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作者:冰封曆史

如果說,要選出毛主席晚年時,最依賴的人,那必定要屬張玉鳳。從毛主席專列的列車服務員,變為毛主席的機要兼生活秘書,張玉鳳就一直陪伴在毛主席身邊,照顧毛主席。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在這麼多年的陪伴當中,毛主席早已把張玉鳳當成了自己的家人。以至于當毛主席得知張玉鳳生小孩後,産生了不想回到中南海,而是待在家中照顧孩子的念頭時,主席言辭懇切地回複了五個字,表達了他對張玉鳳深厚的感情。

那麼,毛主席回複了什麼呢?張玉鳳與毛主席又有着怎樣深厚的感情?

1970年7月,毛主席專列上,張玉鳳正在打掃衛生。就在這時,列車長走了過來,通知她去一趟中南海。張玉鳳呆愣在原地,不敢相信這天大的喜訊。她想要梳洗打扮一番,可時間并不允許。

就這樣,張玉鳳穿着一身專列員的服裝,坐上了前往中南海的小汽車。不一會兒中南海便到了,張玉鳳緊張地跟在從業人員身後,腦袋裡思考着見到了毛主席應該說些什麼。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然而,等張玉鳳見到毛主席,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這個時候的毛主席,早已不再是人們心中神采奕奕的形象了,他明顯是老了,大片銀絲中包裹着點點黑色頭發,面容也有些蒼白憔悴。

毛主席見到張玉鳳很開心,他還記得這個十分活潑大膽的專列員。随後,毛主席笑着讓張玉鳳上前,張玉鳳這時才收拾好情緒。這以後,張玉鳳就一直陪伴在毛主席身邊,照顧主席的生活起居,直到毛主席生命的最後一刻。

可以說,張玉鳳是毛主席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就像是一根拐杖,支撐着毛主席最後一段時光。而這一點,是當時的張玉鳳沒有想到的。

毛主席身體已然是十分不妙了,每到入冬或者是開春,主席總免不了生病,并且都是一些老年人容易染上的疾病。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每當這個時候,張玉鳳就如臨大敵,時刻跟在毛主席身邊。如果看到主席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按時吃藥、不遵醫囑吸煙,張玉鳳就會上前提醒或制止。要是毛主席不聽,張玉鳳就會采取強制措施,将毛主席的煙和火柴,悄悄拿走。

張玉鳳的這些舉動,經常會使得毛主席不開心,但是主席卻也沒是以對她發過怒,因為主席知道,張玉鳳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身體着想。

除此之外,張玉鳳為了照顧好毛主席,讓毛主席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她總是會熬夜學習護理知識,将那些生澀難懂的知識,一遍一遍記在腦子裡。

同時,不管是在工作時,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張玉鳳辦事都十分細心,她會在每次來到毛主席身邊時,發出一點聲音,以便讓毛主席有些心裡準備,這樣一來,等自己出現在毛主席眼前時,他就不會被吓到。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在照顧毛主席這件事上,張玉鳳是真的做到了用心。或許也正因為這樣,毛主席才會在與張玉鳳,日複一日的相處中,把張玉鳳當成家人,并對她産生依賴之情吧。

從1971年開始,毛主席的身體好似越來越差了。去參加陳毅将軍的追悼會時,毛主席多次想要踩着車門台階上去,可他的腿就是踏不上去。見狀,張玉鳳趕緊上前攙扶着毛主席,主席這才上了汽車。

張玉鳳沒想到毛主席的腿,竟然困難到了這種程度,心裡一陣陣發酸,但她又很快控制好情緒,決心回去再多看看按摩的書籍,好幫主席按按腿。

在張玉鳳的極力調養下,毛主席的腿确實要比之前好了一些,但他的眼睛卻在這個時候,得了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由于隻有白内障隻有長成熟了,才能夠動手術,是以主席有很長一段時間,視力不好,看不清東西。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即便如此,毛主席也依然在想辦法工作,在他雙眼看不清外界的時候,就請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老師蘆荻來幫忙。蘆荻和張玉鳳分工合作,當主席要看古籍時,就由蘆荻來念,而那些現代文和一些檔案,就由張玉鳳來讀。

在毛主席眼睛看不見外界的時間裡,他就是這樣辦公學習的。而從毛主席選擇讓張玉鳳,念一些檔案,就可以看出來,主席對張玉鳳是十分信任的。

同樣的,張玉鳳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對于那些重要檔案的内容,張玉鳳選擇忘記。在張玉鳳心裡,隻有一樣東西值得牢記,那就是照顧毛主席。

