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一篇關于體檢的文章,但還有一些問題沒講清楚,而且沒有區分開男女。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兩個問題展開來講。

我每年會給爸媽安排一次體檢,3000元左右,已經妥妥的了。但是最近很多讀者跟我留言,要我分析體檢套餐的利弊,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項目太多了,亂了,怕花冤枉錢,也怕該花的錢沒花出去。

1.體檢是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體檢的目的,就是為了及早發現癌症。

我們反複說了,很多癌症如果能早期及時發現,那是可以手術切掉甚至治愈的,比如早期肝癌、肺癌,真的可以治愈,這不是騙人。但如果不體檢,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中晚期了,失去了手術機會,隻能用其他辦法頂着,能頂一段是一段,錢花出去如流水,關鍵還保不住命,是以,要體檢。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體檢的目的就是為了及早發現癌症。當然,除此外,體檢還能發現一些其他的異常,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膽道結石,泌尿道結石等等,但這些一般短期内不緻命,而且還沒有症狀的結石一般也不需要着急治療。

還是反複那句話,體檢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及早發現各個癌症。

2.最常見的癌症是什麼?

我們看一組2020年的資料:

據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症457萬人,占全球23.7%。這可能與文化、飲食模式、攝入食物營養素低及食品污染相關。

2020年我們國家癌症新發病例數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這十種癌症占新發癌症數的78%。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不管男女,最常見的幾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都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男性病人還要加上前列腺癌,女性病人還有乳腺癌、宮頸癌。

最常死于哪種癌症呢?也差不多。

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相信大家腦海裡有個大緻的認識了,不管是最常見的新發癌症,還是最常見的癌症死亡,都是跟那幾個癌症有關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

單獨拎出2個講:甲狀腺癌發病率排名前10,但是死亡率很低,因為甲狀腺癌一般都能治愈,算是預後比較好的惡性良性腫瘤,是以患了甲狀腺癌的患者不要灰心。

而白血病發病率不是前10的,但是死亡率排在前10,這也說明白血病比較兇險,要格外重視。

是以,我們還是針對前面10個來做計劃。這10個癌症占據所有癌症的數量的80%左右了。一個體檢套餐,如果能涵蓋80%的癌症項目,那就是比較全面的了。要想涵蓋100%,那是不太現實的。

3.男性如何安排體檢項目?

由于男性最常見的10個癌症是: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瘤、腦癌。是以我們要針對上面癌症來做體檢項目。

(1)肺癌,那麼多年來,肺癌一直高居榜首,是以篩查肺癌很關鍵。正常篩查肺癌的檢查是胸片,胸片很便宜,100元左右,但是胸片不容易發現早期的肺癌,容易漏診誤診,直接做正常普通的CT平掃,價格幾百元,400-700元都有,各個地方不一樣。

對于篩查肺癌來說,胸部CT平掃足夠了,超過40歲的人,可以一年做一次,輻射量不大,不要害怕。一年做一次,如果去年沒發現問題,今年發現問題了,一般都是早期的(一般是這樣,不總是),這樣治療成功率就高很多了。

預防肺癌就要不吸煙,杜絕二手煙,避免接觸空氣污染(有點難,盡量)。

(2)胃癌,大家知道一定要做胃鏡才能明确。胃鏡直接從口腔進入,深入胃粘膜,才能看到有沒有潰瘍有沒有癌變,普通的肝膽胰脾彩超是沒辦法判斷有無胃癌的,不要以為做了内髒彩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必須做胃鏡。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做到胃癌,咱們把食管癌一起說了。因為食管癌的發現确診也靠胃鏡。做胃鏡的時候會一同看了食管和胃、十二指腸。胃鏡價格跟腸鏡差不了很多,40歲以上最好做一次,如果有高危因素更加建議做(比如家裡有胃癌親戚、你自己有萎縮性胃炎、胃痛等情況)。

如果做第一次發現很幹淨,那就3-5年再做第二次了,不需要年年做。如果發現了問題,在醫生的建議下複查。

(3)肝癌,常見的病因是B肝、C肝、酒精,如果沒有這些因素,發生肝癌的可能性比較低,是以有肝炎的患者一定要好好治療。

篩查肝癌的辦法其實更簡單,做個腹部彩超就可以了,直接看肝膽胰脾彩超,隻要有肝癌,即便是比較小的肝癌,彩超也基本能發現,發現了再做CT進一步檢查。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對肝癌的确認很有幫助,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有B肝、C肝、酒精肝等的患者,一年一次腹部彩超看肝髒(很多機關體檢都有這個項目,不要錯過)。沒有這些疾病的也不是每年都需要做,但最好還是每年也做一次,畢竟彩超不貴,也無輻射。彩超大概100-200元一次,可以看肝膽胰脾,也可以看泌尿道膀胱(腎癌、膀胱癌等可以發現),還可以看甲狀腺,一起做了。

