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進入2、3月,随着國内手機廠商進行了一輪猛烈的手機釋出,我們發現一個驚人的變化,就是目前談論手機的人少了,怎麼釋出熱度都不夠,同時談論電動車的人多了,此消彼長越發明顯。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資料也佐證了這一點,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介紹,1月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3236.6萬部,同比下降18.2%。此外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28 款,同比下降31.7%。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而二月資料還沒出,但從目前的市場回報看,應該難免總體下降的趨勢。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而另一個資料則是,2021年中國大陸的電動汽車銷量超過320萬輛,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一半,比2020年增加了200萬輛,并且占國内新車總銷量的15%。

可以看出,從一年的時間跨度來看,國内智能手機的銷量還是達到電動車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但另一方面,話題關注度上電動車則不斷領先。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而在百度指數上,從最近半年的資料看,特斯拉占據科技品牌搜尋量第一,iPhone和比亞迪為第二梯隊,小米和理想ONE為第三梯隊,汽車品牌熱度極高。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評價君覺得并不奇怪,原因是多種的。

首先,就是手機市場的創新乏力。

2022年,在新一代手機SOC骁龍8 Gen 1登場之後,各家強調最多的居然是“馴龍高手”,這就十分滑稽了,對于這款SOC發熱的不滿意還是能看出來的。實際上,超大核固然帶來了跑分上的新高,輕松破安兔兔一百萬,但平時的發熱量也是極大的。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現在,大家又開始懷念麒麟9000了,怎奈華為貨不多,隻好去選同樣冷靜的iPhone了,畢竟A15散熱上沒有這麼大壓力。安卓手機們努力疊加均熱闆的樣子,估計連自己也覺得很奇怪吧。

其次,就是手機在生活中的消費象征含義下降,汽車則在上升。

在消費主義裡,一個很好的政策就是将産品定義為某某階層的專屬用品,比如成功人士專屬,精英人群專屬等等,而所有普通消費者的愛好就是買可以跨越層級的産品。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但目前在北上廣深以及一線城市,一套住宅的價格可能就要幾百萬元,手機用什麼價位已經失去意義,再貴的手機也說明不了任何情況。

但車在消費生活中的價值則不同,其雖然也是消費品,買來就貶值,但卻與本地車牌疊加,形成在大城市道路暢通行駛的權利,生活半徑大幅擴大。同時車輛自身的保養、保險等也差别極大。是以開好車總是讓人另眼相看的,一來羨慕車輛的體驗,二來可判斷車主的消費實力。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人們始終是關注美好生活的,這點無可厚非,而手機能帶來網上的美好生活,汽車則可以帶來現實中的美好生活。

第三,就是科技密集度還是不同的。

相比手機,電動車上的科技密集程度還是更高的,比如手機的AI算力是30 TOPS,特斯拉FSD平台的總算力達到144 TOPS,而且很多車載計算平台即将達到200 TOPS算力,甚至更高。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除了車載計算平台有英偉達、高通、英特爾、博世、恩智浦、賽靈思等巨頭的參與外,車載雷射雷達也是個大市場,各家也都在這個領域圈地跑馬,市場熱度極高。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比如華為,就自己制造雷射雷達,信心滿滿,據說2022年也是雷射雷達元年,很多新車将裝備這一裝置。

此外,還有電池技術,還有氫能技術等等,還有換電技術,直接影響着全國加油站市場的走勢。當然,還有5G技術的應用,比如時速可達150公裡的超級高速——杭紹甬高速,又涉及到更多産業。

第四,就是傳播中的識别能力極為不同。

從《都挺好》裡的奔馳,到《三十而已》裡的卡迪拉克,到《小敏家》的别克,每一部都市劇集裡,都會頻繁出現一種品牌的車輛,并且出現得十分自然,可以很好地融入劇情。

而接下來,估計造車新勢力也會出現在電視劇中,增加品牌在大衆中的好感度。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而反觀手機,目前很多電視劇中曝光品牌的機會則相對很少,因為手機外觀差別不明顯,展現品牌會顯得很刻意。手機發展到現在,識别度确實降低了不少,特意放大LOGO也不行,是以遠沒有電動車适合傳播。同理,你會在社會新聞裡常看到有關車輛出行的新鮮事,各種糾紛,卻很少有人提及到手機的事情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中高端電動車增長迅速。

相比于手機銷量從天花闆上開始滑落,電動車則增長迅速,不僅是年銷量320萬,增長200萬這麼簡單,還有很多高端車型也成了爆款主力。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比如在豪華電動車市場中,高合、紅旗表現都十分出色。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理想去年也賣出了9萬輛車,要知道一輛都30多萬呢。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比亞迪漢在産能滿足之後,銷量也持續攀升,最新資料是一個月賣了1.8萬輛,總計銷售18萬輛,看趨勢還會火很長時間。

為何讨論手機的少了,讨論電動車的多了,看資料就能發現趨勢已變

總的來說,熱點從手機轉移到電動汽車已經是不争的事實,手機銷售量依然巨大,但已難以再稱之為熱點,而電動車從便宜的4萬,到中高端的40萬,參與者多,新品多,技術多,接下來依然會是精彩紛呈。此外,手機廠商的跨界之旅也正在開啟,期待華為、小米等都能有一個好的成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