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作者:今報洛陽

大象新聞記者 夏秀琴 通訊員 韓瑩瑩 荀雅童/文圖

【核心提示】3月的栾川,山尖上還有些許白雪。在年平均氣溫9.2°C,海拔1390米的高處,栾川縣人民法院三川人民法庭坐落在這裡。這是河南省海拔最高、距離中心城區最遠、自然條件最艱苦的基層法庭。三年前,高榮靜主動請纓來到這裡,擔任三川人民法庭庭長。在山區當法官是什麼樣的?近日,記者奔赴大山,探訪“一線”“铿锵玫瑰”女法官的一天。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後備箱變“百寶箱” 滿載着山區所有卷宗

3月8日上午8時10分左右,高榮靜就早早提前來到了栾川縣人民法院,整理卷宗,一起

追償權糾紛案的訴前調解工作将在這裡進行。因案件當事人距離縣城比較近,為了不讓當事人多跑路,高榮靜特意将調解工作安排在了縣法院調解室。

“你回去再收集一下證據”,在調解室,高榮靜耐心地安慰當事人。

随後,一起合同糾紛,需要到陶灣鎮送達并檢視現場。高榮靜立即與法官助理和書記員出發。走時,她不忘把一個大的整合箱放進警車後備箱中,隻見裡面有厚厚的一摞卷宗材料。“山路比較長,山裡的群衆居住相對分散,當事人不好找,為了節省時間,就把所有卷宗都帶上,每出去一趟,把能送達的材料盡量順路送到,把能解決的問題盡量化解”。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記者看到,後備箱内還有有深筒膠鞋、充氣泵、鋤頭、鐵鍁等,俨然一個“百寶箱”。

“遇上雨雪天,需要換上膠鞋,遇到難走的路段,還需要下車去平整路面……”,高榮靜說,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下鄉要使用的,因為一天跑路比較多,是以經常備着。

山區的條件艱苦,需要克服許多困難。可高榮靜從不因為客觀原因停止工作。

三川法庭是栾川縣法院的派出法庭之一,轄區面積535.6平方公裡,轄陶灣鎮、叫河鎮、三川鎮、冷水鎮四鎮,52個自然村,轄區人口9.5萬人。

離法庭最遠的村子,往返一次要近3個小時。這是河南省海拔最高、距離中心城區最遠、自然條件最艱苦的基層法庭。高榮靜不怕苦累,2019年5月,她主動請纓,到這裡工作,擔任三川人民法庭的庭長。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調解、送達、檢視現場 一日輾轉200多公裡

山區送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難找,路難走。有時開車單邊都要花上幾個小時。一些不通車的地方,經常要花上幾個小時步行走山路。

通往陶灣鎮的山路非常狹窄,僅容一個車輛通行。車子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的前行。

好不容易到達陶灣鎮常灣村,卻沒有找到當事人,其母親也說不清楚具體在哪裡。高榮靜電話聯系上當事人,對方稱在外地。“早上電話中對方答應的好好的說在家等着,結果來這又不在”。高榮靜說,很多村民怕“官司”,躲法官,千方百計不願接傳票。是以,很多時候,她們往往花費很多時間,跑了很遠的路,卻會因為各種原因找不到當事人。

接着,高文靜又趕往陶灣鎮秋林搬遷扶貧小區進行送達,仍未找到當事人。電話多次聯系,對方不接電話,也未找到其家人。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上午10點40分,高文靜來到三川鎮三川村了解一起離婚糾紛案件情況。男方經常在外不歸家,女方起訴離婚。到達後,高榮靜沒見到男方,多次打電話也聯系不上對方。當事女子見到高榮靜後,非常激動,眼裡泛着淚光。

“離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孩子還小,老人還需要贍養,好好考慮一下。”高榮靜借助男子母親的電話,方才聯系上當事男子。

高榮靜耐心地聆聽女子的傾訴,給她一些情感上的安慰。

在處理這類家事糾紛中,高榮靜認為,女性自身特有的親和、細膩、善于溝通的能力,可以讓她更好地設身處地了解當事人的處境,讓當事人心甘情願地敞開心扉,向法官傾訴。秉着同理心的溫柔力量,高榮靜辦案無數,化解了不少家庭糾紛。在充分傾聽、了解當事人的真正想法後,她總能讓最終的判決結果既彰顯法律的公正,又展現人性的溫情。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當天中午1時許,在簡單吃了一碗面條後,顧不上休息,高榮靜又立馬啟程了解另外一起離婚糾紛情況。之後又前往距離最遠的叫河鎮現場了解一起關于水電站的侵權責任糾紛案。

調解案件、送達應訴手續、檢視現場……從早上8點10分左右到晚上7點多,高榮靜一天奔波200多公裡,到達9個地方,多起案件交叉辦理,繁瑣且複雜,而這些,便是高榮靜的“日常”。

海拔1390米的山區法庭 女庭長高榮靜讓百姓感受到“山高法官近”

情牽萬家 大山深夜裡的“一盞燈”

晚上7點多,送走最後一名當事人,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簡單的晚餐過後,高榮靜和法官助理、書記員回到辦公室,開始撰寫法律文書、整理卷宗、準備第二天的材料……

三川鎮距離栾川縣城有40多公裡,工作日,高榮靜和同僚基本上都待在三川法庭,隻有周末才能回到縣城的家中。

這裡有一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兩個保安和一個做飯的大姐,再加上高榮靜,六個人一起守着大山裡這座小小的法庭。

說起家庭,高榮靜幾度哽咽。她是一名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她還是一個女兒,需要照顧患病多年的母親。“孩子們上學我基本上沒有接送過,非常内疚。”高榮靜說,隻有到晚上夜深人靜時,她才敢打開視訊電話,看一看熟睡的孩子。

她把太多的時間給了審判事業,太多的遺憾留給了家人,太多的辛苦留給了自己。

“既然選擇到基層法庭工作,都要想辦法去克服家庭問題。”高榮靜審理的案件大多數是家庭沖突、鄰裡糾紛,盡管标的額不大,但都涉及民生,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高榮靜的眼裡,民生之事無小事。一個個案件不單單隻是卷宗和資料,它們背後有面臨家庭沖突不知如何自處而備受煎熬的農村婦女,有善良樸實卻不幸遭受意外的普通村民, 有工程完工多年未能獲得應有報酬的農民工……

“從他們的眼神中,我深切體會到他們内心對公正的渴望和期盼。”作為三川人民法庭建庭以來的第一位女庭長,高榮靜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在辦理案件時,為了更好地化解糾紛,消除沖突隔閡,每一次詢問、每一次開庭、每一次調解、每一次判決……高榮靜都慎之又慎,不斷囑咐自己“千萬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失誤。”她力求将“當事人的每一件事”辦妥、辦好,重燃他們生活的希望。

高榮靜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做的是離群衆最近的法官,斷的是最平凡的家務事。”紮根基層,把心靈的觸角延伸到法庭之外,将沖突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每當看到一起起糾紛圓滿化解,一個個當事人滿意的笑臉,高榮靜感到一切辛苦都值得。

繼續閱讀