認父母的愛。

父母以愛之名的控制

是親子關系的災難

在劉一鳴的家裡,媽媽是老師,爸爸是醫生。

一直以來,爸爸都希望劉一鳴能去讀醫,繼承衣缽。

是以在劉一鳴國中畢業以後,爸爸就強迫兒子去讀衛校。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隻是,父母規劃的未來,劉一鳴不想要。

是以劉一鳴隻在衛校裡呆了一年就辍學了。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後來,在鏡頭面前,他說:

“他内心拒絕這樣事情,其實就是因為内心對爸爸的抵觸。”

知乎上有一個關于父母控制欲對孩子影響的問題,有一個回答是這樣說的:

“我的逆反心理已經強到,如果家長用指令的語氣說出什麼事情,即使我明明知道是對的,也絕對不做。”

他媽媽的控制欲有多強?

從小到大,他中考聯考要考什麼學校,一律媽媽說了算。

就算他說自己更想去哪所學校,媽媽隻會扔下一句“我都是為你好”,然後替他決定。

他曾經抗議過,然而媽媽卻表示:

“你還沒有分辨能力,我管着你是怕你走彎路。”

漸漸地,他的抵觸情緒越來越大,母子之間的嫌隙也越來越大。

媽媽讓他往東,他偏往西;媽媽不讓他做什麼,他越要做。

明明是最親的母子,卻勢同水火。

其實,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不過是攢夠了對父母的不滿,是壓抑已久的宣洩。

在父母的控制欲下,孩子的叛逆,就是一種逃離的決心。

就像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就像放風筝,手上的線隻拉不放,遲早會斷掉。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他們永遠不是我們的附屬品。

多給孩子一點喘息的機會,教育才有發揮的空間。

父母的否定

最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

父母不間斷的否定,也是紮在劉一鳴心裡的一根刺。

國中以後,劉一鳴的成績在學校算是中上。

但這個學習成績,父母并不看不好。

是以在父母眼裡,他就是一個做什麼都做不好,做什麼都做不對的人。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在他小的時候,因為一些事情和别人打架,父母也總是二話不說把責任全怪在他身上,哪怕受委屈的明明是他。

生活中,父母除了不斷地否定他,幾乎沒有給過他一句認可和鼓勵。

一個從未得到過父母肯定的孩子,最容易走上的路就是自暴自棄和叛逆。

有心理咨詢師分享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從小到大,就經常被自己的媽媽說她跟豬一樣笨。

剛開始的時候,她真的以為自己很笨。

但是有一天,她發現媽媽在其他人面前會誇她聰明,在她面前卻會用盡最難聽的話說她這不好,那不好。

比如她起晚了一點,媽媽就會說:

“你再這樣你一輩子就完了。”

看她稍微多吃一點東西,媽媽就會說:

“你這樣吃下去,肥得跟豬一樣,誰也不要你。”

她考上了公務員,工作不錯,媽媽就會說:

“你這樣的人,人際關系處理不好,你在這個機關裡一點出息都沒有。”

她知道媽媽希望她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但是這些傷人的話,讓她産生了報複心理。

她要通過毀掉自己的方式,報複媽媽。

是以她開始胡吃海喝,讓自己變得很胖;她辭掉工作,天天在媽媽面前晃悠。

她把媽媽對她的負面回報,統統坐實。

看到媽媽痛心疾首、氣憤不已的樣子,她内心覺得很痛快。

當父母用指責、抱怨、挖苦、嘲笑等各種語言暴力當作一種教育孩子的工具時,孩子也會用一種極度消極的手段回擊。

而孩子最常用的回擊手法,就是坐實一切“罪名”,想方設法毀掉父母心目中想要的自己。

這份叛逆,既是對父母的折磨,同時也是警告。

語言,是有力量的。

它可以是攻擊他人的武器,也可以是讓人向上的營養。

當我們在表達對孩子的期待時,隻有好話好說,才能夠把話真正說進孩子心裡。

讓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愛和肯定,孩子才會給我們想要的回應。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孩子的叛逆,固然讓人又氣又怕,但這個結并不是死結。

而關鍵,就在父母的行動中。

讓孩子感覺到愛,才是教育的基礎

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把大鎖挂在大門上,鐵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無法将它撬開。後來鑰匙來了,它隻輕輕一開,大鎖就打開了。

鐵杆奇怪地問:

“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

“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隻有學會傾聽孩子的話,走進孩子的心,讓孩子卸下心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守住孩子的自尊,才能守住孩子的心

知乎上曾經有人問,為什麼父母一說教,孩子就怼罵?

其中有個回答是這樣說的:

“不是因為孩子叛逆偏激,是以不能跟父母好好說話。

而是父母從一開始就帶着指責的口吻去批判孩子。

孩子不是傻的,不會任由責罵而不反抗。”

所有的尊重都是互相的。

我們期待孩子以什麼方式和态度對待我們,我們就首先以這種方式和态度對待孩子。

多關注孩子的動态,才能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及時阻止

有些叛逆,會藏在安靜沉默的背後。

孩子的一些異常舉動,背後往往都代表着一種不良的改變。

是以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一樣舉動,不要因為孩子太乖就忽略了他們的異常行為。

無論什麼時候,都一定要把孩子當大人看

心理學家、哲學家弗洛姆說過: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于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隻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父母若總是以統治者的姿态來控制孩子,孩子表面上可能會暫時臣服,但内心也鎖上了一個真實扭曲的靈魂。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

隻有當我們把孩子當成大人來看待的時候,孩子才會真正的變成一個成熟懂事的人。

先有愛,才有育。

愛永遠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16歲少年一句話揭露叛逆的真相:童年錯誤養育的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發

沒有一個孩子的叛逆,是突如其來的。

也沒有一個孩子的叛逆是無藥可救的。

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才導緻孩子把“叛逆”當成了保護自己的武器。

其實,每個叛逆的孩子就像是長滿刺的小刺猬,表面看充滿攻擊性,其實内心很柔軟。

他們永遠希望被關注,被了解,被愛。

點個“在看”,隻有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内心,才真正擁有教育孩子的資格。

*本文系媽媽抱團原創,媽媽的辛苦和幸福,我們都懂;媽媽們的成長交流平台,歡迎關注。

*本文圖檔部分來源于圖蟲創意。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