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裡長輩“追着給寶寶喂飯”,這5個危害你都知道嗎?

我們經常都會看到這一幕,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在後面追,不是追着喂飯就是追着喂水,就為了能讓孩子能多吃一口飯,總怕孩子吃得不夠飽,穿得不夠暖。

家裡長輩“追着給寶寶喂飯”,這5個危害你都知道嗎?

其實8-12月齡的寶寶,就可以嘗試自己動手抓東西吃了。如果不想以後天天追着娃喂飯吃,關鍵還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進食能力。

尋找食物是一種人生來就有的本能,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嘴巴一碰上媽媽的乳房就知道要吮吸,在寶寶咀嚼功能發育成熟開始,媽媽就要逐漸讓寶寶養成自主進食的能力。

家裡長輩“追着給寶寶喂飯”,這5個危害你都知道嗎?

追着喂飯勢必給寶寶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1.對消化功能的傷害

家長喂飯時不能掌握好節奏,有時快,有時慢,寶寶吃得很辛苦,往往會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臉部肌肉得不到正常的鍛煉,咽到肚子裡也不易消化,對寶寶的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影響。

2.對專注力的傷害

家長為了讓寶寶好好吃飯,往往一邊喂飯一邊與寶寶遊戲,甚至為了讓寶寶安靜地坐下來,讓寶寶看電視,玩玩具,然後趁這時給寶寶喂飯,一頓飯下來經常要喂一個小時以上,家長也是累得苦不堪言。這樣做寶寶心情固然不錯,但是寶寶不明白這是在吃飯還是在做遊戲,一心無法二用,一旦沒有遊戲與電視伴随,形成惡性循環,飯當然就吃不下去了。

家裡長輩“追着給寶寶喂飯”,這5個危害你都知道嗎?

3.影響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

小寶寶的發育,是先從大動作再到小動作,從先劃動手臂,踢腿這樣的大動作,發展到用小手拿筷子拿玩具等手部精細動作。寶寶自己動手吃飯,需要手,眼,嘴互相協調配合,能很好的鍛煉寶寶手眼腦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積極作用。而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吃飯慢,撒得到處都是很難收拾,幹脆就直接給寶寶喂飯,反而使孩子的協調能力無處鍛煉。

4.影響寶寶的自主意識和積極的性格

吃飯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由自己掌控吃多少,吃多快。但如果家長追着喂飯,孩子會認為這是家長的事,自己隻是協助家長完成任務,長此以往,寶寶的自主意識漸漸薄弱,就會形成消極性格。

家裡長輩“追着給寶寶喂飯”,這5個危害你都知道嗎?

5.易形成“和家長談條件”的思維方式

我們經常能聽到家長對寶寶說“快點吃,吃完給你……”,一邊喂一邊承諾給寶寶各種東西,一旦形成習慣,寶寶就可能會用吃飯來和家長談條件,和“一哭鬧就滿足”的危害異曲同工,長此以往,寶寶有可能會越來越任性,自私,愛發脾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