在照顧毛主席的日子裡,毛主席也會讓張玉鳳經常回家看看。是以,就算工作比較忙,張玉鳳也有時間能夠回家,但張玉鳳在家往往待不了多久,最多一兩天就馬上傳回中南海了,而這是因為她擔心毛主席的身體。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1973年,張玉鳳懷孕了,毛主席得知後,十分高興,他對張玉鳳說:“你回家養身體去吧,不必擔心我!”然而,張玉鳳卻沒有回家,而是一直待在毛主席身邊,照顧毛主席,直到預産期那天。

毛主席看着張玉鳳懷着孕,還照顧自己,心裡很感動,于是便盡自己所能,讓張玉鳳吃得好一些,随即又減輕張玉鳳的工作量。在預産期那天,毛主席還專門派專車,送張玉鳳到醫院。

1973年8月1日,張玉鳳的女兒呱呱墜地,毛主席立即讓人送去一籃子水果,作為禮物。張玉鳳生完孩子後,便在家休息。由于當時張玉鳳的婆婆,已經回到了老家,如果她回到中南海,就沒人照顧孩子。

是以,張玉鳳便産生了不回中南海的念頭。毛主席了解到張玉鳳的想法後,原本是非常支援她留在家裡的,然而當時代替張玉鳳工作的人,工作水準不達标,毛主席心裡十分想念張玉鳳,于是便給讓人給張玉鳳回話:“你早點回來。”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圖:前排右二為張玉鳳

接到毛主席回複的張玉鳳,産生了激烈的思想鬥争,一邊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一邊是年老體弱的主席,她兩個人都放不下!但作為一個共産黨員,再加上她也十分擔心毛主席,于是,張玉鳳最終還是克服了困難,回到了中南海。

看到張玉鳳回來,毛主席十分高興,此後張玉鳳便一直陪伴在主席身邊,見證了毛主席最後時間裡的點點滴滴。

1976年1月,周總理逝世了,這對毛主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精神打擊。主席忍受着極大的悲痛,在病痛中度過了一個痛苦的春節。而一提起1976年的春節,張玉鳳就頗為黯然神傷。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晚年時期的張玉鳳

這一年的春節,無論是氣溫還是顯示,都讓人感覺不寒而栗,天空星光暗淡,團圓夜各家都是燈火通明,隻有毛主席的住處,是一片昏暗。而家家團團之夜,毛主席身邊沒有客人,也沒有親人,隻有幾個從業人員,張玉鳳就是其中之一。

張玉鳳極力将毛主席的住處裝扮得溫馨些,由于毛主席身體不好,失去了拿起筷子的能力,吃年夜飯時,張玉鳳便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喂給毛主席。

吃了幾口,毛主席就沒胃口了,他輕輕搖了搖頭,随後在從業人員的幫助下,坐在了沙發上,靜靜聽着遠處傳來的鞭炮聲,這使得毛主席想起了以往過年時的熱鬧情景。

不久,毛主席便用低啞的聲音對張玉鳳說:“去放鞭炮吧,你們這些年輕人也該過過節。”很快,外邊就響起了震耳的鞭炮聲。聽着這聲音,毛主席露出了今天第一個笑容。張玉鳳在一旁看着,難受極了。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同年6月間,毛主席的病情再次加重了,突發心肌梗塞,幸好主席生命力頑強,醫生及時搶救,他這才挺了過來。然而,沒過多久,7月份朱德将軍又去世了,兩個并肩作戰的戰友都走了,主席悲痛萬分,精神大不如前。

一天,毛主席突然讓張玉鳳找庚信寫的《枯樹賦》。張玉鳳知道這本書,毛主席早些年熟讀過。當張玉鳳拿着這篇賦來到主席病床前時,主席便要求她給自己念。

張玉鳳讀得很慢,這篇賦不長,大約500字左右,講的是一個人看到一棵大樹,并發現它也有繁盛的時期,而現在已經衰老了,帶着一股悲涼感。毛主席閉着眼睛靜靜聽着,似乎在根據賦中描寫的情景,回顧自己的一生。

張玉鳳讀了兩遍,還想念第三遍,但主席卻突然制止了,說:“你拿着書,看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

毛主席幾乎是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他的聲音雖不像以往一樣洪亮,但是卻充滿了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悲涼的,而是一種豪邁與豁達,與這篇賦的基調完全不一樣。而毛主席背誦時的表情與語氣,也令張玉鳳永生難忘。

1973年張玉鳳産子,因照顧孩子不願傳回中南海,毛主席回複5個字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毛主席逝世了,令張玉鳳悲傷不已。而在毛主席逝世後,張玉鳳總能回憶起,陪伴在主席身邊的點點滴滴,主席親切的聲音、慈祥的面容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生動,她這一生也無法忘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