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據悉,為助力推動鄉村振興,弘揚中國文化,以“農務上的春耕”為題的“五谷春耕 ”系列畫作數字出版物将于2022年3月8日13時在“斑馬中國”平台正式出版發行。此次系列畫作由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聯合斑馬中國出品,作品來自7位繪畫大師之手,每一幅都能呈現出中國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美好生活場景,每幅畫作發行300份,共計2100份。

據了解,該系列數字出版物所有畫作都将運用區塊鍊技術建立專屬數字ID。每個專屬的數字ID因其獨特性将永久儲存在區塊鍊上,且無法以任何方式進行篡改。“斑馬中國”平台是按照共建共享的生态體系标準建立的“版權鍊”,為版權産業鍊上創意生産、内容稽核、登記确權、監測維權、傳播交易以及數字資産管理等環節搭建“從創意到交易”的數字版權産業服務平台。

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曾在國内外舉行了近百次畫展,每次舉辦畫展均引起巨大社會反響。2014年,該研究會受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邀請,參與主辦“世界情、中國夢——中國農民畫精品聯合國總部大展”,讓中國農民畫得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下面,就讓我們從出版發行的7幅畫作中來感受一下繪畫大師們眼中的“五谷春耕 ”。

---------------------------------------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綠野歡歌》

尺寸:70cm*100cm;地區:中國吉林桦甸;創作時間:2014年4月。

“每年四五月份,冰雪融化,東北大地回春時,廣袤的田野山林間,蕨菜就冒土而出,這是貓了一個冬天的農民最累也最歡樂的時刻,她們結伴前往綠野,采摘山珍。”

作者康梅花,女,漢族,1965年生,吉林省桦甸市文化館副館長,桦甸市民間美術家協會主席。2010年《盛世歡歌》獲第四屆秀洲·中國農民畫藝術節銀獎。《喜迎十八大》《春風送暖三下鄉》《鄉村法庭》《關東九月情》分獲“2012東豐中國農民畫藝術節暨全國農民畫展、 2013“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現代民間繪畫作品展、2013南京六合全國首屆法治農民畫大賽、2014陝西西安“中國夢·情之鄉土”——中國農民畫、剪紙藝術大賽四個全國金獎。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稻香》

尺寸:70.2cm*50cm;地區: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創作時間:2014年。

“傅蕊霞筆下的勞動女性,都是甜美秀氣的,這源自母親和姐姐們在她心目中美好溫柔的形象。畫面描繪的是豐收後,婦女們一起人工脫粒的場景,畫面邊上伸進的幾片芭蕉葉子,豐富了構圖,也擴充了勞動場面。2014年,作品參加“世界情.中國夢”中國農民畫精品展赴聯合國總部大展。”

作者傅蕊霞,女,1968年生于陝西省戶縣草堂鎮。中國公益廣告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2015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書畫家,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農民畫協會副秘書長。代表作品《希望》曾于2013年4月27日被央視網絡電視首批選中作為戶縣農民畫公益廣告畫通稿刊登在2013年5月13日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全國主流媒體上。曾出訪新加坡等國。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收玉米》

尺寸:50cm*70cm;地區:中國黑龍江賓縣;創作時間:2012年5月。

“秋天,黑土地上又迎來了大豐收,農民雖然辛苦卻充滿喜悅,花頭巾、帽子、袖套、手套等全副武裝,玉米也有不同的品種,這生動的畫面,隻有真正的農民才能表現得這麼真實。”

作者郭麗華,女,出生1964年11月,黑龍江省賓縣經建鄉楝樹村水泉王屯人。2012學畫農民畫,現為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家農民畫藝委會委員,賓縣農民畫協會會員。2014年被評為全國十優農民書畫家。2012年入賓縣農民畫美術協會,2013年入黑龍江省美協,多次參加全國農民畫展獲大獎,作品多描繪平時勞動的場景和東北農村生活。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過門箋藝人》

尺寸:51cm*60cm;地區:山東日照;創作時間:2012年。

“作品描繪了民間老藝人的創作場景,孩子們認真的觀察祖輩的一舉一動,文化遺産就這樣在言傳身教中傳承。”

作者厲名雪,男,1953年出生,山東省日照市人,現代民間繪畫畫家,從小喜歡畫畫,1975年參加縣文化館舉辦的農民畫短訓班,從此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2012年中國十佳農民書畫家、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民間藝術手工藝大師、日照市農民畫研究院藝術總監。幾十年來近百幅作品獲獎,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作品《雜貨攤》被中國民間博物館收藏。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山果正熟時》

尺寸:50cm*70cm;地區:中國遼甯岫岩;創作時間:2011年。

作者張相文,男,滿族,1962年出生于遼甯省岫岩縣楊家堡鎮,受精通滿族民間刺繡、剪紙的祖母和母親影響,4歲開始學畫。至今已創作農民畫作品100多幅。作品《招鳥引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新春樂》、《農家院》等作品還在日本、俄羅斯展出;《喜迎春》獲得1993年“香港之窗杯”中國農民畫大賽二等獎,還被《讀者》雜志鄉村版選用為封面。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遼甯省鞍山市市級非遺傳承人,岫岩滿族自治縣老年和農民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遊方》

尺寸:70cm*50 cm;地區:中國貴州劍河;創作時間:2014年。

“遊方是苗族的一種傳統戀愛形式,就是上門找姑娘談戀愛。舊稱“搖馬郎”,每一個苗寨都有供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叫“遊方坡”,或“遊方坪”。男青年往往要爬山涉水幾十裡,甚至上百裡,主動到遊方坡去遊方——用吹口哨、木葉、夜箫、蘆笙或唱山歌等信号邀請女青年出門。此幅作品描繪的就是黑夜中小夥子借助手電筒的亮光尋找中意的姑娘花前月下的場景。”

作者邰昌麗,女,苗族,1989年生于貴州劍河一戶貧困山區,在舅舅幫助支援下,考進貴州省師範大學,研究所學生學曆,中國高校美術家協會理事。2014年全國十佳農民書畫家, 劍河縣農民畫非物質遺産傳承人,先後在國家級農民畫大賽中獲得14次個人大獎。現為貴州省教育廳教育科學院美術教研員。

斑馬中國“五谷春耕”系列數字出版物正式出版發行

《祈福》

尺寸:100cm*68.8cm;地區:中國吉林桦甸;創作于2012年。

“作者擅長在宣紙上作畫,厚重豔麗的色彩在宣紙上往往更富于變化。桦甸市即是滿族發源地之一,也生産黃金,是以被稱為金城。2014年此幅作品參加“世界情.中國夢”中國農民畫精品展赴聯合國總部大展。”

作者盧鳳霞,女,滿族,1965年出生,吉林東豐人,現居桦甸,高中文化,從事民間畫、剪紙創作多年,在國内外各級美展中參展作品122件。2012年、2015年兩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農民書畫家。2016年被吉林省農民畫研究會評為“吉林省農民畫大師”。現任吉林省農民畫研究會副會長,桦甸市農民畫(剪紙)研究會副會長、民間美術研究會副主席、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桦甸市第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薩滿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

版權歸【斑馬中國】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