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偉達,為何值50個小米?

英偉達,為何值50個小米?

遠征看财經

2024-06-06 18:14釋出于重慶征探财經官方賬号

英偉達,為何值50個小米?

圖檔來源:Pixabay

2013年,黃仁勳為小米站台,用蹩腳的中文盡力誇小米(1810.HK)。那時的雷軍,還略顯羞澀。

台下的米粉被擅長演講的“e人”黃仁勳帶動起來,跟随他大聲喊出:小米威武、小米威武、小米威武!重要的話,要說三次。

本周三,英偉達(NVDA)市值突破了3萬億美元,約是小米市值的50倍。世界級營銷員黃仁勳還會在米粉彙集的大會上,喊出“小米威武”嗎?

現在的黃仁勳,中文早已比11年前利索;現在的雷軍,臉上也早已沒有了羞澀。

11年前,英偉達的市值是90多億美元,小米公司的估值是450億美元(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給小米做了配套,“做GPU最好的公司”也得為甲方去站站台。

這一年,小米賣出了1870萬台手機,含稅銷售額為316億人民币。第二年,小米更是突破了6000萬台大關。2023年,小米收入達到了2709.70億元,手機出貨為1.456億台。

然而,陷入紅海的手機行業,難以為小米提供強勁增長。2023年,小米收入下滑了3.2%,手機出貨下滑了3.3%。

小米昔日的配套小弟英偉達,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黃仁勳曾回憶,“幾度在破産邊緣,幾次股價跌破1美元,對痛苦的承受力,是關鍵的人生财富。”瀕臨絕境,卻能觸底反彈,往往會讓一家公司變得更加堅韌。

2013年,英偉達依然面對諸多挑戰,身穿皮衣的黃仁勳得在全球去尋覓更多的客戶。此時,GPU市場裡,AMD和NVIDIA都推出了新産品,進行着一場大對決。這一年4月,O'Keefe以3.1美元買入英偉達,他并沒有想到這會是他投資史上的最佳選擇。也是在這一年,小米當時的旗艦産品小米3移動版,搭載了英偉達 Tegra 4 處理器。

随後的時間裡,英偉達迎來了潑天财富,趕上了區塊鍊“挖礦”、AI大模型計算。而今,英偉達已經成為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上司者。近日,依然身穿皮衣的黃仁勳斷言“從加速計算開始,到人工智能,再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現在是一場工業革命。”他表示,英偉達針對人工智能工廠的晶片解決方案,将在衆多領域釋放出“100萬億美元”的商機。

資本市場哪裡經得起黃仁勳的“撩撥”,機構紛紛出手将英偉達扶上了三萬億美元之巅。可以預見,微軟的全球市值之王桂冠,很快會被英偉達摘下。

短短11年時間,小米和英偉達的差距,為何會如此大呢?

從營收來看,小米在突破6000萬台之後,銷量就曾一度出現了徘徊,營收也相對放緩。2017年,小米才重拾增長勢頭。可惜,2022年和2023年,小米營收又出現了下滑了。資本不相信眼淚,小米的市值也難回巅峰。

英偉達則在2013年之後,營收步步攀升。5月23日,英偉達釋出全面超預期的最新财報後,英偉達的股價持續上漲。英偉達2025第一财季财報顯示,公司期内實作營收260.44億美元,同比上漲262%,超過市場預期。

而今,英偉達的GPU成為搶手貨,甚至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地下黑市市場,加價幾倍成為常态。手機卻逐漸成為大路貨,還有多少人願意加價呢?

其實,那幾年英偉達也看上了手機晶片市場,但是,最終付出了一定代價後,英偉達卻選擇了逐漸淡出了移動端SoC市場。押注GPU,押注CUDA,黃仁勳說:“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機器人技術。擁有神經網絡處理器和運作AI算法的安全架構。”

小米在2013年,也做了一件大事。開始打造一個生态鍊,布局IOT。比雷軍更早提出生态鍊概念的賈躍亭,而今依托直播搞自救。從效果來說,也不能指責小米做錯了什麼。到2020年,小米生态鍊企業已經超過200家,銷售額突破300億。到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生态鍊A股上市公司已經有10家。

而且,在投資小米生态鍊投資之時,雷軍也終于發現了一個超級巨礦。這個礦不像之前雷軍所言的抓住物聯網風口這樣虛幻。彼時,大小企業家都愛說抓住物聯網風口。事實上,很多企業家早已被風刮走不見了。雷軍發現的礦就是電動車。2021年,押上一生的榮譽和成就的雷軍,宣布造車。此時,小米已經在汽車領域完成了52項投資,累計投資262.27億元人民币。

今年小米的車終于造出來了,衆多汽車界的大佬卻慌了。這麼多年來,活得還比較滋潤又喜歡端着的車企老闆,出門不坐坐頭等艙就會得腰椎病。現在,一個個卻開始蹩腳地效仿雷軍開直播開車門,甚至奔波千裡搞自駕直播。

其實,雷軍學不會喬布斯,也學不會黃仁勳;車企大佬也學不會雷軍。車企乃至其他行業的大佬,更多的心思還是應該用在推進産品研發、做好服務上,就是要玩玩直播秀也得拿出自身的獨特功夫來。雷軍的一句話或許可以作為參考:“我覺得,一個人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太把自己當人看,不要端着。”不端着,不要東施效颦,而是要把自身的優勢拿出來。

隻是,雷軍與英偉達的差距,依然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黃仁勳說:“學會放棄,是邁向成功的核心關鍵。”這句話或許,雷軍也經常在悟。要想在汽車行業真正站穩腳跟,小米和雷軍都需要更多的時間,真正創造颠覆性的汽車産品,那需要時間和定力。

容易的錢好賺,但是并不長久,基業長青需要的是長跑。“你往往無法知道自己正處在哪一種情況,但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奔跑。”(黃仁勳)

作者丨征探君

來源丨征探财經(ID:teccj6)

檢視原圖 42K

  • 英偉達,為何值50個小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