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作者:雙流釋出

近日,雙雙從東升街道了解到,2021年,廣都社群、五洞橋社群被評為成都市黨建引領示範社群,廣都欣和苑、花月街水務小區被評為成都市黨建引領示範小區。東升街道各社群的表現可謂亮眼,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秘訣?答案是東升街道建構的“四重場景”。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1

空間+共享 打造多元服務場景

按照“開放·共享·集約”共享理念,推行“一社群一特色”。

小區裡擺着一架真飛機,居民可以随時在機艙裡逛超市、打麻将,在機身下方跳廣場舞、喝茶……這樣的生活場景你喜歡嗎?

位于東升街道白鶴社群歐城花園的共享“飛機超市”,自開業以來受到群衆一緻好評。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在共享“飛機超市”,雙雙看到“飛機超市”裡的冰櫃、空調等一應俱全,兩旁的貨架也是琳琅滿目,還有牦牛肉、青稞酒、牦牛奶等高原特産。超市負責人王丹告訴雙雙,由于小區沒有電梯,業主也大多是老年人。是以,不論多小的商品,超市都會負責送貨上門。

“共享”是東升街道探索社群治理新模式的關鍵詞之一。近年來,東升街道按照“開放·共享·集約”共享理念,推行“一社群一特色”,完成接待寺“一站四家”、廣都“一廳四苑”、豐樂“悅在豐樂”等共享型服務型社群陣地建設,創新開展“百姓茶館”“親子樂園”“健康驿站”等特色項目125個。

2

綠色+生活 打造社群生态場景

挖掘閑置資源,利用轉角空間,打造社群綠道、小遊園、微綠地、微景觀。

東升街道廣都社群一處微公園裡,一個集裝箱式構築物上的“海棠VI”字樣格外顯眼,它諧音為“海棠微愛”,是社群根據居民需求,利用轄區空閑地打造的社群微更新項目。這裡曾經荒廢數年,雜草叢生。2021年,社群引入社群規劃師,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後,将這處占地面積達1200㎡的區域進行了功能空間、生态空間、文化空間的重構。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這裡曾經是我們社群的一塊閑置土地,通過打造創業孵化基地海棠VI,引入社群能人,打造了社群咖啡館。”廣都社群黨委副書記夏倩告訴雙雙,社群會定期在社群咖啡館組織開展咖啡技能教育訓練和咖啡品鑒活動,實作了廣都居民開咖啡館的夢想。

據了解,除了廣都社群利用轉角空間打造海棠VI,五洞橋社群也利用露天露台打造“小五DIY生态農莊”,打造一個寓教于樂、環保宣傳為一體的親子樂園。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3

文化+體驗 打造社群文化場景

用文化激活城市發展,用文化提升社群溫度,文化浸潤社群,共築精神家園,全域推進主題文化特色社群建設。

廣都社群針對多民族聚居的特色,從尋味廣都、智慧廣都、幸福廣都三個闆塊,打造全長116米的廣都文化牆。設定趣味翻轉球,撰寫“廣都賦”,制作狀元府門頭,設定多民族文化人物剪影牆、互動網紅針雕打卡裝置等闆塊,讓每一個社群、每一個空間成為群衆的心靈驿站。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葛陌社群“以文豐體、以文塑形、以文優服、以文助商、以文促治”打造“諸葛大院”,開展各類文化活動25場次。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葛陌社群黨委書記邱勇權表示,社群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設,積極發揚傳承諸葛精神,營造諸葛文化主題場景,将“德”“廉”“勤”“進”“智”的精神注入到社群文化中,将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社群建設要求相結合,建設舒心美好、安居樂業、良序善治的高品質生活社群。

4

造血+服務 打造和諧家園場景

增強社群“造血”功能,填補社群“微服務”空白,推動社群生活服務便利化、品質化的要求。

随着私家車逐年增多,停車難的問題日益凸顯,但是東升街道欣和苑共享停車位的出現,不僅為周邊市民提供了停車便利,也有效盤活了小區停車位資源。廣都社群黨委委員周澤偉說:“我們社群考慮到周邊停車位緊張的情況,多次與小區自治管委會進行協商,最終建立了共享停車區,一來解決周邊停車問題,二來也通過這種共享經濟的方式為小區住戶帶來額外收益。”

四重場景!雙流這裡有你“向往的生活”

私家車主胡勇成告訴雙雙:“我出來吃個飯,結果轉一大圈都沒有發現停車位,幸好有共享停車區,十分友善,收費也很合理。”共享停車區的設定,讓周邊市民們都贊不絕口,紛紛表示再也不用擔心停車難問題。

欣和苑小區推行“一核三治”“共享停車”,變成了“贊聲不斷”的和諧小區,實作了從“人心散”到“聚民心”的“蝶變”。

堅持以人為本

共治共享理念

努力打造

有品質的生活社群

有活力的創新社群

有魅力的公園社群

有情懷的人文社群

有溫度的和諧社群

生活在這樣的社群

太幸福了吧~

【來源:雲上雙流 記者:唐瑞奇 編輯:廖琴 稽核:曾萬娟】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微信“雙流釋出”,收聽空港之聲FM100.9,下載下傳“雲上雙流”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