(4)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因為這兩個是連續的,位置也是靠近的,性質類似,是以統稱為結直腸癌。結直腸癌是胃腸道常見惡性良性腫瘤,41-65歲人群發病率最高。

要想及早發現結直腸癌,隻有一個有效辦法,做結腸鏡。通過看有沒有便血、便秘等等都是不确切的,容易誤診。一旦懷疑,就要做結腸鏡。

是以,從及早發現結直腸癌的角度來看,體檢的時候最好做結腸鏡,因為有些癌症早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你不做腸鏡是不知道有沒有問題。我們建議,超過40歲的,甚至提早到35歲,都可以做一次結腸鏡了。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要正常篩查呢?也不是,有高危因素的最好是要(比如家裡有家族史、經常便血等)。做第一次如果很幹淨,啥問題都可以,那就不用每年都做,隔3-5年再做一次都可以(惡性良性腫瘤生長是需要時間的,很少會是說短期内長起來了),如果不放心可以3年就做。

如果看到有點發炎或者潰瘍什麼的,那就每年都複查一次,看多幾年,如果沒有什麼進展,就可以适當延長時間,比如2-3年再做一次,畢竟腸鏡還是有些酸爽(侵入性)的,而且費用也不算低。普通腸鏡也是好幾百塊錢,無痛腸鏡(打了麻醉劑之後再做)貴一些,要一千多接近2000的都有,各個地區不同。年輕人可以考慮普通腸鏡,忍忍就好了。

很多中年人便血,一直以為是痔瘡。其實不能想當然,隻有做了腸鏡了,沒看到結直腸癌,才能放心地治療痔瘡。錯把腸癌當痔瘡,那會悔之晚矣。

(5)食管癌,上面說了,食管癌可通過做胃鏡篩查胃癌的時候一通發現,是以隻要你做胃鏡,就能發現有無食管癌。食管癌跟長期吃高亞硝胺食物、長期吸煙、喝酒、過燙食物(打火鍋、麻辣燙等)都有關系,早期症狀不明顯,中晚期會有進行性吞咽困難,是以不能通過症狀來判斷有無食管癌,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可能已經中晚期了,必須定期做胃鏡。一次胃鏡沒看到異常,3-5年後再做第二次。

(6)前列腺癌,屬于老年男性常見惡性良性腫瘤,中青年絕少見。但從篩查角度來講比較容易操作,因為每年做一次彩超的時候,可以把腹部、泌尿道、甲狀腺的彩超一起做了,泌尿道就可以看到前列腺、膀胱的情況。費用相對便宜。但彩超也不總是能發現早期的前列腺癌,最好還是做CT或者MRI,這個就相對貴很多。由于老年男性才高發,中年男性也不是說一定要年年檢查。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作為篩查是沒什麼幫助的,但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還是不錯的,中老年人體檢可以查這個,如果PSA升高,還是要進一步查前列腺。

(7)膀胱癌,是泌尿道最常見的惡性良性腫瘤,跟吸煙關系很大,1/3膀胱癌跟吸煙有關。主要症狀是無痛性肉眼血尿(無痛的多是惡性良性腫瘤,有痛的多是結石或感染),體檢時要做尿正常,泌尿道彩超。如果發現了問題,再進一步做CT或者MRI。

(8)胰腺癌,胰腺癌和肝癌都算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一般很難早期發現,一旦發現都是中晚期,預後很差很差。40歲以上好發,男性多過女性。彩超篩查胰腺癌的可靠性不是太大,因為胰腺的位置比較深,彩超不一定看的很好,最好還是做腹部CT,能看的更清晰。是以單純從篩查胰腺癌來講,CT會更好。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CT價格也要幾百塊。每年做一次CT會有幫助,但是胰腺癌進展很迅速,你去年沒看到惡性良性腫瘤,今年可能就發現它已經進展到中晚期了,是以隻能盡量去篩查。

(9)淋巴瘤:淋巴瘤最常見症狀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會有反複發熱,篩查有點難,因為血正常不一定有問題,部分可以通過做淺表淋巴結彩超發現淋巴結腫大,再進一步檢查。很多病人發現時都已經發生浸潤了。

(10)腦癌,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良性腫瘤,最常見是膠質瘤。很少有人篩查會做腦癌篩查的,因為彩超、X光等都不好看,隻能做CT、MRI。多數人都是有症狀了才發現。

綜上所述,男性最好戒煙,超過40歲(不考慮費用的話,早一點當然更好)以後,每年都有胸部CT(看肺癌)、每3-5年胃鏡腸鏡(看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每年做肝膽胰脾、泌尿道、甲狀腺、淋巴結彩超(看肝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淋巴瘤),同時抽血查肝腎功能、血脂等,高危者可查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AFP、PSA,其他的不建議。有高危因素的,建議按上操作,無高危因素的,可酌情延長時間。

4、女性如何安排體檢項目?

