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父母陪着他的時候,孩子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探索世界的能力也是被祝福的。

有位媽媽留言說:“我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可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耐心地聽我把故事講完呢?每次我講故事的時候,他都好像心不在焉。我甚至還好好地練習了國語,挑選的也是很經典的繪本,到底問題出在哪兒了?”

我就問那位媽媽:“你講故事的目的是什麼?”

她說:“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喜歡看書啊!”

我想這也許就是問題所在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是以很想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很多育兒文章裡面也提到,給孩子講故事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好的切入點。

我贊成這種說法,隻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多父母僅僅把講故事當成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一個任務,而沒有真正地和孩子一起去享受這個過程,當然也不可能産生樂趣和情感的連接配接。

如果你想讓孩子産生某種興趣愛好的話,應該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激發孩子對這件事的熱情。

而最能引起孩子熱情的,就是父母本身要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

比如熱愛足球運動的父母的孩子,也很容易對足球運動産生興趣,父母不必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踢球,他們通過自己的熱情,就很容易吸引孩子參與其中。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有些父母并沒有參加過育兒方面的學習或訓練,但是他們能把孩子養育得很好。

而有的父母即使讀過很多的育兒書籍,把育兒方法使用得“标準又正确”,但親子關系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實際上,若父母的人格狀态比較健康的話,即使做了一些看起來錯誤的事情,對孩子的人格也不會有太大負面影響。

相反,若父母本身沒有覺察自己的狀态有問題,那麼他們無論怎麼學習正确的育兒方法,其過程都會不經意地“正确”過頭了。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媽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對的,出發點也是好的,但目的性太強。

依據她的描述,她要求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要安安靜靜的。

的确,孩子在聽故事聽得入迷的時候,會沉浸在故事的情節裡面,但不代表孩子聽故事的時候就必須要安安靜靜的。

如果對孩子聽故事的狀态都要過于控制,孩子聽故事的過程可能就變成了一種折磨。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對閱讀産生興趣,那麼你就需要經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而不是把閱讀當作任務。

分享讀書的樂趣,并不是必須給孩子讀完一本書,或者要求孩子看完一本書,而是你們一起去看書,一起分享故事,一起感受故事裡面的情節,緊張的時候一起緊張,快樂的時候一起快樂。

講故事的方式很重要,所謂繪聲繪色,就是讓孩子在講故事的人身上,看到故事情境裡的興奮、感動、驚訝、難過……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跟孩子進行交流,并且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和他一起讀故事,和他有着一樣的感受,故事自然會進入到孩子的心裡。

故事的情節、故事的叙述方式,甚至故事的寓意等,都會自然地流入孩子的心裡。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最初,我給女兒講繪本上的故事,并沒有完全照着書上的文字念出來,而是配合着書上的圖畫,告訴她這是誰,他在幹什麼,他拿了什麼東西,他要去哪裡……有時候會把所有的細節都描述得清楚細緻。

等到女兒稍大一些,我開始按照繪本上的文字給她講述裡面的故事。

以前看過的繪本回頭再看時,孩子對故事了解得更清楚。

之前和她說過的那些細節,繪本裡的人物、動物、事物等,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再用繪本原有的文字講述裡面的故事,她對内容情感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有時候,我會模仿故事中角色說話的語氣、音調,甚至是表情和動作。

比如,我和女兒看《瘋狂動物城》(迪士尼電影同名書籍),講到閃電樹懶說話慢吞吞的時候,我讀樹懶的這段文字時也是慢吞吞的,甚至表情、眨眼、語調都學着電影裡樹懶的樣子。

在家裡,女兒最喜歡和我互動的項目之一就是看書,這點真的讓我覺得很自豪。

現在,女兒三歲多,看過的繪本已有百餘本。

她有時候也會自編故事,拿着兩個玩具進行對話。

仔細一聽,對話内容大多來自之前看過的書籍,并且把不同書籍的内容進行了整合修改,然後創作出了新的故事。

是以,父母盡量親自給孩子講繪本裡面的故事吧,不必完全按照書裡的語言文字,不必非要把這個故事看完,不必要求孩子完全了解故事。

因為最重要的,不是故事内容本身,而是講故事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因彼此情感的交流而産生的快樂。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陪伴,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畫畫,一起做手工……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體會到的情感,遠比孩子學會怎樣唱歌、跳舞、畫畫的收獲多得多。

因為孩子感到了快樂,感受到和父母之間的情感的連接配接。

有了這種連接配接,孩子會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到快樂,也會繼續追尋着這些快樂,自主地去探索更多的快樂。

當父母陪伴着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依戀的需求就得到了滿足,而且,他們還可以在這種依戀關系中獲得成長。

這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自由,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掌控。

孩子會向更豐富的世界進行探索,正如那個自己爬過去拿到玩具的孩子,回頭看到媽媽依然微笑地望着他、陪着他的時候,孩子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探索世界的能力也是被祝福的。

育兒育己,所有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都是滋養自己心靈成長的過程。

陪伴,才能滋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本文來自《親子關系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作者吳在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