女性最常見的10個癌症: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胃癌、宮頸癌、肝癌、子宮癌、食管癌、腦癌。

(1)乳腺癌,基本上是女性才會有的癌症,男性也會有,但是罕見。乳腺钼靶或者乳腺彩超都可以。價格也差不多,都是300元左右,不同醫院有所差别。乳腺癌高發年齡45-50歲,但從20歲以上就開始逐漸增多了,20歲以下很少。超過35歲的女性,最好是每年都做一次,沒有高危情況的,2年做一次也是可以的。

(2)肺癌,限于篇幅,不贅述,同男性篩查。

(3)結直腸癌,同男性篩查。

(4)甲狀腺癌,要發現它也是靠彩超,如果發現問題,可以進一步查甲狀腺功能等。否則不需要正常查。甲狀腺癌雖然發病率高,但是死亡率低,算是一個比較幸運的癌症。

(5)胃癌,同男性篩查。

(6)宮頸癌,這是第二個婦科惡性良性腫瘤。建議有性生活以後的女性,最好每年都做一次TCT和HPV檢查,能早期發現病變,如果連續幾年都正常,那麼後期篩查時間可以延長到2-3年一次。也是 幾百元一次。不要以為隻有中年女性才有宮頸癌,30歲甚至20歲的宮頸癌也是有的,是以每年體檢的時候婦科檢查要做,經陰道彩超也可以做。

體檢項目太多?男女十大癌症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不花冤枉錢

現在我們有了HPV疫苗,符合條件的女性盡量接種。但是現在這個疫苗熱度很高,有被炒作的嫌疑,需要政策引導。

(7)肝癌,同男性篩查。

(8)子宮癌,包括子宮内膜癌、子宮肉瘤,最常見的症狀都是異常陰道出血。大多數都是40歲以上才發病(平均年齡50-60歲)。建議30-35歲後開展每年一次婦科檢查、經陰道超聲、内膜活檢等。

(9)食管癌,同男性篩查。

(10)腦癌,同男性篩查。

綜上所述,女性超過40歲(不考慮費用的話,早一點當然更好)以後,每年都有胸部CT(看肺癌)、每3-5年胃鏡腸鏡(看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每年做肝膽胰脾、甲狀腺、淋巴結彩超(看肝癌、甲狀腺癌、淋巴瘤),每年一次婦科彩超、乳腺彩超、TCT/HPV檢查(看宮頸癌、子宮癌、乳腺癌),同時抽血查肝腎功能、血脂等,高危者可查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AFP,其他的不建議。

有高危因素的,建議按上操作,無高危因素的,可酌情延長時間。

無論男女,為了及早發現肺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宮頸癌、乳腺癌、胰腺癌、食管癌等等,如果你一直沒做過體檢,今年超過了40歲,那我會建議你去醫院做這幾個項目:

胸部CT、腹部彩超(或者直接腹部CT)、甲狀腺和乳腺彩超、胃鏡、腸鏡、婦科檢查(女性患者),這是輔助檢查,費用大概是4000-5000。如果你去年做過胃鏡腸鏡,沒啥事,今年就不想要做了,費用差不多可以減半。

抽血也要做,做幾項就可以了:血正常、肝功能、腎功能、血尿酸、血脂,就差不多了,100-200元可以搞定。

尿要留一個,做尿正常,可以看有沒有紅細胞,對泌尿道出血判斷有幫助,篩查結石或者惡性良性腫瘤。糞便也可以留,看有沒有隐血,這對有無結直腸癌的判斷是有一定意義的。

綜合來看,第一次體檢的費用會高一些,要到5000元左右。第二次可能3000元就可以搞定,便宜很多。

好的,上述檢查項目适合所有40歲以上的人,大家可以對号入座。但還強調一句,可以在這裡增減,而且這個套餐不能涵蓋所有癌症,隻能說大部分而已。

最後,有人問體檢的時候要不要做十幾種或者幾十種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我認為是不需要的。對于篩查來說,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的意義不是很大(除了AFP、PSA等幾種相對特異的),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多數用于治療效果的評估、随訪等,用于篩查容易搞混亂,你可能随便抓一個人測試一個名額都是陽性的,或者有惡性良性腫瘤的反而不高,你怎麼辦?是以,正常體檢不需要特異做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檢查。

上述便是男、女分開的一個體檢篩查建議,希望大家轉給有需要的人。年輕人也是時候幫自己的父母做一次全面體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